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46章 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 不求票好像有些不習慣,所以還是繼續求月票吧,請支援下,謝謝。

抵達小鎮,付錢下車之後,王觀立即笑道:飛白,看來又要換身衣服了。

換就換,又不是第一次。

在小鎮逗留了片刻,兩人立即換了個裝扮,完全就像是下鄉收東西的樣子,然後騎著摩托車慢悠悠朝附近的山村而去。

不久之後,兩人才算是來到了目的地,一個山環水繞過小山村。環境還算是比較秀麗,只不過在冬季草木有幾分凋零而已,想必到來年開春,肯定是鬱鬱蔥蔥的場景。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來到山村的附近,兩人就開始觀察起來。

畢竟燒造瓷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場地也很重要,尤其是燒瓷的窯口,更是不能馬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是沒有最關鍵的窯口,就算有原料,並且把瓷器的坯形都做出來了,照樣不能產生質變,讓泥料脫胎換骨,成為精美的瓷器。

話又說回來,兩人在附近打量片刻之後,也覺得自己總是來對地方了。

一般來說,在山村的附近,肯定是一塊塊田地。哪怕現在已經過了秋天,地裡的農作物已經收割完了,但是田地的輪廓應該還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而,眼前這個小山村的四周,卻不是什麼田地。或許說田地極少,只有孤零零的幾塊,更多的卻是一棟棟作坊,以及一座座窯口。

也就是說,這個小大的山村,其實就是一個專業的瓷器工廠。

這值得高興,卻也讓兩人頗為煩憂。高興的是,有人在這裡燒瓷,說明朱大先生自然很有可能隱藏在其中。煩憂的是。人多就不好找了,而且人多口雜,稍微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很快傳開了,說不定讓朱大先生聽到,馬上撒走。

不要多想了。

適時,王觀示意道:走,我們進村看看。

俞飛白自然沒意見,與王觀慢慢走進了山村之中。或者村中青壯都在窯廠作坊之中忙碌,所以村中多數是老人和小孩。

這是現代農村最大的的問題了。也是最尖銳的社會矛盾。村中青壯都出去打工,只剩下老人看守孩子。而且老人並不是單純的帶孩子而已,另外還要忙碌其他事情,孩子又不懂事,稀裡糊塗地玩耍,往往容易出現各種事故,釀成人間慘劇。

眼下這個山村的情況好點,村中青壯都是在附近工作,而且田地不多。老人不用忙太多的瑣事,可以專心的帶孩子,不至於出現什麼差錯。

比如說現在,看到村裡來了兩個陌生人。一些老人的目光多了幾分警惕,而且有意無意地把孩子叫到身邊看護起來。

大爺。

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不等王觀開口,俞飛白就笑容燦爛朝一個老人走了過去:我們是下鄉收東西的。不知道您家裡有沒有什麼老物件

聽到這話,老人表情有幾分舒緩。得益於全民收藏的時代,由於收藏的火熱。類似於洛陽開封這樣的古老城市,肯定是眾多收藏家常來常往的首選目標。

下鄉掏宅子的人多了,對此老人也算是見怪不怪了,而且比較樸實,直接搖頭道:現在沒有了,以前有的,但是賣了

說話之間,老人也有幾分嘆惜。前些年,收藏才起步,他家裡也有幾件老東西,有人下鄉掏宅子的時候就順手賣了。可是這兩年看電視,尤其是觀看收藏節目,聽到一些專家評點,卻感覺東西賣虧了,自然十分懊悔。

真的一點也沒有了嗎

俞飛白不死心似的追問道:您老再想想,或許有什麼遺漏對了,那些窯廠應該不是新建的吧。如果古代就有,肯定有一些東西留下來。

老人也不奇怪俞飛白這樣問,因為看到窯廠的時候,以前下鄉掏宅子的人,也有同樣的想法。如果是古代的窯廠,多多少少也會有一些好東西流傳。

那些不是古窯廠。

然而,老人卻搖頭道:是新建的,才建了幾年而已。

一般人聽到這話,肯定會失望,然而王觀和俞飛白對望了眼之後,卻有點兒高興。隱約之中覺得,這事值得深入挖掘。

想到這裡,兩人怎麼可能離開,立即借口渴了累了,向老人討碗水喝。看到兩人風塵僕僕的樣子,老人卻也沒有什麼懷疑,不過倒也沒請兩人進門,而是叫小孩去倒水出來。

謝謝大爺

不久之後,小孩捧了兩碗水出來,王觀接了其中一碗,稍微抿了口,就笑眯眯道:也謝謝小朋友了,今年幾歲了,上學了沒有

這純粹是沒話找話,而且小孩也有幾分羞澀,扯著老人的褲角躲到後面去了。

如果是問老人,老人或者不會回答,但是在問小孩,老人卻樂呵呵地把小孩扯出來,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眯著眼睛道:叔叔問你話呢,要懂禮貌,快些回答。

長輩就是這樣,自己怎麼防範都可以,卻十分鼓勵小孩活潑開朗,勇於和人交流。

與此同時,在老人的鼓勵下,小孩也怯怯伸出小手掌,然後扣回去大拇指,只是露出四根手指頭,小聲道:我叫姚鳴,今年五歲了。

姚明,好名字啊俞飛白讚不絕口,直接忽略了小孩算數不行,只挑好的說:一看就知道是打籃球的料

老人笑了笑,卻是沒聽懂,同時把小孩的大拇指扳出來,教育道:記住了,這才是五,剛才是四

哦。

小孩懵懵懂懂點頭,不知道記住了沒有。

不管他記住沒記住,反正王觀卻是若有所思起來,隨後不經意問道:大爺,村裡的人家都是姓桃嗎卻是和籃球明星姚明一個姓。

對,我們都姓姚。老人或許不知道姚明是誰,但是卻點頭承認村裡的人大部分姓姚,而且居住在山村之中好幾百年了。

確定之後,王觀立即朝俞飛白使了個眼色,然後一口把水喝完,再把空碗還回去,一番致謝之後,就直接告別而去了。

兩人騎上摩托車,轉眼就離開了村子。走遠之後,俞飛白才問道:幹嘛走得這樣快,我覺得打聽下去,肯定能夠發現更多的線索。況且,還沒去埋碎瓷片的地方察看呢。

不用看了,免得惹人生疑。王觀沉吟道:我覺得當務之急,還是查一查在這裡投資建廠的人是誰更好。

怎麼俞飛白的反應很快,頓時驚訝道:你懷疑,投資建廠的人是朱大先生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王觀點頭道:剛才那位老大爺說,村裡的人大部分姓姚,卻是讓我懷疑這裡是不是那位姚先生的家鄉。

俞飛白一聽,也頗有幾分理解。要知道中國人都有種鄉土情結,不管是落葉歸根也好,或者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也罷。反正對於家鄉,許多人都有一種微妙的心理。有錢了,回報家鄉,這是很正常的情況。或許朱大先生,也有同樣的想法。

常說要三思而後行,謹慎一些,起碼不會出錯。王觀笑道:況且錢老剛才也說了,讓我們不要打草驚蛇,我覺得很對。

聽你這樣說,我也覺得很有必要查一查窯廠的底細了。俞飛白點了點頭,摸著下巴道:突然之間,我有一種感覺,似乎要釣到大魚了。

希望你的感覺是對的。說話之間,王觀又問道:話又說回來,你在開封這邊的關係怎麼樣要不要向錢老求助啊

切,小瞧人。俞飛白哼聲道:好歹我也是豪門子弟,名副其實的二代。把招牌一亮,不知道有多少人給我跪舔,查點事情罷了,簡直輕而易舉

事實證明,俞飛白沒有吹噓。不久之後,兩人返回開封城酒店,然後他撥打一個電話,兩三個小時之後,就有人送來一大袋資料,都是關於姚村窯廠的資訊。

法人代表

資料很多,但是兩人也不用看完,直接瞄準投資人就行。

姚遠,美國華僑

看到這個資訊,俞飛白立時驚喜道:靠譜

確實。

王觀也贊同,然後繼續翻閱資料。不過資料之中的資訊也比較少,就是記錄了那個叫姚遠的人是美國歸來的華僑,然後為了支援家鄉發展,就投資建設了一個窯廠。

窯廠主要生產日常用瓷,而且價格比較低廉,東西卻十分精緻,在虧損了兩三年之前,也逐漸開啟了銷路。其他地方不好說,反正在開封之中卻是小有名氣。

燈下黑啊。

此時,俞飛白嘆道:一直以為朱大先生的秘密基地在國外,沒有想到居然是在國內,太出人意料了。

誰說不是。王觀點頭道:我們這是慣性思維,所以才走了許多彎路。根本沒有想到,人家居然是出口轉內銷。

反正就是被誤導了。俞飛白搖了搖頭,又翻了一頁資料,繼續打量之後,忽然好像是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眼睛睜得大大的,很慌亂的樣子:不會吧

什麼不會

與此同時,王觀有些奇怪,順勢看了過去:怎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