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9章 有人跟蹤?杜甫陵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69章 有人跟蹤?杜甫陵園

: 月票也不少呀,怎麼榜單排名反而落後了。求月票啊,大家有票就不要留了,多多支援吧。

東西不錯吧。

此時,看到俞飛白凝神打量,方明升直接伸手把東西遞過去,然後笑道:你看看,我覺得這好像是春秋時期的東西。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春秋戰國往往聯絡在一起,但是對於一些東西來說,春秋就是春秋,戰國就是戰國,那是兩個不同的時期,物件風格也存在差別。

方明升說玉璧是春秋時期,那麼說明東西存在春秋時期的風格特點。

當然,這是方明升自己的判斷,俞飛白肯定不會在意,免得先入為主。玉璧到底是什麼時期的東西,他肯定也有自己的見解。

帶著這樣的想法,俞飛白穩穩地接過了玉璧,然後掂量觀察起來,只見圓形玉璧的直徑在十釐米以上,厚度在一釐米左右,算是比較薄。在璧面上,則是精美的紋飾,那是用寬陰線與細陰線相結合的手法刻出壁紋。

俞飛白仔細打量,只見紋飾似龍蛇之狀,肢體細而長,似蛇身,呈交叉盤繞模樣。線條自然流暢,動造型柔美,按照現代的說法,應該是龍紋璧。

古代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古人主張天圓地方,以蒼璧禮天那是因為天是圓的,玉璧也是圓狀,正好匹配。上面又紋刻了龍紋,說明在那個時期已經產生神龍在天上興雲佈雨的觀念了。

不管怎麼說,這樣的東西如果能夠證實是真品,價值肯定不會低。

怎麼樣

片刻之後,王觀詢問起來,對於玉器的鑑定,在不作弊的情況下,他不覺得自己比俞飛白高明多少。相反。俞飛白玩玉十多年了,鑑賞能力估計比他更勝一籌。如果連俞飛白也確定玉璧是真品,那麼東西應該不離十,他也不必費事多看。

嗯不好說,我再研究研究。

然而,向來以心直口快著稱的俞飛白,這個時候居然遲疑起來,有幾分斟酌之色。

有什麼問題嗎

此時,王觀微微皺眉,輕聲道:不看好

不是不看好。而是我捏拿不準,這是什麼玉料。俞飛白撓頭道:東西被掩埋了許久,顏色有幾分發白了,而且又有黑斑沁色,不好判斷玉料的出處。

我以為是什麼問題呢,原來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王觀搖頭道:玉料的出處,無非是幾種。要麼是南陽玉,要麼是邊疆玉,或者岫巖玉。再不然就是地方玉料。不管是哪一種,只要是春秋戰國古玉就好,何必糾結它的來歷。

而且這裡是豫省,省內有南陽獨山玉。或者東西就是南陽獨玉。王觀隨口道:這種小細節不用深入研究,關鍵是東西到不到代

應該是古玉。俞飛白輕聲道:沁色十分自然,不像是作偽。尤其是黑斑紋,已經完全滲透到玉中了。而且有暈散的跡象,這是作偽不了的情況。

嗯。

王觀把玉璧拿過來,仔細觀察片刻。也贊同俞飛白的觀點,隨即笑道:春秋玉璧較薄,戰國玉璧儘管也不厚,但是裝飾紋飾豐富繁雜,甚至有鏤空雕刻的情況。相對來說,這塊龍紋玉璧還算比較樸素,也難怪方老闆斷定是春秋時期的東西了。

也就是說,我看對了方明升有些高興。

沒錯,這東西就是

王觀才想點頭,冷不防外頭傳來粗獷的聲響:六哥,在不在

洪亮的聲音,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順勢朝門口看去,只見一個有幾分彪悍氣息的青年走了進來,看到廳中眾人的時候,他也有幾分發愣。

一瞬間,這人也反應過來,立即堆笑道:六哥,正忙呀,您繼續忙,我自己到後院拿東西就行,有事回頭再說啊。

說話之間,那人調頭就走,來得快,去得也快。

適時,賀老六也笑呵呵解釋道:這是我一個朋友,性格有些魯莽,大家不要見怪啊。對了,你們覺得這塊玉璧怎麼樣不是我自誇,這塊玉璧真的很好,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磕碰裂紋的痕跡,而且紋飾十分清晰,沒有風化模糊的跡象,也能夠稱得上是精品了

東西好不好,並不取決於賀老六的自誇。反正方明升直接把他的話當成耳邊風,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而是關注王觀和俞飛白的鑑定結果。

還行,可以考慮買下來。

在方明升諮詢的目光中,王觀隨意點頭,但是心思卻已經不在玉璧上了。不僅是他,連旁邊的俞飛白也若有所思,表情多了幾分慎重。不過這個時候,廳中的眾人卻是在關注方明升和賀老六的討價還價,沒有留意兩人的古怪表情。

經過一番妥協之後,方明升和賀老六終於達成協議,一個給錢,一個把玉璧呈上,倒也算是皆大歡喜。

當然,作為一個買賣人,賀老六並不滿足於成交一筆生意而已,在收了錢之後,又極力鼓勸道:諸位,除了玉璧以外,我這裡的好東西也不少,你們再看看

不用看了。

就在這時,在王觀的暗示下,俞飛白懶洋洋說道:你這些東西還算不錯,就是賣相太差了點,我就算買回去也不好意思拿給別人欣賞。東西看了也買了,接下來是不是該走了下一站杜甫陵園,出發

在他的招呼下,其他人自然沒有什麼意見,紛紛起身告辭。賀老六縱然也有幾分失望,不過總不能強行留客吧,只得眼巴巴的禮送他們離開。

出門之後,王觀和俞飛白就竊竊私語起來。

怎麼辦

不知道,或許是我們多疑了。不過不管怎麼樣,還是打個電話和侯老提一下,加強那邊的防衛工作,小心點兒總是沒錯的。

沒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短暫的交換意見,王觀立即走開幾步,才打算摸出手機打電話,但是卻忽然注意到身後有人影晃動,頓時改變了主意。

怎麼了俞飛白有些奇怪。

好像有人跟著我們。王觀皺眉道:剛才在後面晃了一下。

不至於吧。

俞飛白下意識的回去看了眼,卻什麼也沒有看見,自然有些懷疑道:沒有人啊,應該是你多心了。現實生活又不是警匪片,哪來這麼多跟蹤竊聽。

你們兩個磨蹭什麼。上車了。就在這時,唐清華伸手招呼起來。

來了。王觀點頭回應,隨即輕聲道:參觀杜甫陵園之後,回去再說吧,當面告訴侯老他們,可以解釋得更加詳細。

也行。

俞飛白點了點頭,就與王觀鑽進車中,朝杜甫陵園而去。

話說杜甫陵園儘管也在邙山的範圍內,但是距離真的較遠。已經不是洛陽的地盤上了,而是在鞏義市城東十里外的一個小山村上。這裡背依筆架山,面臨東泗河,也算是依山伴水的好地方。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是埋藏在這裡。

唐代宗大歷五年春,杜甫出蜀入湘,病逝於旅途,客死他鄉。過了四十三年以後。他的子孫才將其靈柩運回鞏縣,葬於邙山嶺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當時來說,杜甫只是小有名氣的詩人。而且還是屬於懷才不遇,沒有得到主流認可的落魄文人罷了。所以墓葬的規模肯定不大,就是小小的墳頭,加外一塊小石碑而已。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於杜甫越來越推崇,達到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的高度。那麼對於杜甫的墓地,肯定是不斷的擴修。直到現在杜甫的墳墓已經由一個小墳頭,發展成為一個佔地三十多畝的陵園了。

陵園布局合理,環境良好,有河水潺潺流過,爬上臥龍似的邙山嶺,就看到了一片松柏滴翠古建築嵯峨的園林,那就是詩聖杜甫的長眠之地。

此時,大家進入陵園之中,感受到這裡安詳靜謐的氣息,不自覺沉默了下來,靜靜地欣賞四周的景緻。花了大半個小時,眾人按照順序,仔細把陵園的景觀都看了一遍。當然也不忘記在杜甫墳前祭拜一下,聊表寸心。

出了陵園之後,要問大家對於這個陵園的感覺,每個人都有幾分含糊其辭,唯有俞飛白是真性情,一針見血道:寒磣,太寒磣了。

杜甫好歹也是世界級別的大詩人,他的埋骨之地,居然還不如一些地方政府建造的紀念館有氣勢。俞飛白搖頭道:儘管我也反對鋪張浪費,過度經營開發名人陵園墓地遺址,但是這個陵園未免太小家子氣了吧。

其他人聞聲,也深有感觸,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主要是這裡地位比較偏僻,交通不算便利,參觀的人不多,知名度也不高。方明升站在商人的角度分析起來:沒有名氣,就沒有人氣。提到杜甫,肯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知道杜甫陵園的人肯定不多。

沒錯。唐清華點頭道:我也是聽鄭老闆說,才知道這裡有個杜甫陵園。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僅限於省內比較有名,其他地方或許也有人知道,但是當地政府卻不懂得利用這個天然優勢,打造一個文化品牌,白浪費了大好資源。

就是這樣。方明升深以為然,兩個商人立即找到了共同語言,興致勃勃的指點江山,表示如果是自己經營,應該怎麼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