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63章歡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63章歡騰

都護府出現在前漢時期。

出於政治和軍事上的雙重需要,西漢設西域都護府,統御西域諸藩國,權力最大的時候,甚至可以隨意任命或者罷免西域國王。

只是因為離著中原太過遙遠,中原王朝的影響力也就到此為止了,設立都護府的事情是時斷時續,並不能就此完成對西域諸國的征服。

隨著中原王朝的更迭,中原王朝的影響力也和潮汐一樣,時漲時落,西域諸國對此也無可奈何。

東邊的中原人時不時就要衝出玉門關,把他們收拾一頓,大家無從抵抗,只能跪下磕頭,可沒過幾年,那邊就又沒了什麼動靜。

而且中間還夾雜著匈奴,柔然,突厥等草原部族的興起,也來西域湊熱鬧。

再加上西邊也不安寧,從沙漠戈壁上吹來的煙塵,也時不時的就要波及到西域諸國。

所以說,被中原人稱之為西域的那方天地,好像從誕生的時候開始,就沒有安寧的日子可過,人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從沒有消停過。

而都護府就是中原王朝在統合西域諸國過程中誕生的產物,中原王朝力量強大的時候,都護府的權力隨之穩固,當中原王朝實力衰弱的時節,都護府也就是擺設,甚至於就此消失不見。

都護府的職能和地方官府肯定不是一個樣子,但又和軍政一體的藩鎮,諸侯不是一個性質。

大概上就處於兩者之間。

他的權威完全來自於背後的中央王朝,大都護之職其實不算什麼好職位,可你要想做大都護,還必須就是皇帝的心腹之臣,或者乾脆就是皇室中人。

而這些人既然有那樣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不會願意去做什麼大都護。

所以這個職位向來難產,東海都護府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成立一年多了,眼瞅著東海都護府已經開始運轉,可東海都護府的大都護還不見影。

…………

說起來李年的身份倒是合適,外戚,大將軍,開國公,無論資歷還是身份完全夠用,可他本人肯定是不願意的。

而且劉朝宗這個提議非常突然,時機好像也不對,讓李年心裡分外的狐疑。

“這事不應是劉郎中來問俺吧?”

劉朝宗蔫蔫的笑笑,“朝宗不過是個傳話之人,將軍不用想了,這是李都督的意思,平定高句麗之後,朝中必然要設下都護府。

都督覺得將軍可以爭一爭,除了為朝廷分憂之外,怕是也有讓將軍更進一步的意思,俺也不好多問。

都督信得過朝宗,才讓朝宗傳話,將軍有什麼話說,儘管說來,俺會如實回報給都督知曉。”

李年訝然道:“郎中和都督是……”

劉朝宗點了點頭,“俺是襄陽人氏,大都督治理荊襄時,對劉氏頗為照看,俺離家多年,前些年回鄉省親,到江陵拜見了李都督……”

李年可不知道這廝回鄉病了一場,名聲在襄陽也是糟糕至極,後來還是李靖聽聞此事,在荊襄地帶宣揚了一下刺殺朱璨的義士之名。

雖然作用不大,對於李靖來說也是舉手之勞,為的其實也不是給劉朝宗等人正名,而是示恩於荊襄百姓,但卻讓劉朝宗非常感激,劉朝宗回到長安之後,還專門到李靖府上拜謝了一次。

…………

劉朝宗見李年沉默不語,知道他得考量一下,心裡估計更不願意。

他最後只是道了一句,“將軍有百戰之功,可旁人未必比將軍差了什麼,只是將軍身份不同,為陛下分憂正是份內之事。

而且領上兩任大都護,回朝之後前程未可限量矣。”

李年心中糾結,最後只能笑道:“如今說這些還為時尚早,等俺回去平壤再跟叔父說話也是不遲。”

劉朝宗點頭,這事差不多就是李氏的家事,反正話他已經帶到了,該說的也都說了,最後結果如何與他無關。

眼前他的任務是怎麼幫著李大將軍把山林裡的高句麗人揪出來,而非是琢磨什麼大都護的人選問題。

隔了有半個月,白巖城的唐軍接到了前方捷報,唐軍在彩陽湖畔大破高句麗順奴部主部,殺傷高句麗軍民兩三萬眾,大勝一場。

順便也為今年的戰事劃上了一個句號。

除了要防備高句麗人的反撲或者是零星的偷襲,今年唐軍冬天不會再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到了這個時候,唐軍已把高句麗打的支離破碎,攻破了平壤城,俘虜了高句麗王以及眾多的高句麗貴族。

讓高句麗殘餘勢力無法再組織起能跟唐軍正面對抗的大軍,可以說是大致上完成了既定的戰略目標。

…………

大唐元貞六年十一月初,捷報傳至長安,幾天之後,新羅真我王金德曼一行也到了。

雖然捷報上李靖明確說了,戰事還沒有結束,高句麗東部部族還在山中進行抵抗,明年才能出兵剿滅他們。

可捷報一到長安,攻滅高句麗的訊息還是迅速在朝野內外傳了開來。

過去的六年當中,大唐經歷了平滅諸侯的戰事,以及對吐蕃,百濟,倭國,林邑的一系列征伐。

可相比起與高句麗一戰來,除了統一天下的戰爭堪與比擬之外,其他皆不足論。

高句麗之戰對於中原王朝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些已經講了很多,不用再多敘述。

能夠滅掉高句麗,只在民族感情的層面上,便能極大的提振大唐臣民的士氣以及凝聚力。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滅國之戰,而是完成了數百年,歷朝歷代都沒有完成的豐功偉業。

在國家層面上,大唐消滅了一個頑固的對手,其意義不下於把突厥按在地上摩擦。

訊息先在長安傳開,可謂是朝野震動,舉城歡慶,比任何年節都要來的熱鬧。

接著便像漣漪般向大唐全境擴散,即便是寒冬季節,也無法讓這個大好消息的傳遞受阻。

於是元貞六年年末的這一段時間裡,各地守臣的祝捷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向京師長安,這是最好的新年禮物,大唐舉國歡騰,人人稱頌。

有這樣的情景,其實還要拜楊廣所賜。

當年楊廣聚百萬之眾,征伐高句麗,聲勢浩大,亙古皆無,鬧的人所共知,天下沸騰。

高句麗的名字就此為天下人熟知,便是鄉間老漢也能說上兩句,因為天下人都因楊廣征伐遼東而受過傷,記憶就越發深刻。

如今突然間,大唐就把高句麗那些兔崽子給滅掉了,堵在人們心中的一口氣就此宣洩而出。

另外一個時空當中,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時所描繪出來的盛況,其中肯定有誇大的成分,可卻也多少能夠體現出人們對高句麗的痛恨。

所以只這一個訊息,便讓天下百姓對大唐的認同度提升了一個臺階,可以說是民心振奮,前所未有。

至於大唐為此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之前又精心佈置了多長時間,對今後有著怎樣的影響,普通百姓不會去關心,他們只知道大唐把高句麗滅掉了,給大家報了仇,這也就足夠了。

很多人把為了年關準備的東西都拿了出來,焚香禱告者比比皆是,告慰逝者的更是多不勝數。

在征伐高句麗的戰事當中,死的人太多了。

山東人流過血,河南,河北人當過炮灰,晉人隨軍而徵過,關西人死傷甚眾,蜀人被稅賦折磨的欲仙欲死,江淮壯士血淚橫流,江南各郡徵發的民夫大多一去無回。

不然當年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也不會一經出現,便傳唱天下,世人皆視遼東為畏途。

…………

臣民如此歡悅,作為皇帝的李破同樣放下了懸著的一顆心,可謂是一身輕鬆。

李靖還是那個李靖,沒有因為是自己做了皇帝,李靖這樣的唐初名將就掉了鏈子,攻滅倭國一揮而就,攻打高句麗做的也是幹淨利落。

有這麼個老丈人,還是很幸福的,也沒有什麼功高蓋主的憂慮,不錯不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今年年末賞功好像有點來不及了,卻也不能寒了前方將士之心,那就先賞賜些實際點的東西,比如金銀綢緞,良田沃土。

等到明年朝中商量好了,再給前方將士加官進爵。

想到這些,李破不由有些肉痛,東海上打了幾年的仗,花銷如流水,實際收益卻是不多。

尤其是攻打高句麗的這一戰,錢糧耗費超出預期,把大唐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家底掏空了一多半。

加上大唐正在搞基建,大多也是國庫支出,做的也都是長遠打算,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收穫。

這麼算下來,他之前跟妻子說的,糧倉都快餓死老鼠了也不算虛言逗樂,實際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如今封賞有功將士又是一筆支出,弄的李破的高興勁都沒了多少。

唉,農業帝國就是這麼無奈,多年積聚,也許一場大戰下來,不管勝敗,都能讓人感覺欲哭無淚。

好在也算速勝,不然拖個一年半載的,李破也只能雙手一攤,道上一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