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7章 化干戈為玉帛(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97章 化干戈為玉帛(求月票)

: 大家應該知道了吧,這個月都市月票榜競爭激烈啊,不過要前十五名才有獎勵。如果大家手頭上有月票的話,請投給我吧,急需要大家的支援,大家多多幫忙,拜託了。

可能只是巧合。這個時候,古先生忽然說道:只是幾條線,或者是畫師無意中勾勒形成,根本不代表什麼含意。

一瞬間,王觀愣住了。聽這話的意思,古先生應該知道朱大先生,但是他為什麼不承認東西是贗品呢難道是有什麼蹊蹺

事實上王觀也猜對了,所謂的蹊蹺其實就是面子問題。

實際上海關查獲了許多古董瓷器之後,立即聘請了一幫專家過來鑑定。這些專家之中就有古先生,尤其是這個永樂青花大盤,更是他親自鑑定,最終肯定是真品的東西。另外也是他告訴方明升,海關要拍賣這樣的珍寶。

可是現在王觀卻說是贗品,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叫古先生怎麼能夠淡定得下來,所以不假思索就反駁起來。

然而,話一出口,古先生也有幾分後悔,但是讓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落不下這張臉,只得死撐下去,繼續說道:你覺得是贗品,有什麼證據嗎

王觀微微皺眉道:古先生,暗記本身就是最大的證據

這話不對。古先生立即搖頭,駁斥起來:鑑定東西是一件非常嚴謹的事情,你可以從造型胎質青花料紋飾描繪等等情況來判斷真偽,不能只憑藉一個莫名其妙的記號,就覺得東西是贗品。

也要承認,明知道古先生在強詞奪理,但是這話未嘗沒有道理。不過他以為排除了暗記,就找不出假的地方來了那太小看王觀了。

既然古先生有心指教。那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此時,王觀胸有成竹道:眾所周知,永樂朝跨越了二十二年,而且隨著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永樂一朝前後期瓷器質量發生很大變化。

永樂早期製品基本接近洪武朝後期,而後期製品則與宣德早期相接,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永樂瓷器的詳細斷代具有一定的困難性。畢竟在瓷器底足寫款,那是從永樂開始的,但是永樂時期的瓷器底足。未必都寫有款。

這個時候,王觀微笑道:當然,這個大盤是例外,它是有款識的,底足是永樂年制四個篆書款,就是這個小小的款識,卻開啟了明清兩代官窯器物書寫朝代年款的先河。

你是想說,這個年款不對古先生皺眉道:雖說永樂瓷器款識較少,缺少了十分直觀的對比。但是我們可以肯定,這不是仿款。

所謂的仿款,那是指仿古瓷中出現的款。仿製永樂瓷器的事情,在正德年間就開始了。不僅是仿製瓷器,甚至直接書寫永樂年款。從正德開始,一直到嘉靖萬曆康熙雍正,甚至清末民初都有這樣的仿款出現。

然而。歷代的仿款有青花寫款陰文刻款陽文刻款三大類,字型和寫法也各不相同。但是由於是臆造的仿款,所以與真款比較有顯著的差別。

不過。古先生卻是覺得,只要能夠確定不是仿款,那就是真款了。

這樣的結論,王觀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我沒說這是仿款,而是偽款。你沒有覺得這樣大的一個巨盤,款識卻只有方寸大小,就顯得非常不協調嗎

當然,這只是其一。

在古先生反駁之前,王觀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談談胎質問題了。

永樂年間,屬於燒造青花瓷的發展時期。儘管可以燒製永樂甜白這樣的精品,但是由於工藝還不成熟,所以精品往往十分稀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永樂時期的瓷器,胎質很白,卻並不是純白,而是接近象牙白色。

王觀笑道:所謂的象牙白,其實也略有幾分黃色。尤其是這樣的大盤,由於施釉技術不完善的原因,當時只能刷釉,所以容易造成釉面厚薄不均勻的情況,並且隨著釉厚薄程度而產生一定的呈色變化區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洪武永樂宣德時期瓷器最大特點,一直到成化年間,改用吹釉法施釉以後,才沒有了這樣的狀況。

說話之間,王觀示意道:但是你們注意看,這個大盤通體潔白無暇,就算有橘皮釉痕跡的存在,但是卻沒有任何色區漸變,這也足夠說明問題了。

常說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就是瘋子。

瓷器也是一樣,肯定有時代工藝的限制,如果超脫了這個工藝的範疇,直接來了一個大躍進,那絕對有蹊蹺。要是小盤子,或者還可以用偶然現象解釋,但是直徑六十釐米的大盤,對於工藝的要求更高,不可能完全沒有絲毫瑕疵。

古先生,你怎麼看王觀覺得自己已經講述得十分清楚了,這也多虧了當日錢老的指點,他才輕易發現這個明顯的問題。

當然,要是古先生依然嘴硬,那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鑑定東西本來就是要講理,可是人家都不打算講理了,直接無視你的論點,你說得再有理也沒輒。

畢竟王觀這番話,估計只有內行人才聽得懂,外行人絕對是一頭霧水。比如說方明升餘科長他們現在就是這樣,知道王觀在挑毛病,但是這些毛病挑得對不對,他們自然弄不清楚,也有幾分將信將疑,不約而同看向了古先生,看他有什麼話可說。

此時,古先生沒有說話,也摸出了一塊放大鏡,然後根據王觀的提示,仔細的在釉面上觀察起來。好久之後,他的表情不變,心裡卻開始猶豫起來。

儘管在這個時候,古先生看起來很沉著的樣子,實際上心中也有幾分掙扎之意。過了片刻之後。他才輕輕吐了口氣,目光透出複雜的神色:後生可畏

一句話,卻是承認了王觀的判斷,卻是推翻了自己之前的鑑定結果。其中的反轉,絕對不是那麼輕鬆自如。不過也可以證明古先生的節操還在,並沒有睜著眼睛說瞎話,而是預設了青花大盤是贗品的事實。

對此,王觀還是比較高興的,同時也理解古先生的心情。

感覺古先生的人品不錯,王觀想了想之後。忽然摸出手機開啟了相簿,再微笑示意道:古先生誤會了,不是我厲害,主要是有前車之鑑啊。

什麼意思

古先生一怔,自然而然看向了手機相片,馬上就注意到相片中的青花大盤。乍看之下,他肯定有些不理解,畢竟兩個大盤一模一樣,他當然以為是王觀剛才拍攝的相片。

可是隨著王觀手指的滑動。相片也跟著呈現出區域性高畫質細節,也就是盤面的微縫,以及盤底的鋦紋情況。

這一瞬間,古先生驚愕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另外一個大盤。與眼前這個大盤相同,只不過是開裂的,又故意用鋦子釘起來。

王觀輕聲解釋,大略的把自己前來的目的交待清楚了:聽說這邊居然有同樣地大盤。我就意識到不對,然後按照錢老的吩咐,連忙過來看個究竟。仔細觀察之後。發現果然不出所料,東西真是贗品

原來如此。古先生一聽,心裡頓時感覺舒服多了。不是年輕人厲害,而是他早知道東西是贗品,所以用懷疑的目光看待問題,自然能夠挑出毛病來。

等等,你剛才說錢老

與此同時,古先生也反應過來,連忙問道:瓷都的錢老嗎

王觀一怔,有些好奇道:古先生認識錢老不過他去年就搬回京城住了。

搬回京城了古先生驚訝道:我倒是沒聽說這事。不過在前年的時候,倒是有緣與錢老一晤,承蒙他老人家的指點,讓我對於瓷器的鑑賞能力精進了不少。不知道小兄弟你與錢老又是什麼關係

他是錢老的門生。

就在這時,方明升哈哈笑道:古先生,剛才我不是說過了嗎,別看他年輕,但是眼力卻不一般。我的唐代白玉持珠金頂玉佛的奧妙,就是他第一個發現並且破解的。

什麼。

剎那間,古先生的態度截然不同了,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名師出高徒啊。

方明升收藏的白玉持珠金頂玉佛,古先生自然清楚,對於光影凝聚形成的符號更是讚歎不已。捫心自問,如果不是方明升主動揭示,他都不知道玉佛居然還隱藏了這個玄妙狀況。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狀況居然是王觀發掘出來的。

聽到這話,古先生首先表示懷疑,接著又覺得方明升沒必要在這事上撒謊,所以就信了,然後肯定是十分感嘆。不過深入一想,覺得王觀有錢老這樣厲害的老師,那他眼力再高明也是可以理解的。

心念百轉之間,古先生也變得十分熱情,關心地打聽道:小兄弟,錢老最近怎麼樣,身體還好吧

很精神,十分硬朗。

兩人笑語晏晏,頗有幾分化干戈為玉帛,一團和氣的情況。然而旁邊卻有人不淡定了,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個古先生,這件東西真的是贗品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本來古先生就想淡化這事,免得自己丟臉,沒有想到居然有人這樣不識趣問了出來,心裡肯定有幾分不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