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1章 病態與天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1章 病態與天趣

:第二更了,還有月票麼再投幾票行不行,求支援。

所謂長者為先就在這時,老孟笑呵呵道:不好意思了兩位,我的年紀比較大,你們就禮讓一下大哥,讓我看看吧。

說話之間,老孟不客氣拍開另外兩人的手,徑直把筆筒狀的小香爐拿了起來觀賞。

你怎麼不提孔融讓梨沙慶豐嘀咕了下,也湊近觀看起來。

乍看之下,無論是香爐內外,都有開片的存在,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充滿哥窯風格的瓷器。之所以說是充滿了哥窯風格,因為在沒有確定真偽之前,也只能這樣描述。

對於真正的行家來說,不會去輕易判斷一件東西的真假,而且越是珍貴的東西,就越要小心謹慎。不然一個疏忽打眼了,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金錢,或許還會賠上了好不容易才積累下來的聲譽。..

老孟和沙慶豐是比較有名氣的藝術品經紀人,可不是國內某些沒有節cāo的專家。他們十分重視自己的聲譽,因為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聲譽毀了恐怕連賺錢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自然養成了謹小慎微的作風。

然而打量好久之後,老孟卻不斷的搖頭,眉頭已經皺成了川字。

怎麼,香爐有什麼不對沙慶豐連忙問道,就算在旁邊看,但是沒有上手,他也不好判斷東西的真假。

不是不對

老孟小心翼翼把香爐放了下來,然後撓頭說道:釉sè很肥厚,紋片又十分自然粗硬,符合金絲鐵線的特徵,尤其是爐口微紫之sè,底足又有鐵sè的氧化包漿,再加上表面猶如酥油似的光澤,以及釉內如珠隱現的氣泡

金絲鐵線。紫口鐵足,聚沫攢珠老孟總結起來,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驚歎:完全就是真品哥窯瓷器的特徵。

一瞬間,沙慶豐吞了吞喉嚨,有也些明白老孟為什麼要撓頭了。前面就提到了,真品的哥窯瓷器十分珍稀,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在見到筆筒小香爐的時候,兩人先是一陣驚喜交集,然後冷靜下來了,心裡就覺得這應該是明清或民國時期的仿品。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或許就是現代的贗品。可見在潛意識之中,他們就排除了是真品的可能xg。

然而等到真正上手鑑定,發現東西居然不是贗品,也不是仿品,有可能是真品的時刻,老孟的心情可想而知,在驚喜激動之餘,肯定是不自信。害怕是自己鑑定失誤看走了眼。

明白老孟的心理,沙慶豐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第一時間拿起了香爐,十分仔細的研究。從開片的裂紋,再到釉sè的光澤,以及香爐的分量,每個細節都斟酌了好長時間

足足過去了半個小時。沙慶豐也抬起了頭,一臉苦笑道:孟兄,不僅是你。我也覺得這好像是真品。

是真品那是好事呀,你們難道不希望這是真東西嗎。

皮求是鄙視兩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傢伙,沒好氣道:哥窯瓷器也經常在大拍會上出現,你們又不是沒有見過,有必要這麼震驚嗎

這不一樣。老孟解釋起來:拍賣會上的那些東西是別人的收藏,可是這件東西卻是揀的漏啊,xg質不一樣

就是就是。沙慶豐也是滿臉笑容,同時有些奇怪道:皮胖子,你好像一點也不激動,這是漏啊,很大的漏

我當然激動。皮求是口中這樣說,表情卻十分淡定,覺得兩人真是大驚小怪。心想如果兩人知道王觀的戰績,又親眼看見尾焦琴的現世過程,以及宣德大爐的神蹟,估計兩人也會習以為常,沒有多少激動的情緒。

這樣想著,皮求是也把小香爐拿起來觀賞,臉上也逐漸浮現一抹興奮之sè。

雖說拍賣會上經常出現哥窯瓷器的蹤影,不過那是明清仿品居多,真正的宋代哥窯瓷器,大多數收藏在世界各國的大博物館,以及私人大藏家的手裡,常人難得一見。如今這樣珍貴的物件卻攥在自己的手裡,皮求是多多少少也有幾分激動,反覆的把玩起來。

見此情形,老孟和沙慶豐也在撇嘴,還以為他有多淡定,原來也是裝的

與此同時,兩人也沒有閒著,不約而同圍到了王觀旁邊,臉上的笑容如出一轍,目的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小兄弟了,恭喜你呀,又揀了一個大漏。老孟十分感嘆,覺得白辛苦了二三十年,還不如人家揀兩個漏賺得多。當然,畢竟已經過了不惑之年,他也很快調節好了心態,笑容可掬道:果然是眼力過人,非同一般。

也難怪皮胖子那麼推崇小兄弟,真是一代新人勝舊人啊。

沙慶豐深以為然,就算他們兩人不是專門玩瓷器的,但是入行久了,多少也觸類旁通。哪怕不jg,也稱得上是二三流的水平。然而與王觀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畢竟同在一個庫房之中,人家看了幾眼就判斷出小香爐有蹊蹺。不管這是運氣還是碰巧,又或許是直覺,也有可能是瞎蒙。

反正事實證明人家對了,如願以償揀了一個漏,這就是水平。對於古玩行來說,不以成敗論英雄純粹是屁話,你能淘到好東西,才能證明自己的水平高。不然的話,說得再多也不過是趙括似的紙上談兵而已,哪個會敬你服你

不管王觀多年輕,但是只要有實力,自然沒人在乎他的年齡問題。達者為師這句話,在比較傳統的行業之中,還是讓人認可的。

過獎過獎。

此時,王觀謙虛笑道:東西是真的嗎不是仿品之類的吧。

真品,絕對是真品無疑。

老孟和沙慶豐連連點頭,唯恐王觀不信,又仔細的解說了一番。也怪他們與王觀不熟,要是換成俞飛白在旁邊,才懶得說那麼多廢話,估計要直接指著王觀鼻子大罵你少得了便宜又賣乖

不過,兩人不知道呀,所以解釋得十分細緻,把自己的鑑定過程敘說一遍。

在沒有上手之前,我以為東西是明清的仿品,但是發現胎體沒有發白的顏sè,表層更是沒有潤光,我就知道判斷錯了。

老孟侃侃而談:尤其是發現釉面中隱藏的氣泡,我就知道自己錯得離譜。攢珠聚球的特徵,像一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釉層中,仿品做得再是逼真,也不可能有這樣的跡象。

沒錯。

沙慶豐贊同道:尤其是開片的金絲與鐵線各一張網紋,看上去好像在金絲線紋上面又覆蓋了一張鐵線網紋,兩sè網紋線,各行其勢,互不相干。這是金絲鐵線十分典型的特點,只有真品哥瓷才有,仿品想仿也仿不出來。

當然,這是我們個人的見解

不過,解說片刻之後,老孟補充說明道:反正可以肯定不是現代的贗品,具體的結論也要聽一聽皮兄弟怎麼說。

顯然到了最後時刻,老孟也恢復了冷靜,還是求穩為上。畢竟對於自己鑑賞瓷器的水平,他還是沒有多少自信。不過也沒有關係,他比較信任皮求是,如果連皮求是也肯定是真品,那麼就再也沒有絲毫的懷疑了。

皮胖子。沙慶豐小心問道:你怎麼看

該說你們都說了,我還能說什麼。皮求是笑眯眯道:而且根本不用大家多說,是真是假王兄弟他心裡有數。

一瞬間,老孟和沙慶豐恍然,只顧解說卻是忘記了王觀不是向他們請教的顧客,而是非常厲害的行家,用不著他們指手畫腳。

皮大哥又在捧我。王觀擺手笑道:我再厲害也有限度,也需要多多的交流,聽取大家的意見才能有進步啊。

你進步還不夠快呀,再進步下去還給不給別人活路皮求是調侃了句,隨手把香爐放回桌子上示意道:兄弟你的寶貝,請慢慢欣賞。

王觀也不矯情,直接把筆筒狀香爐拿到手中仔細的把玩,只見爐子內外的大小開片古拙,自有一股難以言喻的韻美。

同為五大名窯之一,黑定茶盞表層漆黑透亮,那是一種完美無缺,十分純粹的寶光,而這個三足小香爐則是周身冰裂,佈滿變化萬千的殘缺美。

人的審美情趣十分矛盾,在通常的情況下,非常喜歡完美無暇的事物,這些可以從才子佳人花好月圓的故事得出結論。

然而在有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又十分欣賞那種十分虐心的悲劇情節。所以化蝴什麼的才可以傳唱千年,甚至直到今天各種虐來虐去的宮鬥劇苦情戲依然大行其道,稱霸晚上的黃金點檔。

當然這種心理在清代的時候,就有一個叫龔自珍的文學家,書寫了一篇病梅館記,一針見血的點明了這是一種病態審美觀。

不過病態審美這個詞比較難聽,大家是不樂意承認的,自然要換一個文雅的說法,就是所謂的殘缺美,又或許是別具一格的古樸自然天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反正就是一個意思,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十分欣賞這種美感,自然而然把這種天趣在瓷器上發揚光大,也造就了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在今天不可撼動的地位。

怎麼樣,東西不錯吧。

與此同時,皮求是笑道:就是器形小了點,而且是比較常見的哥窯品種,所以價格肯定遠不如黑定茶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