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說到底,還是年輕,意氣用事啊。楊老暗暗搖頭,不過覺得王觀吃點虧也是好事,畢竟吸取了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誤了。

王觀,你終於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關係比較熟了,俞飛白也沒有開口安慰,反而往王觀傷口撒鹽似的,笑呵呵道:這才是正常的事情嘛,不然,天天看著你揀漏,我都要懷疑,你是不是地球人。

楊老和俞飛白,你一言,我一語,否定了王觀的判斷,他卻沒有生氣的意思,臉上依然帶著笑容,拿起墨竹圖仔細觀賞起來。

旁邊兩人見狀,心裡難免開始嘀咕起來,是不是王觀承受不了這個打擊,神態失常了

王觀,別太在意了。

這時,俞飛白收斂了笑意,連忙勸導道:你看我,經常打眼,也沒少交學費

我沒事,不用你來安慰。王觀微笑搖頭,忽然問道:飛白,你還記得,前些時候,錢老提過的一葉障目的圖畫嗎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俞飛白一愣,頓時瞪大了眼睛,驚聲道:王觀,你別告訴我,這又是一件用障眼法掩飾的東西。

難說。王觀輕笑道:你不覺得,這幅畫的紙,有些厚嗎

紙厚

俞飛白連忙用手觸控墨竹圖,仔細的摩挲,卻茫然搖頭道:沒感覺有多厚啊,我還見過齊白石的真跡,足足用了十七八層宣紙疊合成的呢。

好的宣紙,是分層製作的。一張普通的宣紙可劈為兩三層,而上品的宣紙,甚至可劈為十數層。所以才會有揭裱,竊取別人的書畫的事情。

王觀笑著說道:不過,我記得,流行用宣紙作畫,那應該是元明以後的事情了。但是在宋代的時候,書畫用紙,一般是棉紙,或者麻紙。當然,也有其他的品種。不過,薄厚的程度,應該是沒有多少差異的吧。

不一定。楊老搖頭道:古代用紙,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比如說在北宋時期,最受世人推崇的紙,就是南唐的澄心堂紙。南唐被北宋滅了之後,這種澄心堂紙,就成為了北宋宮廷專用之物。

我們知道。

俞飛白古怪笑道:在宋太宗淳化年間,彙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淳化閣帖,就是用這種澄心堂紙,以及李廷珪墨摹勒的。

小哥說得沒錯。

楊老笑道:不過,南唐滅了以後,澄心堂紙的技術,好像也失傳了,導致了這種紙越來越少。到了北宋中期,澄心堂紙已是非常珍貴,重金難求。比如說,像蔡襄歐陽修梅堯臣之類的大名人,得到了幾張澄心堂紙,都要非常高興的提詩臨貼,作為紀念。

到了蘇東坡的時候,那種澄心堂紙基本上已經絕跡了。

楊老沉吟說道:似乎,當時有個叫潘谷的人,不僅擅長制墨,而且也懂造紙。他仿南唐李廷珪墨與澄心堂紙,研製出一種新墨與新紙來,倍受蘇東坡的親睞。潘谷死後,蘇東坡還特意寫詩為他悼念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說,古代的文人雅士,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輕視技術。楊老微笑道:至少,對於文房器物,不僅士大夫重視,就連皇帝也十分喜歡。只不過,由於戰火頻繁,大部分的技術,才失傳了。所以讓我們現在的人覺得,古人輕蔑技術,視之為奇技y巧

作為古代手工藝的傳承人,楊老在這方面比較有發言權,不過,他也意識到,說的話好像有些偏了,連忙拉了回來,不好意思笑道:我是想說,每個地方的技術不一樣,那麼造出來的紙,也是薄厚不同。

王觀,你是想說,在這幅圖畫上,被人敷了一層薄紙,把文同的墨竹圖的重要特徵掩飾起來了這時,俞飛白有些明白王觀的意思,遲疑道:這個可能xg,不是沒有。但是,可能xg非常低微。不過,你想驗證的話,倒是可以找高手,幫你揭裱。

如果沒有把握,最好不要去試。

楊老顯然不太相信什麼障眼法,好心奉勸道:要知道,揭裱很考較功力的,稍不小心,整幅畫就毀了。

俞飛白也贊同點頭道:錢老告訴過我,書畫除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爛程度,不然千萬不要去揭裱。如果,一定要去揭裱的話,也要請經驗豐富的名工名手。要不然,遇上了技術拙劣的人,就成殺畫劊子手了。

我明白。

王觀點頭,發現兩人還在擔憂,乾脆說道:我有十成的把握。

什麼十成把握。俞飛白搖頭,嘆氣道:你不要忘了德叔的叮囑,他還讓你來監視我不要亂來呢。誰知道,你更加鑽牛角尖。

這不同,我是想讓真跡重見天ri,不是毀了這幅畫。王觀無奈笑道:你們不信,我可以做個小小的驗證。

怎麼驗證

俞飛白與楊老,都十分的好奇。

王觀指著墨竹圖的左下方,微笑說道:按照一般的繪圖佈局,畫成之後,作者的款名,或者鈐印,就會蓋在這裡。

其實,王觀透過特殊能力,早就已經了然於胸,在說話之間,手指頭沾了滴水,輕輕的按滴在墨竹圖的空白地方。

一瞬間,水滴滲透到紙中,向四方瀰漫開了。

與此同時,一方的微紅朱泥鈐印,就浮現了出來。鈐文字跡模糊,但是文同與可四字,卻能讓人勉強的識別清楚。

不是吧

俞飛白驚愕,瞠目結舌,徹底呆了。

旁邊的楊老,情況也差不多,渾濁的眼睛定定的望著鈐印,充滿了不可置信之sè。

一會兒之後,俞飛白率先回過神來,眼神複雜的望著王觀,一邊苦笑,一邊感嘆道:你小子,又揀了一個大漏。我現在已經麻木了,不知道是該祝賀你,還是該嫉妒的揍你一頓。對了,有這層薄紙敷著,你怎麼能這樣肯定,這幅畫就是文同的真跡

呵呵王觀乾笑起來,忽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好解釋。

就在王觀琢磨著合理藉口之時,楊老站了起來,一把揪住他,急切道:小哥,走

.........................

感謝書友恆峰hf無聊de閒人悠悠擺渡打賞。

強推了,求收藏,推薦票,請大家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