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德意志涅槃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8章 登陸艇初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8章 登陸艇初考

在希特勒等高層一片樂觀的態度中,這場統帥會議終於劃上了休止符。頂點 23S.更新最快走出總理府大門,各有任務的將領們紛紛四散離開,前去籌備起了自己的工作。

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神情振奮,迫不及待的要為新編組的16個機械化師排出日程表;參謀長哈爾德躊躇滿志,準備展開空前宏大的東線作戰計劃的制定。施佩勒目光沉著,似乎在思考怎樣進攻才能瓦解英國的空中抵抗,而凱特爾等okw成員則開始全面研究直布羅陀的攻取方案,將各種手段都詳細推演數遍。

方彥站在門口怔神片刻,而後跟隨雷德爾登上了元帥專車。一來這場會議是雷德爾帶他來的,二來海軍即將發動新一階段的大西洋作戰,方彥自問還是相當有底氣參與的。就算雷德爾不太可能會再給自己一線建功的機會,但在二線制定作戰計劃卻也是板上釘釘要知道方彥最初便是參謀軍官出身,這種工作對他而言可謂駕輕就熟。方彥內心還非常期望能以隱居幕後的方式實現目標。

“約納斯,元首命令海軍建造一型可搭載陸軍跨越英吉利海峽的船隻,我經過反覆思考,發現只有你才是最合適的總師人選。”返回海軍司令部,雷德爾隨即滿臉嚴肅地對方彥說道。看到眼前這張鄭重而又帶有幾分真誠的臉,方彥忽然間就明白了這麼多年雷德爾都能在政治上和希特勒分庭抗禮的原因。這位總司令不僅是個實力演技派,腹黑翻臉起來更是沒有絲毫心理負擔。

“從現在到明年5月初,留給我們的只有不到10個月的準備期限。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打造出一支以大型運輸艦為核心的登陸船隊,明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只能從小型運輸船和登陸艇層面著手。今後,我軍新建造的所有登陸船隻,都應具備獨立往返英吉利海峽的能力,以擺脫對大型運輸船的依賴。但這又會帶來另一項問題,那就是船隻的吃水與穩定性難以平衡。”

雷德爾聲音平和地開口,其說出的理由竟然讓方彥都不由得生出了幾分認同。的確,在登陸作戰中,船舶的吃水深度和穩定性是一對相反的屬性登陸搶灘需要船隻吃水儘可能淺,以便讓步兵和車輛儘快上岸;而船隻在海峽中航行時又需要一定吃水深度來維持穩心高度,否則就有被風浪拍翻的風險。對於一般的設計師來說,如何兼顧權衡的確是相當頭疼的問題。而方彥的腦海裡則擁有後世的登陸艇模型,只有他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從容給出合適的答案。

“除此以外,你也是海軍當中難得的對陸軍戰術有所研究的軍官。經你筆下的船隻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陸軍的需求,這對未來的登陸作戰尤為重要。因此,沒有人會比你更適合主持這項工作了。”雷德爾眼神中滿是信任和勉勵,道,“雖然這次設計不乏困難,但如果是你的話,我相信一定能克服所有難關。”

面對這番情形,方彥只能點頭應承下來了。雷德爾露出滿意之色,對方彥能夠勇於承擔起這份“關乎德意志命運”的任務大加讚揚,彷彿設計出幾款效能均衡的登陸船就能決定戰爭程序一般。方彥內心非常清楚,這是雷德爾在從潛意識層面暗示自己放棄參與大西洋戰役的行動制定你都已經把國家命運扛在肩上了,還想分心旁騖是幾個意思?倘若方彥之後還要提及,雷德爾立即就能以此為突破口做文章,最終吃虧的還是方彥這方。

方彥心思轉動,片刻後已經有了對策。他開口向雷德爾要人要許可權,儼然就是一副準備潛心鑽研設計,挽起袖子大&幹的姿態。眼前方彥如此上道,雷德爾在驚喜當中不免也有些疑惑。然而他卻怎麼也看不出毛病在哪,最終只得按照方彥的訴求,允許他使用海軍修造局的一切設計和生產資源。

當天下午,方彥就再度回到了闊別三個多月的海軍修造局。與上次主管工作不同,此番方彥只是承載著設計的任務,因此精緻華貴的辦公桌也變成了簡約的繪圖臺。在這間不算寬敞的房間裡,5位精英工程師已經翹首等待,方彥抵達後沒有多餘的話語,直接鋪開白圖草稿,用鉛筆在上面描繪計算了起來。

針對德軍當前形勢下的登陸作戰,方彥經過仔細權衡,認為排水量200噸左右的登陸艇是最合適的主力選擇。雖然後世美帝的lcvp艇極為廉價易得,但其區區12噸的排水量根本經不起任何稍大的風浪;對於缺乏大型運輸艦的德國而言,這顯然是不可容忍的重大缺陷。由於英吉利海峽天氣多變,方彥必須為登陸艇的適航性留出餘地。畢竟誰都無法保證登陸期間的氣象和海況,倘若一味只追求紙面的價效比,那麼到了風雲變幻的戰時,則必然會大機率壞事!

至於排水量進一步增加,就將在工時產量上變得得不償失。事實上,即便是200噸的登陸艇,方彥都覺得量產起來很有壓力,此時正絞盡腦汁回憶歷史位面的美帝採用了哪些簡化生產的辦法。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200噸級登陸艇的船艙面積能夠塞進大約200名士兵,而後者正好是陸軍一個滿編步兵連的人數。如果把船繼續造大,則無疑會對登陸部隊的作戰指揮造成障礙。

根據方彥的規劃,一艘步兵登陸艇運載200人,就是比較合理的配置。剩下100噸左右的裝載潛力則分別用於運貨和控制吃水:當船隻在海峽航行時,往壓艙內灌滿海水提升穩定性;當準備登陸時,則排出海水以減少吃水深度。除運載步兵外,該艇還能運載火炮和卡車,可以滿足非裝甲部隊的一切運輸要求。

至於運載坦克的登陸艇,方彥同樣打算把滿載排水量控制在200噸附近。這一體型的船舶能夠搭載5輛山貓或4輛雪狼,正好是1個裝甲排的坦克數目。當登陸艇衝灘擱淺後,船首厚重的活動登陸板也隨之放下,此時留給坦克涉水的深度也就在半米左右,後者不需要進行任何準備即可透過。同樣的,這種坦克登陸艇也能用於運載重炮,只需一輛重型卡車在前方牽引便能出庫。

找準德國登陸艇的效能和定位,方彥隨即開動思緒,以歷史位面美國的lci艇為母型展開了初步設計。這款船隻是美國海軍廣泛採購的裝備:其空載排水量240噸,滿載排水量近400噸,動力系統採用2臺柴油機,最大輸出功率1600馬力,可以推動船隻以16節的速度前行。為了完全擺脫對大型運輸艦的依賴,美國人賦予了它高達4000海里/12節的驚人航程,其淡水和生活物資的裝載量也極為豐厚。此外,該艇還裝備有4門20毫米機關炮,以便對可能來襲的敵軍飛機做出反擊。

很明顯,這型船隻的航程、自持能力、速度、以及適航性,都已遠遠超過了德軍的需要。而方彥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地方狠下銼刀,以實現廉價化量產的最終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白色圖紙上的鉛筆線條愈發充實密集,當落日彤紅的餘暉從窗戶斜斜照在方彥臉上時,一幅條理清晰的草圖已經出現在他的面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先生們,請幫我粗略核算一番它的重量配置和穩心高度,看看有無錯漏之處。我有半年多都沒有從事設計工作了,很可能會因為不熟悉犯下一些錯誤。”方彥將幾名工程師叫到身邊,言語真誠又不乏熱情,“當然,大家也完全可以對這份方案的理念和設計細節展開討論。畢竟任何人都無法考慮到面面俱全。”

一名禿頂中年男子勉強點了點頭,眼神中仍舊忍不住流露出忿然的情緒。自己幾人今天接到這項設計命令,本來是打算要和方彥好好討論一下新式登陸艇的效能定位和技術細節,卻怎想到對方來了之後根本不和自己等人做任何交流,直接就抱著圖板動筆開工,這登時就令禿頂工程師心中怒火升騰。

的確,面前這名青年是海軍當中聲名煊赫的高階船舶設計師,但這次要設計的登陸艇卻是之前從未涉及過的新領域,遠不是那些技術成熟的巡洋艦或者戰列艦可以比擬。如果對方獨斷專行,不把自己等人放在眼裡也就罷了,可這卻是事關千萬同胞士兵生命,甚至是德意志命運的事業,怎能表現得如此輕率任性?

眼見禿頂男子的表情,方彥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想法,內心頓感懊悔。事實上,方彥根本沒有目空一切的念頭,只是想儘快完成雷德爾交給自己的任務,從而用成績塞住他的嘴巴,讓他再沒有將自己閒置不用的藉口。現在看來,自己或許是有些心急了即便是有後世美國的現成貨參照,也應該仔細履行每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