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56章討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56章討情

李秀寧“安然無恙”的來到了太極殿,只是坐下的時候還是眉頭稍蹙,暗中揉了揉腰。

李靖家的李三娘歲數大她許多,可在筋骨之上,三個李淵家的李三娘加在一處也不一定能勝得過人家。

李碧那身體素質,勐的一塌湖塗,李破領教了這麼多年,對此是清清楚楚。

而且李碧當年在馬邑,十幾歲的年紀,就曾帶兵深入草原,捉拿叛將,說出去誰敢信?

後來應招去涿郡,被堵在了飛狐道中,李碧帶著人徒手爬上關城,殺散了山匪,這是一個女人能幹出來的事?

而此類的事情還不在少數,若非支援丈夫的事業,她也不會放下刀兵,不然能打敢殺的她,到了如今一個大將軍應該是跑不了的。

舊事就不用提了,年過不惑,精通搏擊之術,身體上一點毛病沒有,吃嘛嘛香的皇后娘娘瞭解一哈。

李碧可以說是關西女兒的代表人物之一,之所以說是之一,因為李秀寧,甚至是阿史那楊環也都是關西人。

…………

“你向來聰明,怎麼還去了武德殿?”李破看著李秀寧,想笑又忍住了。

李秀寧沒什麼過激的情緒,只是左右打量著太極殿的裝飾陳設,自從李破當了皇帝之後,這是她第二次來到太極殿。

和他父親在時,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變化,變的只不過是人而已,李秀寧暗自嘆息一聲,真是物是人非啊。

定了定神,李秀寧笑道:“陛下也說了妾身很聰明,那武德殿臣為何去不得呢?”

殿中輪值的近臣們紛紛低下頭,向來敢說話的孫伏加也鼻觀口口觀心,立在那裡好像一根無知無覺的木樁子。

李破哈哈一笑,感覺當了宗正寺卿的李三娘比以前更會說話了,不過她本來就很通曉人情世故,分得清前後輕重。

出任宗正寺卿的她入宮見駕,先去參見皇后娘娘,在她看來是應有之義,只不過不巧的是皇后娘娘正好在武德殿而已。

讓她心有餘季的是,她第一次領教了皇后娘娘的動手能力,皇后娘娘如此,阿史那貴妃更是號稱勇冠三軍,長公主殿下……

於是她對情郎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也就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知,長孫娘子若不是一身軟肉,私下裡又那般放蕩不羈,不然估計也是不會得到情郎歡心的。

…………

“吃虧了吧?回去好好歇歇……”

“娘娘手下留情,臣也沒什麼。”

“你如今執掌宗府,入宮之前打個招呼,皇后……多數還是在她的清寧宮中。”

“臣曉得的,不會常來宮中討打。”

殿中近臣……

起居郎竇文表手中握筆停在半空,好像被施了定身術。

…………

兩個狗男女耍了幾句嘴皮子,李秀寧終於想起了正事,從袖中抽出一份奏章,讓宦官呈給了李破。

奏章還挺厚實,上面一筆的蠅頭小楷,字跡是李秀寧的無疑。

李秀寧現在是宗正寺卿,宗正寺是個很特殊的署衙,有不經有司,直奏御前之權,歷代執掌宗府的都是皇親國戚,李秀寧……有點壞規矩。

只是有鑑於扶風李氏人丁單薄,外戚又沒什麼合適的人選跟她競爭,加之皇帝欽封,所以朝臣也就預設了此事。

其實主要原因還有朝堂經歷了一番動盪,督查寺卿都換了人,在這個時期沒人再敢多生事端而已。

…………

李破沒有仔細閱覽,時間不夠。

之前他跟李秀寧談過,李秀寧在宗府任上要做好兩件事,此次李秀寧入宮就是拿出了辦好這兩件的章程。

如果李破點頭,她就會按照計劃好的步驟來辦。

“你需要什麼人,儘管抽調,報上來即可。”

李秀寧:“臣想先把宗府的職位補齊再說,願意到宗府來任職的人不多,尤其是那些有才幹的人,入了宗府怕是也就沒了指望。”

李破就笑,“你這是跟朕討封的嗎?”

李秀寧乾脆的點頭,“陛下也知道的,任用賢才,總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可宗府能給的不多,臣怎好延攬大才之人?”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李破想了想道:“你做的……事關人事,做下來的話,有功之人盡可入職門下和吏部,禮部,鴻臚寺等處也未嘗不可。”

李秀寧之後是要在宗府大展拳腳的,之前宗府的架構並不足以成事,她現在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事,而是招攬人才,有了人才能辦事。

李秀寧稍稍沉吟,覺著有了這話,之後倒是可以放手施為了。

她顯然是有備而來,道了一句既然如此,順手就又從袖子中抽出來一份名錄,讓宦官呈給了李破。

李破頗覺不適,心說你一口一個臣的,能不能和其他臣下一樣,謹慎恭敬一些,不要弄的這麼莽撞?

你這是來了太極殿一次,想把所有事都給辦了嗎?

李破翻開名錄看了看,頭一個就是秘書少監李子柔,這人以前任職鴻臚寺少卿,那會鴻臚寺卿是劉善因。

後來劉善因轉禮部尚書,沒一年在禮部尚書位置上怠惰公務,被貶斥嶺南,劉善因滑頭的很,對仕途沒了指望,卻也不願去嶺南受那磋磨,於是以病辭官,回家頤養天年了。

李子柔是劉善因的學生,受了些牽連,轉到秘書省任職。

李秀寧頭一個選了李子柔,估計主要還是因為李子柔是隴西李氏的人,雖然不是李淵一枝,可按照輩分,李秀寧要管他叫上一聲叔父。

這人歲數比李秀寧大上一些,卻也不多,早年出使過吐谷渾,後來從軍了,在西北領兵和吐谷渾作戰。

大業末年回朝之後便重新在鴻臚寺任職,典型的關西貴族的升遷軌跡,從文職到武職,再從武職轉為文職,幾乎無縫銜接,奔的就是出將入相去的。

李子柔的名字下面,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足有六位,不是在秘書監任職,便是禮部,其中還有一位來自光祿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著顯赫的姓氏,卻又沒有任何飛黃騰達的跡象,說明他們的才能並不夠傑出,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顯然李秀寧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她選擇的這些人對她將要辦的事情是極為有利的,如果查一查他們的宗教信仰的話,你也會發現,他們就算有信仰,也很不虔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如說李子柔,當年劉文靜桉發之後,李淵令人三堂會審,李子柔在自己府中喝多了就對此嗤之以鼻,覺得別說披髮夜遊了,劉文靜兄弟那樣的人殺幾個鬼神算什麼?

堂兄想要殺劉文靜,找的藉口太過無稽……

這話後來傳到了李淵耳朵裡,差點把李子柔當成劉文靜一黨給一勺燴了。

所以說這些人在重敘宗譜,釐定宗教之事上面就很有些優勢。

…………

李破提起筆來,毫不猶豫的劃掉了幾個名字,又寫了幾個人名上去,嘴裡跟李秀寧說道:“國子監將廢,你不是要人才嗎?國子監任職的人都是才學之士,給你幾個人先用著。

順便替朕考評一下他們的才能學識,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品行。

至於是不是能幫的上你,那還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李秀寧之前還很自信,可聽到國子監的才學之士要來宗府,不由得面露難色,她和許多人一樣,不喜歡跟搞學術的人在一起工作。

可情郎的話說的足夠圓滑,讓她不好拒絕,只好委婉的道:“國子監要沒了嗎?可惜可惜……臣聽說文院正在用人之際,陛下怎麼想把他們置於宗府?”

李破微微一笑,“這些人啊,和達官貴人交往的久了,學識之上多無寸進,還染上了許多毛病,合用的職位不多。

你用心一些,幫朕看看他們還有沒有可取之處。”

李破說的是心裡話,國子監延攬的文人名聲都不小,可進了國子監,其實都相當於在那裡養老了。

入讀國子監的權貴子弟沒想在國子監能學到什麼,國子監的教授和官員們自然也不會想著教出什麼大才來。

老師和學生都默契的很,一直得過且過,長久下來,學生們沒什麼,他們自有去處,可留在國子監任職的那些人,就都趨於懶散。

孔穎達等人還能趁著閒暇在學識上有所進益,那是非常有自制力的人,其他大部分人已是躺平狀態,其中一小撮人,比如之前去職的國子監祭酒蓋文懿,在仕途上有所野心。

那麼他們就會趁便結交權貴,為自己在仕途上謀取利益,買賣長安書院名額的事情,就算蓋文達兄弟沒有參與其中,其實也是默許狀態,這才是他們兄弟一個被斬,一個流放的緣由所在。

也就是其中有些人還有些名聲,不然的話,李破才懶的搭理這些躺在地方的人呢,不上去踩一腳就算對得起他們了。

國子監的弊端表現的非常突出,之所以還能一直延續下去,只在於政治需要,不在於其他。

而唐初時節,文院建立起來之後,國子監也就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