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揀寶最新章節列表 > 第891章 餘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91章 餘味

: 三更求月票,明天最後一天雙倍月票時間,大家有票就請多支援。

清代的東西

此時,俞飛白打量大瓶的標籤:這是專門為土耳其製作的外銷瓷。

這對瓷瓶很高大,就擱放在角落之中,然後再用圍欄圈起來,大家站在圍欄外面觀看,充分感受到大瓶的精緻美觀。

當然,大瓶身上充滿異域風格的紋飾,也是大家觀賞的主要目標。青灰閃藍的釉料,在陽光下閃爍出陣陣光澤,上面還有一些大家說不上來的古怪符文,看起來很高階的樣子。

不過這光芒是不是太閃了

俞飛白打量了片刻,忍不住低聲道:王觀,這對大瓶火光十足,釉面又十分新亮,不太像是清代的東西啊。

再看看。

王觀微微點頭,忽然踮腳朝瓶口看去,只見瓶口寬大,可以看見少許瓶腹的胎質。根本不用燈光反射,一抹雪膩的顏色就讓他情不自禁搖頭。

贗品。

一瞬間,王觀隨口道:不僅是釉面火光衝天,最重要的是瓶口朝天,如果真是清代的古物,那麼這些年來,就算東西儲存得再好,瓶內多少也沾染了一些灰塵,不可能呈現出雪亮的淨白色澤,應該像是米黃色才對。

沒錯。

俞飛白深以為然:時間只有向前,沒有倒退的道理,經過歲月洗禮的痕跡十分明顯,不可能清洗得掉。這對大瓶沒有時光流逝遺留下來的痕跡,甚至連做舊的痕跡都沒有,分明是一眼假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們本來就是假的。

就在這時,旁邊忽然有人笑道:但是不能說是贗品,只能稱為複製品。

複製品

適時。王觀和俞飛白回頭看去,只見說話的是個中年人,四五十歲左右。一臉溫文儒雅的模樣,充滿了書卷氣質,好像是一個專注研究的學者。

大叔,你怎麼知道是複製品

此時,俞飛白好奇道:標籤上可沒寫啊。

因為我見過真品。那人輕笑道:光澤清幽內斂,很有韻味。

有真品嗎俞飛白驚奇道:那幹嘛不擺出來讓大家觀賞拿一對複製品出來敷衍了事,未免有些不夠厚道。

今天人多,東西又太珍貴了。物主人害怕出現什麼意外,所以拿複製品出來湊數。那人微笑解釋道:等到博物館步入正軌,正式開始開放營業了,需要大家買票參觀的時候,自然會把真品大瓶拿出來展示

原來如此。俞飛白與王觀對看了一眼,忽然問道:你知道得這樣清楚,難道是博物館的管理工作人員

之所以不猜測是館長,主要是他們知道館長是個老人家,這人才四十多歲。可以排除了。

我不是管理員,只不過是認識館長,受到他的邀請過來觀禮罷了。那人搖頭,然後笑著說道:兩位小兄弟應該是行家。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好眼力,不簡單啊。

不是我們厲害,主要是這東西太不對了。不僅是我們,估計有幾分水平的人。打量幾眼就知道東西不對了。俞飛白隨口道,也算是難得的謙虛。

他們最多是懷疑而已,未必就能肯定是贗品。那人笑道:畢竟不能上手。懷疑只是懷疑,極少人敢一口斷定是假的。

這倒也是。

忽然之間,俞飛白沒頭沒腦道:那說起來,其實大叔你的眼光也不錯

怎麼說那人有些奇怪。

能看出我們不簡單,眼力自然不差。俞飛白笑眯眯道,自得之色溢於言表。

唉,又來了。王觀忍不住搖頭,就知道剛才的謙虛是假象。果不其然,才十幾秒鐘就故態萌發了。

呃那人一怔,隨即也開懷暢笑道:對,你說得對,我的眼光確實很厲害。

別聽他瞎扯。

與此同時,王觀請教起來:我叫王觀,他是俞飛白,是古玩收藏的玩家,不知道大叔怎麼稱呼,應該也是圈裡人吧。

咦,真巧,我也姓yu那人很高興,笑呵呵道:原來是本家啊。

說話之間,那人掏出名片遞給了兩人,俞飛白低頭一看,立即搖頭道:錯了,我們不是本家。你是年年有餘的餘,我是俞大猷的俞。

餘味,這名字很有韻味啊俞飛白驚訝抬頭道:海外瓷器研究協會理事

怎麼,沒聽說過吧。餘味笑道:一個民間組織,影響力不大。所謂理事,說白了就是養閒人的職務。圖個好聽罷了,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與此同時,兩人也明白餘味怎麼認識館長的了,一個專門研究海外瓷器的人,影響力或許不大,但是關係一定足夠廣,說不定世界各國都有他們的人馬。

確實沒怎麼聽說。

適時,俞飛白也坦誠點頭,好奇問道:你們組織好像不怎麼宣傳吧,沒有舉辦什麼活動之類嗎

中國的民間組織還是比較多的,反正只要不是反人類反社會,一般情況下應該能批准成立。但是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還真沒有幾個,紅十會慈善總會之類的,名聲是足夠響亮了,可惜卻是罵名。

至於其他什麼綠色和平組織,福利會,收養中心什麼的,聽說倒是聽說過,但是卻不怎麼瞭解。而且這些是全國性大範圍組織,背後有國家的影子。

另外還有一些小組織,沒有政府扶持,為了擴大影響力,肯定是拼命地宣傳,有事沒事就開展一系列活動,就是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不過這個海外瓷器研究協會,走的應該是上層路線,也難怪名聲不顯。

所謂上層路線。門檻肯定比較高,一般人肯定跨不過去。特別是掛著研究招牌的,對於文化的要求程度,絕對能夠砍去一大批人。

我們是比較偏向學術研討。

與此同時,餘味也笑著解釋道:主要是一幫愛好者,大家由於興趣相互結識,為了互通有無,乾脆成立了這個組織。甚至連組織總部都沒有,就是在各國設立聯絡人而已。組織機構十分鬆散,也沒打算宣傳。

餘先生。

就在餘味解釋之時。旁邊有一個青年走了過來,輕聲說道:餘先生,孔先生請你過去一趟,給你介紹幾個朋友。

餘味輕輕點頭,隨即笑道:不好意思,有點事,要失陪了。

人家有事,肯定不可能攔著,兩人目送餘味離開。等他消失在角落,俞飛白才肯定道:這人應該也是華僑。

這麼肯定王觀笑問道:人家普通話說得可是很標準的。

看名片就知道,中英文齊全,國內有誰這樣幹俞飛白撇嘴道:尤其是那種洋氣。無論如何也是掩飾不住的,也不知道哪來的優越感。

不至於吧。王觀奇怪道:我怎麼沒有感覺

那是你心寬。俞飛白隨口道:不管他了,繼續參觀展品。我倒要看看,這裡有多少件是複製品。有多少件是真品。

應該比較好分辨,大件貴重的東西,很有可能是復制本。小件不怎麼值錢的,那就不用多說了,應該是真東西。王觀笑道:所以你專挑小的來看就可以了。

切,小家子氣。

俞飛白有幾分鄙薄:既然打算擺出來讓人參觀,那麼又何必多此一舉搞什麼複製品。這樣做分明就是瞧不起參觀的人嘛,也算是一種隱性歧視。

不用蓋大帽子吧。王觀辯解道:這種事情應該比較常見,就好像是兵馬俑,拿到國外展出的就是複製品。

這怎麼一樣。

俞飛白反駁道:東西這麼珍貴,肯定要複製品呀,不然被人調包了怎麼辦但是現在是在這裡落地生根,開一個博物館啊,怎麼能夠拿複製品來糊弄人。

又不是經常,就今天而已。

嘴上是這樣說沒錯,可是又有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說不定會習慣成自然。反正隔了一層玻璃,就算擺一個高仿品,一般鑑定師也分辨不出真假來。

也不是俞飛白心理陰暗,主要是這種事情並不稀奇。有些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監守自盜,拿一個高仿品把真品調包,如果不是上手驗證,就是專家也看不出異常情況來。

這是人家的事,你何必多管。王觀笑道:你有這份閒心,那麼乾脆打個電話給錢老,問清楚他在哪裡吧。

還能在哪裡,肯定是貴賓室唄。俞飛白隨口道:剛才那個餘味走去哪裡,我們現在跟著過去,絕對能夠看見錢老。

既然這樣王觀問道:我們是留下來繼續參觀呢,還是去與錢老匯合

去找錢老吧。俞飛白想了想,立即示意道:想到這裡存在許多複製品,我就沒有繼續欣賞的興致。

王觀點了點頭,立即與俞飛白向拐角走去,透過一條長廊之後,立即可以看見一片裝潢雅緻的休息區域。另外還有閒人免進的牌子,以及兩個站崗的保安。

我們找人。

兩人走了過去,在保安攔人的一瞬間,俞飛白神情自若道:我們找孔老先生。

請進。

聽到這話,保安立即讓開位置,恭敬地彎腰引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