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07章佛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07章佛事

慧真和尚暗道了一聲苦也。

皇帝言辭犀利,還專挑佛門的毛病,上次就已經見識過了,這次還又親自登門,也不知打的什麼主意?

當年文皇帝想要伐山破廟,其實就是覺得佛門弟子過於奢靡,與他倡導的節儉之風格格不入,才起意滅佛。

他其實並沒有做出多少實際上的舉措,前隋開皇年間佛門興盛,卻還得楊堅的助力頗多。

後來人都道楊廣勸住了父親。

實際上楊堅自小養在佛堂之內,對神佛的禮敬不比高僧差,他要消除的不是佛門之患,而是那些讓他覺得玷辱了佛門的假僧而已。

後來還有人傳說,是御膳官拔彪暴死,卻留餘息不滅,三日後醒轉,說自己在陰曹地府見到了受苦的周武帝宇文邕,代其傳話於隋天子。

說什麼汝之庫藏皆吾所積,你我以前還曾為同僚,現忠告於汝,吾在地下受千般苦楚,皆因滅佛所致,望你莫要循俺舊跡,同遭厄難,望汝好自為之云云。

說完這廝才咽了氣,於是說得楊堅回心轉意。

這種神神鬼鬼的故事屢有流傳,不定就是佛門之人編造的,聽著就不很對勁,宇文氏被楊氏的人捅了後腰,佔了皇位。

宇文邕怎麼還會來忠告隋朝皇帝如何如何?他吃飽了撐的?

反正不管怎麼說,楊堅沒有對佛門動手。

他那兩位前輩才是真的厲害,一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以重臣崔浩為刀,大肆滅佛,最後遭了反噬,三朝元老崔浩族滅,拓跋燾被宦官所殺。

宇文邕滅佛,拆毀北齊佛寺無數,責令僧眾還俗,做的也很粗暴,激起無數怨恨,也是英年早逝,死的不明不白。

這幾位都是雄才大略的君王,更是晉末以來最英明的君主,他們不約而同的都要跟佛門為難,其實很能說明問題。

佛門勢大,勾連貴族,盤剝百姓,北魏時期是佛門最為昌盛的一個時間段,即便是到了前隋,佛寺的規制,樣式上都還能看見北魏的影子。

尤其是海外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以及倭國建造的佛寺,都是北魏規制,可見當時佛門之盛。

那會拓跋燾卻行滅佛之舉,可見他對佛門之厭惡,只是中原未曾一統,內憂外患之下,遭到反噬幾乎是註定的事情。

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得出來,宗教這東西不管在哪裡,存在多長時間,都會跟國家政權產生直接的或者間接的衝突。

佛門的教義還算溫和,但涉及到利益的時候,一樣會激烈的掙扎一番,就更不用說其他宗教了。

…………

如今隋末戰亂已過,佛門又在蠢蠢欲動。

只是他們的勢力已遠不如前隋時期那麼強大,信眾倒是因為戰亂的緣故多了起來,可無數寺廟毀於戰火。

作為佛門依靠的那些貴族也都疲於奔命,顧不上再跟僧人們說話,這就需要他們重新來走上層路線。

法華寺北上的僧人基本上就是探路的,只要李破能鬆鬆口,大唐元貞一朝就能成為大唐佛法興盛之始。

選的也是白馬寺,佛門祖庭所在,那可不是隨便選的地方,野心實在不小。

可惜他們當即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

李破不是宇文邕,更非拓跋燾,他的見識是超越時代的,有無數經驗作為借鑑。

所以他不會讓自己手上沾了僧人們的血,更不會行那滅佛之舉,即便他自己再不喜歡,也會大搖大擺的走進白馬寺,在佛前說上幾句俏皮話。

既向臣下以及僧人們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卻也不那麼嚴厲,就像之前他處理的那些政務一樣,一定會留出一些餘地來,除非勝券在握,不然一般不會把事情做絕。

和慧真和尚你來我往的說了幾句,他不懂佛法,但機變之上卻不輸於任何人物,似是而非的談論了一下佛法修行,仗著自己是皇帝,弄的慧真和尚額頭見汗才算作罷。

這個時候如果熟悉他脾性的人在旁邊,其實就能知道,他已胸有成竹,輕易無法被人所左右了。

只是慧真和尚明顯不在此列,他心裡正在琢磨,皇帝竟然是主張苦修之法?那和法華宗所持教義卻也有些契合之處……

李破在眾人的簇擁之下,漫步去到了白馬寺後面的塔林處參觀了一下。

這裡的景象同樣破敗不堪,甚至之前駐紮兵卒的時候,將這裡當做的五穀輪迴之地,就算清理了一遍,味道也實在難聞。

旁邊的李秀寧就捂住了口鼻,輕輕拉了拉李破的衣袖,勸他莫要往塔林深處走了。

李破將這裡和當年的流民營地做了下對比,深覺和尚們還是太過安逸,這裡也就是味道難聞了些,卻比不上流民營地那種人間地獄。

“前些時西突厥來人朝見,進貢了幾顆舍利子,朕與白馬寺有緣,呵呵,過後會命人把舍利送過來,安放於此,汝等僧眾要好生看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慧真和尚一下瞪大眼睛,接著便垂首合什,“佛祖保佑,多謝陛下垂顧,貧僧等人定會日夜參禪,弘揚佛法,不讓高僧舍利蒙塵。”

他可不知道,這位皇帝的慣用伎倆就是如此,打上幾棒子再給個甜頭,總能得到雙倍甚至更多的感激。

像慧真和尚就是如此,見了皇帝兩面,總能隱隱約約感受到點善意,卻又把握不住其中關鍵,這和參禪頓悟有點像,撓心撓肺的讓人無法安穩。

…………

一眾人等在寺中轉了一圈,最終來到僧人們居住的禪房所在,入到靜室,也只幾個蒲團。

李秀寧先親手整理了一下,李破才一屁股坐了上去,舒服的哼哼了兩聲,走了半日,他也有點乏了。

可惜這些僧人們還在一無所有的狀態,沒能給他奉上滌煩子,就更不用說什麼青絲引了。

李破讓人把玄奘和尚召了進來,含笑瞅了瞅還想往地上坐的慧真老和尚,老和尚立馬會意,欠身一禮,告罪離開。

玄奘和尚還是那麼沉靜,一副寵辱不驚的神色,名人確實都有其非凡之處,慧真老和尚和這個年輕人一比,就有些過於圓滑了。

…………

“和尚是洛陽人氏,如今家中還有人在否?”

玄奘垂目端坐,雙掌合什,“小僧離家修行多年,已了斷前塵,在與不在,隨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