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7章 金屬薄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17章 金屬薄片

: 二更了,求月票支援。

從秦代開始,文化統一之後,在接下來的漢唐宋元明清,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顯著文化特徵,堪稱典型代表。比如說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

當然,也不說每個時代,除了這些文化以外,就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東西了。主要是按照大範疇來總結劃分,自然比較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好比宋代,一樣有人吟詩作賦,但是相對詞來說,詩賦比較少,而且根本難以超越前人,自然不會成為代表了。

有人總結規律,每個時代的文化易俗,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前人已經把某種文化發揮到極致,今人也只好另起爐灶,只要認真挖掘,總能有所成就。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現代,卻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文化也隨之變得愈加多種多樣了。這下子大家反而茫然起來,就算經過幾十年的摸索,但是至今沒能找到合適發展的道路。

對此,王觀愛莫能助,畢竟他也不是專職研究文化的學者,只不過他卻知道,如果不改變現在的狀況,營造文化大國的口號絕對只是一個笑話。

在王觀忖思之時,俞飛白也沒有閒著,直接把箱子聽羊皮紙搬出來,然後遞給錢老研究。而且錢老一幅津津有味的樣子,好像能夠看懂。

見此情形,王觀也頗為好奇:錢老,您懂希伯來文

不懂。錢老搖頭笑道:只不過在查驗這些羊皮紙罷了,不要覺得文字寫在羊皮紙上就一定是古物。要知道不僅是中國有造假的文物,在西方這樣的事情也不少見。

沒錯。

一瞬間,俞飛白深以為然:不要說羊皮紙作偽了,就是蒲草紙也有人做舊。

蒲草紙是什麼,王觀當然清楚。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埃及就已經開始利用蒲草紙記錄文字,這種紙的做法是把葦草撕開,然後將一層縱橫地放在另一層之上。葦草的天然膠質會把兩層黏合一起,把蒲紙連結起來便成為一卷卷了。

據說西方人的書寫習慣,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因為在蒲草紙上有天然的橫向紋路,那麼在行文的時候,肯定是順著橫向面比較容易書寫。經過常年累月的發展,這樣的書寫習慣就保留了下來。

至於在中國,由於習慣用竹簡刻字,那麼就算發明了紙。古人還是習慣豎寫。所以說東西方文化的源流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植物

另外在埃及,由於天氣比較乾燥,蒲草卷可能得以留存。但是在其他潮溼的地方,這種紙儲存不久,所以就改用皮革之類作為載體。

不管怎麼說,古人對於文化的重視,遠遠超乎今人的想象。他們想盡各種方法,就是希望文化知識能夠傳承下去。所以在今天,我們才能夠看到世界各個地區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表現形式。有些能夠完整傳承下來,有些卻不幸出現了斷層。有些經過融合之後,又成為了新的文化。

就是由於古代文字的儲存艱難,所以一些文化研究機構,或者專家學者之類。很願意出大價錢購買古代的字卷。看見有利可圖,一些人自然動了歪心思,開始偽造各種蒲草卷羊皮紙麻布卷。並且在捲上塗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文字。

還真別說,這樣充滿了迷惑性的東西,往往有許多人上當受騙。以至於隨著科學鑑定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大博物館之中,不時傳出某某手抄本手稿之類,據鑑定是當時偽造的贗品,自然淪為了笑談。

當然,不僅是國外,在國內這樣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傳說有人拿了一塊烙餅,然後把餅面烙裂了,再直接印在紙上,形成看似十分玄奧的線紋,再冒充是古代的金鼎文,居然也有人相信,懵懂地買下來研究。哪怕後來有人拆穿了,研究的人也執迷不悟,不承認錯誤。

種種事蹟表明,錢老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確實有必要研究一下這些羊皮紙卷。

看起來不太像是做舊。

此時,俞飛白撓頭道:沒有什麼特別的氣味,而且舊得十分自然。還有這裂紋,那是自然老化的龜裂

沒錯。

錢老也點頭贊同:看縫補的痕跡就知道了,真正古老的羊皮紙,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整幅皮革,而是由精製的羊皮,小心一片片地裁剪和縫合而成。特別是在書寫的時候,要很辛苦地填上橫線和直線,以確保每一行寫出來都整整齊齊。

對了。

適時,俞飛白示意道:你們看,好幾片羊皮都粘縫起來了,再裁剪形成一塊塊頁卷。工藝也比較繁瑣,現在的人應該沒有這個耐性這樣作偽吧。

這個也難說。

王觀笑道:造假也分地攤貨和高檔品,地攤貨肯定粗製濫造,但是賺大賺的高檔品,肯定是要付出一些心血。如果連這點耐心都沒有,還怎麼賺錢啊。

嘿,聽你這話的意思,好像巴不得自己買的東西是贗品似的。俞飛白驚訝道:或者說,你覺得這些是贗品

什麼呀,我小心謹慎一些不行啊。王觀聳了聳肩膀,也沒再理會那些羊皮紙了,而是回頭打量裝羊皮紙的小箱子。只見箱子十分古老,木質已經有幾分朽化的跡象了,如果不是邊角包了鐵皮,說不定箱子早就已經散架了。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王觀的眼中,這個箱子卻有些不同尋常。這個時候,他伸手把箱子提拿起來,稍微掂量了下,甚至敲了敲箱壁。

這一瞬間,俞飛白眼睛一亮,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箱子奪了過去,然後驚疑道:是不是有夾層

在說話之間,俞飛白也開始敲打起來,但是卻沒聽到什麼回聲。或者說,每寸壁板都是實心的聲響,根本沒有什麼夾層的存在。

應該是壁板太厚了。俞飛白肯定不會輕易死心,直接拿來工具把箱子給拆了,甚至在拆開的過程之中,一塊塊木板也承受不住暴力,直接碎裂成片。

片刻之後,箱子就化成一堆木片,另外還有一些鑲嵌在木板中的鐵皮。一目瞭然,卻是根本沒有什麼夾層。

你又坑我。俞飛白怒目而視,很生氣的樣子。

我什麼時候說箱子有夾層了

適時,王觀啼笑皆非:我只不過是想要檢查箱子是什麼木料罷了,誰知道你這樣急,二話不說就開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你幹嘛不阻止俞飛白理直氣壯道:我拆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勸阻的嘛。看你沒有反對,我肯定拆下去。

料想說了你也不會聽,我乾脆不說了。王觀在陳述一個事實。

對此,俞飛白肯定不會承認,哼聲表示不滿。隨即大人不計小人過,大方地原諒了王觀,不再計較這點小事了

對於俞飛白這種死鴨子嘴硬的表現,王觀已經習以為常了,就算是錢老,也不過是淡笑了一下,就懶得理會了。另外俞飛白也知道自己做錯了,連忙想要彌補,主動清掃桌面上的木渣木片。

等等

就在這時,王觀在木片之中抽出一塊薄薄的鐵皮,這是鑲嵌在箱底之中,維持箱板不裂的支柱。在俞飛白把這塊鐵皮抽離出來之後,箱底就直接碎化了。

乍看之下,只見鐵片比較薄,大概有一到二毫米的厚度。不過可能是由於年頭久了,鐵皮上積累了一層鏽膜,充滿了滄桑古拙之色。

這個時候,王觀找到一塊抹布,小心翼翼把鐵皮上的鏽塵擦去,隱約之間就可以看到在鐵皮上有一些銘刻。

咦。

俞飛白在旁邊注意到了,立即丟下手頭上的清掃工作,急忙湊近觀看:這是什麼

應該是文字吧。

王觀打量起來,隨之搖頭道:和羊皮紙的文字差不多,反正看不懂。

難道是介紹這些羊皮紙的來歷俞飛白眯著眼睛觀看,卻是沒有什麼收穫。不過他也覺得,相對羊皮紙來說,或許鐵皮上的文字內容更加珍貴。

拿來看看。

與此同時,錢老也多了幾分好奇,接過王觀遞來的的鐵皮,順手掂量了下,再仔細研究片刻,立時說道:這不是鐵皮,而是某種金屬片。如果是鐵,這麼薄,早就氧化腐爛了。而且單純就分量來說,比鐵皮沉多了。

當然,材料只是其次,內容卻是關鍵。

在說話之間,錢老仔細留意金屬薄片上的內容,只見這些字母十分清晰銘刻在板片上,而且排列與行距十分精準,整齊有序,充滿了特殊的韻律。不過十分可惜,由於文化存在的差異,就算是錢老,也弄不清楚這些文字是什麼意思。

飛白,幫我撥個電話

不懂就問,錢老也沒有強撐,立即示意俞飛白翻開通訊簿,聯絡這方面的專家學者。

在俞飛白打電話的時候,錢老也繼續研究金屬薄片,反覆摸索,卻捏拿不準東西的材質,感覺好像是某種合金。

鑄造得這樣薄,卻不酥脆,反而有幾分堅韌,工藝不簡單啊。

錢老讚許起來,要知道古代的西方,尤其是中世紀以前,冶煉技術非常落後,能把金屬製作得這樣薄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