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寡頭1991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五零章 開放時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五零章 開放時代

比如,遠東地區本身鋼鐵資源豐富,鋼鐵冶煉技術先進,而受此帶動,遠東本身的造船工業就有建造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諸多優勢,再,由於有著前蘇聯時期的技術積累,遠東幾家大型的船舶廠有著很先進造船技術,這些都是香港船舶業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優勢。與此同時呢,香港本地的造船業也具有自身的明顯優勢,比如在豪華遊艇的建造方面,他們的技術早就躋身於世界先進國家地區之列了,再,隨著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進出香港口岸的國際船舶也日益增多,從航運方面來講,這是一個很大的利益增長。

當然,在目前的環境下,船東會最看重的,還是遠東軍工造船業的展,按照廖慶元的法,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國際軍火市場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每年盡在這個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就多達萬億美元之巨。商人從商嘛,講究的就是一個將本逐利,所以,船東會有心在遠東軍工造船業上投入巨資,與郭氏集團融資聯營——船東會出錢,郭氏集團出技術,雙方合夥求財。

廖慶元這些話的都很隱晦,但其大致的用意,郭守雲還是能夠聽的一清二楚,他知道,就像自己先前所想的那樣,由港商所組成的船東會,實際上就是北京方面與遠東交往的一個聯結紐帶,過去,在沒有出現這個紐帶的時候,北京與遠東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法談。北京顧慮國際影響的問題,顧慮別人叫囂什麼中國威脅論,而遠東呢,則顧忌華盛頓的看法。不敢在一些過分敏感地問題上與北京展開互動。現在,香港這個紐**現了,所以有些問題,北京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同郭氏集團好好談一談了。

船東會要在遠東軍工造船業這一行當裡投資,對郭氏集團會不會構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呢?在這一上。郭守雲考慮過,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國際影響以及軍工技術外洩地問題,而在這兩中,前的問題更大一些。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有一個沒有約定但卻早就俗成的慣例,那就是任何國家的軍事技術,都分為兩大型別:即自用型與出口型的分別,而在通常意義上,自用型地武器裝備才是包含了敏感科技專案,需要高度保密的專案。與之相比,出口型地武器裝備便沒什麼好遮掩的了。從現如今的情況來看。船東會需要高投資的部分。顯然就是出口型武器類別地專案投資,至於那些包含高精尖武器系統與武器技術的東西。他們也不可能奢望投資成功。在這種情勢下,郭守雲認為從技術外洩這一層來考慮。他不需要有太多的擔憂。

而從國際影響的角度來看呢,那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即類似這樣的合作,華盛頓會不會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在這一上,郭守雲也考慮過很多次了,在他看來,現在華盛頓地反應可以暫時忽略了,因為遠東現在需要地是資金,而不是來自五角大樓的指手畫腳——美國地大軍火商們一直都在尋求投資人,最大限度的擴大自己地研能力,從而進一步搶佔國際軍火市場,那憑什麼遠東就能在這條路上走一走?難道就為了美國人的看法,遠東的軍工工業就活該因為沒有充足資金的投入而萎縮消亡嗎?這是***什麼邏輯啊?

就抱著這樣一種態度,郭守雲在長達半個時的協商之後,在基本大面上同意了廖慶元所提出的投資要求——記住,這只是口頭的協商,雙方是沒有正式協議合同約束的,至於具體的協議簽訂,那還要另找時間,雙方坐下來詳細的協商洽談才行。

在與廖慶元的協商結束之後,郭守雲還正式向他以及整個船東會的主要董事們提出邀請,邀請他們在十月中旬前往遠東,參觀包括阿穆爾造船廠、符拉迪沃斯託克軍工造船廠、共青城船舶機械設計院在內的幾家造船與機械設計單位,並以此作為香港實業家們投資遠東的市場考察專案。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突顯出郭氏集團對北遠新總裁劉海濤的支援,郭守雲還專門提到,類似這樣的考察專案,是他在之前就與“劉總”洽商過的。

與廖慶元的洽商結束之後,程志華的戲碼才正式上演,正如郭守雲此前所猜測的那樣,和記黃埔所希望投資的專案,的確不僅僅是遠東的造船航運業,更多的,他們看中了遠東的移動通訊以及基建行業,按照程志遠的法,和黃董事會希望郭氏集團能夠對和黃敞開大門,讓他們進入遠東,在這些行當中投資贏利。

另外,程志遠還提到,和黃集團希望在遠東投資的專案,還有一個零售業。此前,和黃的調查團隊,對遠東以及俄羅斯聯邦的市場做了詳細的分析,而透過那些分析資料的顯示,現下包括遠東在內的整個俄羅斯聯邦,都沒有成系統的零售業連鎖集團——當然,在這其中郭氏集團的進出口貿易公司不能算,在更深層的意義上講,它只是一個大的供貨商,而不是直接面向遠東民眾的零售連鎖商。為此,和黃希望能夠進入遠東,開創一個從進貨到零售一條龍式的連鎖零售機構,其最基本的專案,包括在遠東二十四個城市,興建六十九家大型連鎖市。

從根本上來看。郭守雲認為和黃地第一項投資要求。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侵蝕到了郭氏集團地利益線。要知道。到目前為止。遠東地移動通訊業還是由郭氏集團一家壟斷地——這世上幹什麼最賺錢?毫無疑問。不管幹什麼。只要是壟斷地就是最賺錢地。郭氏集團旗下地遠東移動通訊及網路服務公司在壟斷了遠東所有相關業務之後。其年盈利地資料是驚人地。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和黃進入這一市場。那麼郭氏集團就等於是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其盈利面必然會受到影響。

不過話回來。有了和黃地進入。也並不是半好處都沒有。先。移動通訊行業不是誰想幹就能幹地。任何一個打算在某一地區從事移動通訊服務地出資方。都要先競標購買由當地政府所售地許可證。就這麼一個證。其售價估計不會少於百億美元。其次。和黃要進入遠東搞移動通訊。那麼他們必須做好另一個工作。那就是租賃由郭氏集團提供地衛星地面站。這樣一來。郭氏集團每年僅從租金一項上。就能從和黃身上拿到一筆驚人地資金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或許就要問了。既然和黃需要為了這麼屁事付出那麼多地代價。他們為什麼還要打破腦袋朝遠東地移動通訊市場上鑽呢?在這一上。郭守雲同樣看得很清楚。其實。與其和黃是為了賺錢來地。還不如他們是為了技術而來地。他們真正看重地。是遠東以共青城為核心地航天工業中心所掌握地衛星技術。

在貨真價實地高科技技術面前。金錢地價值還有多少?對於一個聰明人來。他會輕鬆地分出一個輕重來。毫不客氣地。就共青城這麼一個城市。其內部各個機構所掌握地技術。總價值估計要比整個遠東連續五年地國民生產總值還要高上兩倍。從航空工業中心到船舶設計院再到機械設計院。從郭氏集團地計算機研中心到氣動設計院。而在這其中。最至關重要地一個存在。就是遠東飛機設計局聯合部。在這個部門內。分列有蘇霍伊設計局、米格設計局、安東諾夫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拉沃什金設計局、米爾設計局、卡莫夫設計局等等等等。十幾家設計局地總局抑或是分支機構類似這樣地機構以及他們所儲備地人才、技術。誰能給出一個確切地估價?這可是蘇聯幾十年科技建設地成就所在。

現在。和黃要打進遠東地移動通訊市場。那麼接下來。他們肯定就會涉及到遠東衛星網絡構架計劃地投資。同時呢。就要開始與拉沃什金設計局開始打交道。對於北京來。這絕對是一個與俄羅斯航天技術部門展開交流地最佳機會。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中國老祖宗明出來地策略。直到千把年後還在用。而且用起來地效果還屢試不爽。至少在今天。郭守雲面對著這樣一個他能看出來地計謀。還是選擇了接受。為了能夠獲得遠東經濟建設所急需地海量資金。他最終還是決定邁出吸引外資地那決定性一步。

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註定是一個開放性的新世紀,面對滾滾向前的歷史車流,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區,乃至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封閉自守的情況下獲得長足的進步與穩定的展,往來、交流、共通、互補,這就是歷史的大勢,時代的順流,面對它的出現,郭守雲感覺到,過去那種家族式的敝帚自珍,已經到了應該徹底捨棄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