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9章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69章戰略

尉遲信手中的木棍划向地圖的西南,那裡標記的是幾座城池,相對於整個西域來說,那裡的城池足可稱之為密集。

“臣以為,若阿史那可達向西退卻,應在蘇對沙那陳以重兵,此地位於疏勒之西,昭武九姓之地,可為門戶。

蘇對沙那之西有十餘城,據此而守,聯合突厥,鐵勒諸部,足可做困獸之鬥,突厥人向來不善攻城,在這裡拖住阿史那求羅大軍。

即便不敵,也能沿烏滸水退入沙漠,保全自身,以圖將來。”

尉遲信說的其實還是兵部的意見,他們覺得西突厥殘部退到康曹之地,是有拼死一搏的機會的。

那裡背靠沙漠,沿水建城,那裡的人們在西域自成一體,一城一國,大部分皆為康居之後,也就是如今人們認為的昭武九姓。

昭武之人在漢時居於祁連山北,建昭武城,其源已不可考,遂以城為名。

後來昭武城為匈奴所破,昭武之人西遷數千裡,一路去到了西域之西,建康居城,子孫漸漸繁茂,國力也強大了起來。

數百年來,昭武九姓之人四處行商,根基卻還是在康居舊地,只不過如今他們已經分裂成東曹,中曹,西曹等十餘國。

這在中原的史書當中都能夠斷斷續續尋找到蹤跡,將來後人編輯唐史,同樣會對這些做出標註。

雖然準確度有所存疑,卻能讓這些小國留下些痕跡,比那些人型生物編造的神話和史詩要靠譜的多。

康居之地方圓數百裡,比之京兆差相彷彿,周圍沙漠,山地丘陵環繞,只東邊是一片片的戈壁和草原綠洲。

環境嘛,也就那樣,說不上有多優越,當年昭武人來到這裡,可能是因為這裡是中亞和西亞以及南亞次大陸的交界之處,有不少水源,宜於定居,行商,於是他們便在此地建城定居了下來。

另外這裡是著名的汗血寶馬的產地,而當地土著的胡旋舞更是傳遍西域,非常的有名氣。

…………

尉遲信並沒有高談闊論,誰也不很清楚遙遠的西域到底是怎樣一個情況,影響戰事程序的因素太多,根本無從把握,所以他本著多說多錯的原則,簡短發言就好。

等其語畢,王智辯開口道:“就這麼幾座城池,想來也不是什麼堅城大邑,城中能有多少人馬?倉促退守於此,糧草夠不夠用?

而且打仗還得要個軍心士氣,當地的人能不能跟突厥人協力守城?要俺看啊,大軍一到,圍起來都不用攻打,孤城難守,就蘇對沙那這地方你看看,孤城一座,困也被困死了吧?”

尉遲信當年也是領兵將領,可戰績實在有點拿不出手,戰略上不好說,戰術上一直趨於保守,和名將二字不沾邊。

王智辯常年領兵,只在戰術上說了這麼幾句,就幾乎推翻了尉遲信的猜測。

尉遲信笑笑,也不以為意,數千裡之外發生的戰事,誰也說不太好,突厥人領兵打仗,和唐軍能一樣了?

以突厥人的智慧,玩不出太多的花樣來,說什麼軍心士氣……西突厥在劣勢之下,還談什麼軍心士氣?

但這不是相互爭辯的時候,他其實只是想告訴其他三位,這是兵部的看法,幾位還請口下留德,王智辯明顯沒聽出他的意思。

此時李破笑著搖頭道:“和突厥人打仗,往往不能用常理視之,他們沒讀過咱們的兵書,耍弄不出太多的花樣來。

能懂得避敵鋒芒,已屬不易,在哪裡交戰,什麼時候交戰合適,朕相信他們沒有那樣的智慧。

要是阿史那可達等人稍微聰明一點,我看以天山為界,與阿史那求羅相持,才能稍稍穩住局面。

若只打算在一處固守,以突厥人習慣的戰法,實乃舍長取短之策。”

幾個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不是拍皇帝的馬屁,而是這話確實很有道理,突厥人不善攻城,同樣他們也不善於守城。

如果阿史那可達率軍退到這麼一點大,只有十餘城的康居舊地,在中原的兵法當中能夠找到的論述只有自陷死地四個字而已。

皇帝也很狡猾,加了個突厥人腦子不太好使的前提,那麼尉遲信的猜測也就有了發生的可能。

這個猜猜看的遊戲非常有意思,連李靖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徐世績年輕,乾脆的從尉遲信手中要過木棍,指點著地圖開始發言,“南邊就是吐火羅,再往東是於闐,都是西域大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西突厥在西域經營已久,也不曉得能不能在危亡之際聯合他們,若還能指使得動兩國之人,那阿史那求羅便無法全力攻打蘇對沙那。

當年射貴可汗率十餘萬眾東征,阿史那求羅是怎麼應對的?不擇手段,只一心求勝,其人行事可見一斑。

若臣是阿史那可達,就以蘇對沙那,以及西部的這十餘城,再與疏勒城遙相呼應,拖住阿史那求羅的腳步。

讓吐火羅,于闐等國依靠山地,進行襲擾,不用太多時日,阿史那求羅攻勢受阻,必然急躁。

到時是屠城滅國,還是縱容部下肆意劫掠,都將激起西域各族仇恨,使他無法在西域長久立足……”

李破“欣慰”的看了妹夫一眼,這廝人是鬼了些,可大局觀向來不錯,只這麼一會功夫,就找到了阿史那求羅的弱點,認為人民戰爭才是勝利的法寶。

更為可貴的是,他還想依照阿史那求羅的性情來設定戰略戰術,這明顯是名將們必備的素質。

李靖早已手癢難耐,不客氣的一把從徐世績手中奪過木棍,還看了看皇帝,見女婿沒有說話的意思,這才胸有成竹的在地圖上一個地方點了點。

眾人順著看過去,卻是地圖的西北方向,那裡有一條河流在沙漠和戈壁之中蜿蜒而去,盡頭在地圖之外,北邊則是大片的空白,說明唐人的足跡沒能到達那裡。

“諸位說的都有道理,可為何對這裡視而不見?突厥人向來逐水草而居,有水源之處,便可供其遊蕩放牧。

作戰之時,其實也同樣如此,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