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89章私宴(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89章私宴(三)

“蕭卿有雄心,這是好事。

你們作為相輔,任何時候都不能失了進取之心。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後,便開始琢磨著怎麼建高樓,怎麼穩固家族權勢,怎麼收攏黨羽,怎麼爭權奪利……這都是常有的事。

如今天下太平了,奢靡享樂之風漸盛。

朕其實並不覺得是壞事,大家打了這麼多年,求的不就是一個平定天下,讓臣民越過越好嗎?

但話說回來了,所有事做起來都要有分寸。

朕不能覺得大勢已定,便和那些昏庸之人一樣,大興土木,任意揮霍。

臣下們呢,也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只想醇酒美人的過上下半輩子。

立下開國之功的都是有才能的人,一代之才,為一代之所用嘛,朕還年輕,不怕有人功高蓋主。

你們也不老,有很多事需要去做……

朕的心意,你們應該懂吧?”

這些話說的沒什麼重點,屬於泛泛而談,可配著李破那沉沉的語氣,也就營造出了肺腑之言的語境。

兩個臣下細細咂摸,理解各自不同,卻都有所收穫。

其實沒什麼不好明白的,皇帝在向兩位宰相表明心跡,說的就是自己雄心猶在,要做的事情很多。

他們這些臣下那就要打起精神來,不能畏首畏尾。

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李破只差明說了,他會善待功臣,不會像以前那些帝王們一樣,害怕功臣們功勞太大,威望太高,而有所忌憚。

所以大家不用想著怎麼去韜光隱晦,亦無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憂。

這一點溫彥博和蕭禹倒都不怎麼擔心,皇帝對功臣們很不錯,還修建了凌煙閣,給開國功臣定下了位次。

賞功之上也有理有據,大多讓人無話可說。

其實歸根結底,皇帝說的不錯,他還年輕,功臣們立下的功勞再大,也大不過皇帝去,唯一的問題就是,朝廷的高位少了些,無法盡善盡美的安置功臣良將。

…………

李破不是頭一次跟人說起這個,善待功臣,榮其身,盛其家,基本上屬於李破主張的國策之一。

只要你自己不來作妖,以如今的局面來看,開國功臣們得以善終是能夠實現的。

…………

只是話說回來,臣下們信不信那就兩說著了。

皇帝到底有沒有那樣的度量,說是沒用的,得看你做了些什麼,最後結局如何,如今說來卻是為時尚早。

很多時候,世上不如意事時常八九,即便是皇帝有心如此,最終的結果也很難預料。

你當文皇帝楊堅登位時對那些擁戴他的人不會心存感激嗎?沒有想要酬答他們的功勞嗎?

可最終結果是什麼?立下擁立之功的那些人,下場都不太好,就是極力輔左父親登上皇位的太子楊勇,也最終被剝奪了儲位。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只要時間拉開,不用多,十年二十年的工夫,便足夠改變一切,什麼承諾也抵不過時間的洗刷。

所以故事當中那些重諾的人才會被人所傳唱,因為大家自己做不到嘛。

…………

也不出所料,溫彥博和蕭禹用自己能想到的言辭,儘可能委婉的向皇帝表明了自己的忠誠。

蕭禹又喝了兩杯,皇帝說他有進取之心,那換個角度,不就是說溫大臨趨於保守嗎?這讓他很是有些得意。

李破飲了口酒,到了這會,飲酒的速度便慢了下來,兩個臣下歲數都不算小了,他是叫人來陪自己喝兩杯,而不是叫了人來灌酒。

“東海已為坦途,就是很多倭人跑去了琉球,琉球以前是倭國的藩國吧?”

溫彥博道:“也不算是藩國,吳王之前傳報說了,倭人橫行於海上,百濟,新羅,琉球等國都深受其害。

於是後來他們便紛紛向倭人供奉,以求平安,吳王當年在江左,就屢次率人出海,剿滅海匪,其中大多就都是倭人船隊。

琉球地小國貧,是東海往來之人的歇腳之處,前隋也曾派人伐之,卻也無法久居其上……”

看著侃侃而談的溫彥博,李破笑了,他知道這是因為連年用兵於東海,朝臣們對海上之事開始關注了起來,說話也就有了見地。

不然海上之事,很難引得起大家的興趣,就更不用談深入瞭解了,估計說起琉球來,知道其地理位置的人都少。

“琉球那邊朕問過吳王,琉球多島嶼,暗礁密佈,每到秋日,便風高浪急,所以說那裡可不是什麼好去處。”

蕭禹趁機接過話頭,“可如今卻非同以往,它能連線東南,從山東到南海諸郡,走陸路的話,一月不止,可乘船行走海上的話,聽說即便逆風,也只需十餘日了……”

君臣對視,都露出了老狐狸一般的笑容。

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南海諸郡一直是中原的一塊飛地,中間隔著重山峻嶺,山林密佈,向來是流放犯人的好地方。

而那邊的土著家族也總是不服管教,時不時就要鬧上一場叛亂,因為路途阻隔,還不好平定。

以前的法子就是有能力了,便派兵去平亂,沒那個精力,誰把控了政權,你只要別齜牙咧嘴的,朝廷就象徵性的冊封一下,也無人太過在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路途一下縮短了一多半,那中原王朝對南海諸郡的掌控力絕對會登上一個臺階,連帶的影響則更是喜人。

將來東南方向的嶺南諸郡,也不再是難以到達的莽荒所在,對於中原王朝在當地的治理,有著莫大的好處。

相比於兩位臣下,李破想的則更為清楚。

便利的交通,會突破地理環境對於中原王朝的禁錮,讓大唐帝國的觸角伸向遠方,創造出遠勝於歷代的版圖出來。

“是啊,路途短了,來往也就方便,所以說咱們要把船造好,這是一件大事,溫卿受累,今年工部那邊你要多督促一下。

尤其是匠作監,要麼多招些人,要麼就把手上的事都停一停,船行海上,要足夠堅固,航行要快,尤其是海上容易迷路,光靠司南怎麼成?

船的大小也是回事,海上來往,不需作戰的話,不是船越大越好……嗯,等過些時把匠作監的人招來,朕得跟他們說說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