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章 耄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3章 耄耋

沒錯,請您老掌眼。

發福中年人連忙翻開了盒子,只見裡面一長一短,裝了兩條卷軸。

小余,我和你說了,要是請我看木材,我老頭子幾十年可沒有白活,可以非常肯定的鑑別出來。楊老搖頭道:可是,現在你卻讓我看畫,和我的專業不對口,可能出現誤差啊。

楊老您又謙虛了。

發福中年人笑道:有句話不是叫觸類旁通嗎,電視上那些收藏大家都說了,文物都是橫向聯系的,你能看出古老傢俱的具體年代,肯定能夠鑑別出圖畫的新舊來。

說話之間,中年人已經把一條卷軸拿出來,解開了上面的繫繩,準備展開。

就在這時,楊老伸手阻止,問道:小余,和我說實話,這兩件東西,你有沒有找其他人看過啊

沒有。

發福中年人一怔,下意識的搖頭道:才收上來,我就找楊老您了。

那我不看了,你把東西收起來,先讓其他人看了,再過來找我吧。楊老聞聲,立即拒絕起來。

為什麼呀

別說中年人莫名其妙,就連旁邊的王觀與俞飛白,也是迷惑不解。

小余,你怎麼不明白,我這是為了你好。

楊老耐心勸道:我對於書畫這玩意,並不是十分jg通,如果鑑定錯了,我最多是鬧點笑話。可是,就怕你先入為主,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豈不是誤了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老,我

這時,發福中年人有些感動,不過表情卻有些怪異。

王觀在旁邊,看得十分清楚,心思一動,就明白過來。這個中年人,恐怕已經是找其他人看過了,但是又不放心,又來請楊老掌眼。可是,他才說了,沒有找別人看過,現在自然不好改口,所以左右為難起來。

與此同時,王觀也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帶著幾分見獵心喜的心情,笑著說道:這位大叔,你的東西,能不能讓我們看下。

你們

發福中年人轉頭一看,臉上頓時露出遲疑的表情。主要是因為,王觀與俞飛白太過年輕,明顯不能讓人信服。

小余,不要以貌取人。楊老見狀,立即皺眉道:這位小哥,眼力十分高明,就是在剛才你沒到的時候,人家就揀了個漏。只花了五百塊,就買了條沉香手串。

什麼是不是真的,楊老你可別蒙我呀。

發福中年人驚歎起來,臉上盡是難以置信的神sè。

東西就在這裡。楊老伸手一指,微笑道:無緣無故的,我騙你做什麼。

王觀也知情識趣,把沉香手串遞給了中年人,笑著說道:大叔,既然大家都是藏友,那麼相互交流一下,總是沒有問題的吧。

當然沒問題。

人家那麼大方,把沉香手串遞過來了,發福中年人自然不能那麼小氣,也把手中的畫卷擱在了王觀的面前。

不過,中年人顯然還是比較擔心自己的東西,心不在焉的把玩沉香手串的同時,更是頻繁的抬頭,注視著王觀的動作。

王觀表現得十分專業,早上出門逛古玩市場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白手套放大鏡之類的東西。現在把這些東西在桌上一擺,倒是讓中年人有幾分放心。

我先來

一有鑑賞古玩的機會,俞飛白向來是不甘落於人後。只見他十分規矩的穿戴了白手套,然後小心的接拿畫卷,平鋪放在桌上,慢慢的展開。

片刻之後,一幅sè彩斑斕的圖畫,立即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王觀在旁邊仔細觀賞,發現這幅圖畫,是橫向觀看的。圖中,畫了一小叢花草,有一枝花朵特別的豔麗,吸引了一隻翩躚飛舞的蝴蝶繞飛。同時,在草叢之中,匍匐了一隻花貓,貓形肥碩,看似懶洋洋的蹲伏,卻自有一股獨到的神韻。

圖中除了花草貓蝶以外,在上方空白的地方,還有長長的題跋。題跋的長文,是繁體字,用行書寫的,字型瀟灑飄逸,看起來相當不凡。

俞飛白觀賞片刻,乾脆唸誦起來: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

什麼,是曾友貞的耄耋圖

聽到這話,楊老竟然坐不住了,飛快站起來,湊近觀看。

楊老,這個曾友貞,是什麼人啊。王觀好奇道,圖畫上,長長的題跋,密密麻麻的一大段,他也沒有興趣逐一辨認,乾脆直接詢問起來。

夫人既擅絕詣,晚年盡以手訣授哲嗣善孖大千

楊老也沒有賣關子,指著題跋上的一段文字,念出來之後,笑著說道:別告訴我,你們不知道大千這個人。

張大千

王觀和俞飛白同時驚歎起來。

這個名字,在近現代的畫壇之中,絕對稱得上是如雷貫耳。基本上,只要對國畫有一些瞭解的人,絕對繞不開這個著名大畫家。

沒錯。

這個時候,發福中年人有些得意道:曾友貞,就是張善子張大千的母親。而圖畫上的題跋,卻是當年蜀中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的親筆所書,有落款,以及印章為證。

歲在癸亥九月江安傅增湘識於藏園之長chun室。

王觀等人的目光,落在題跋的最後一段,的確看到了這個傅先生的印章。同時,長長的題跋內容,也表明了這個傅先生,是曾友貞丈夫,也就是張大千父親的好友。

如果,從這些內容來看,這件圖畫,應該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親筆繪成的。

可惜,這個世界上,有種東西叫做贗品。特別是名人的畫作,被仿得最多。想當年,張大千就是以仿造清初四僧之一石濤的畫而出名的。

雖說,曾友貞的名字,在畫壇上並不響亮,但她可是張大千的母親,憑藉這個光環。她的畫作出世,身價必然倍增,

所以說,難免會有人仿張大千的畫不成,乾脆另闢蹊徑,鑽這個空子。

畢竟,張大千太有名氣了,鑑定書畫的專家,肯定把他的書畫研究透了,一般的贗品,隨便就能夠鑑別出來。可是,曾友貞就不同了,她的畫傳世很少,專家也不是很瞭解,要是仿得jg細一些,說不定可以糊弄過去。

...........................

感謝書友開心珞巴kouye008下一位中國打賞。

今天冬至,大家大魚大肉,吃吃喝喝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給本書投幾張票呀。最後,求收藏,請大家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