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德意志涅槃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章 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章 戰略

陽光燦爛,碧空如洗,那輪紅日已經升到了臨近中天的高越區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方彥又向雷德爾詳細陳述了一番戰後的歐6格局。雖然德國在凡爾賽和約中被割走了八分之一的土地,且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領土,先天條件比帝國時期拉下了好幾個檔次;但隨著奧匈帝國的分崩離析、以及紅色蘇聯的脫離歐洲資本主義陣營,德國的四周只剩下了人口和工業潛力都遠遠不足自己的一幫國,根本不足以成大器。而隨著德蘇兩國在拉帕洛條約中的握手言和,更是使得德國的6地形勢反而比之前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有了極大的改善。被法國竭力扶持、放在東方牽制德國的波蘭,就當其衝的處在了兩個大國的夾擊之下:這個在大戰結束後才得以獨立的國家與德蘇兩國都有著深重的積怨,德蘇聯合使得其連自保都成問題,更遑論在東線牽制德國了。

在波蘭反被蘇聯威壓、難以西顧之際,唯一能讓法國用於牽制德國的,就只剩下東南面的捷克斯洛伐克了。然而,就算是這個國家繼承了昔日奧匈6o%的工業,但它的人口和國土面積都較那個龐大的二元帝國差距懸殊;而奧匈崩潰後所因為各國獨立而產生的林立關稅壁壘,更是使得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展受到極大的限制,令這個“窮兵”很難真正“武”的起來。因此,這個國家所能對德國造成的牽制也相當有限。實際上,方彥都已經向雷德爾誇大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作用,因為在十幾年後,希特勒就將透過不流血的方式吞併這個國家,並反將這柄被法國放在德國側翼的刀劍抽出、成為自己征戰世界的助力。

至於法國和比利時,也同樣只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法國在戰爭中受到的創傷尤甚於英國,近17o萬人的死亡和43o萬人的傷殘,對於這個戰前總人口還不到4ooo萬人的國家來簡直是災難性的;幾乎一代精壯男性在西線塹壕的絞肉磨盤中死絕,法蘭西為了戴上這個勝利者的空虛光環而流盡了鮮血。而德國雖然也蒙受了巨大的傷亡、且在戰後飽受割地賠款之欺凌,但其本土的工業構架卻並未遭到破壞,仍舊保留下了昔日那個冠絕歐洲的薪火潛力。只要能有一段穩定展的時期,德國在經濟和工業總量上重返巔峰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在當下,道威斯計劃的持續推進,便正是為德國提供了這麼一個機遇!

“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德意志必將在這個有利的歐6形勢中重新崛起,並再度成為歐洲大6上最強盛的國家。而到那時,我們所重建的海軍艦隊,就又將重新面對英國這個老對頭。儘管英國在經歷了世界大戰的慘勝之後,其針對別國的跋扈兇厲的氣焰必定會有所收斂,但我們也必須要做好與之一戰的準備。”方彥的聲音依舊清亮明晰,絲毫沒有因長時間的交流而受到影響。他眼眸中綻放開一絲銳利的光芒,道:“這一次,我們要彌補昔日風險艦隊中所存在的戰略缺陷,真正讓這個理論綻放出它應有的光彩。”

“戰略缺陷麼……”雷德爾微微皺了皺眉,若有所思的道。

方彥頭道:“在世界大戰之前,德意志公海艦隊的全部作戰理念,都是基於英國艦隊會實施其自風帆時代以來就始終奉行的強勢的程序封鎖戰略。如此,我們就能用魚雷艇、潛艇、水雷等近海防禦兵器,在作戰中消耗掉對方的一部分主力艦,然後再舉全軍與之決戰。然而英國人在戰爭中卻採用了更能利用其先天地緣優勢的遠端封鎖戰略,透過屯兵於北蘇格蘭的方式,將整個北海變成了圍困我們的牢籠。由於地緣的因素,被困於北海當中的艦隊既難以打擊對方的海上交通線,又無法守護我們的運輸船,最終只能與海權完全絕緣。這種完全沒有辦法來反制英國人的制海權的情形,正是昔日風險艦隊最大的戰略缺陷。”

到這裡,方彥的神情凝重了下來,一字字地道:“需要明確的是,大海由於廣闊無垠,根本無法像6地一樣能以邊界的劃分來實現對某片區域的絕對掌控;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當1918年的協約國已經取得了對德意志海軍的壓倒性優勢的時候,我們的潛艇和偽裝襲擊艦,仍舊能在遠離本土的大洋上進行遊蕩狩獵。因此,將‘海權’定義成對海洋的掌控權是極不恰當的,最準確的描述應當是對海洋的使用權;而對海洋的使用權,最直接的體現也無疑就是由眾多商船所組成的海上航運線了。對於德意志來,海權是我們的狹國內市場達到飽和之後、所繼續進行資本展的必需品,而對於英國來,以海上航運線為代表的海權更是他們生死攸關的命脈!”

“上場大戰時德意志海軍的癥結就在於此。當英國採取遠端封鎖之後,我們那支龐大的艦隊根本沒有觸及到英國海權的核心——海上運輸線;即便是像斯卡格拉克海戰那樣與對方進行一場決戰、並僥倖獲得了勝利,也無法改變英國獨享大西洋海權的局面。潛艇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卻也隨著對方護航艦隊體制的啟用而宣告破產。來自美國和世界的人力、資源,透過大西洋被近乎無窮無盡的運到英法本土,形成了德意志所無可撼動的絕對數量優勢。”

方彥頓了一頓,道:“因此在今後的海軍建設中,我們有必要將破壞英國的戰時海洋運輸線擺在極高的位置上。只有毀掉英國對海洋的使用權,才能從根本上除掉這個禍害歐洲數百年的最大毒瘤。如果繼續像過去一樣只是以近海決戰為目的,那麼等待我們的將很難有勝利可言。”

雷德爾長吁了一口氣,以他的海軍功底,在聆聽方彥的這番話語中,竟也隱隱有了幾分難以跟上的生澀感覺。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才終於又再度開口道:“約納斯學員,我必須承認您具備了不起的戰略思維。您對昔日德意志海軍展的原因探尋、對近三十年來歐洲格局的深入剖析、以及對海權這個概念的全新理解,都是能令人從睡夢中驚醒的驚世之音,我也必定會將今天您所的話語謹記於心。然而,針對您所的最後一,我卻要向您提出一些我個人的異議。您需要知道,海軍不只是要符合國家戰略,也需要滿足現有的客觀技術條件。”

雷德爾站起身來,將方彥領到了一張巨幅世界地圖前,道:“如果要實現對英國海上運輸線的有效破壞,那麼我們必須繞出北海、經由法羅群島甚至是丹麥海峽才能進入北大西洋,這其中光是來回路程就將在3ooo海里以上。考慮到日常遊弋和備用所需,即便是在有偽裝油船補給的情況下,戰艦本身的續航力也至少需要達到7ooo海里,才能有效的進行破交作業。而根據艦船設計,這種高幹舷、大續航力的船隻,必定會在其他效能上做出大幅妥協,最終造成軍艦的戰鬥效能嚴重下降。我們現在還套著凡爾賽合約的沉重枷鎖,不可能明目張膽的靠提升噸位來保證戰鬥性能、引軍備競賽。一旦這些破交艦的戰鬥性能低下,對方只需派出一撮力量就能守衛運輸船隊;而我們卻會因為受到來自對方護航艦艇的威懾,而不敢起攻擊。畢竟我們的戰艦只要受到中破以上的損傷,在沒有基地的外海就會變得極其危險,而出現大幅失的話就幾乎和沉沒無異了。”

方彥臉上露出古怪的神色,這讓原本正在因德國的先天地緣劣勢而喟嘆唏噓的雷德爾不禁為之一怔。片刻之後,方彥輕輕咳嗽一聲,道:“將軍閣下,關於戰艦設計這,我想您已經用不著擔心了。就在前年夏天,我們布羅姆-福斯造船廠就已經在艦船設計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能夠在各項效能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節省噸位達15%以上。此外,我們還已經和義大利的安莎爾多造船廠展開了全面合作,並獲取了他們效能極佳的動力技術,進一步提升了軍艦的效能。如果您對我的這番話感到難以置信的話,我完全可以讓船廠送一份設計圖紙過來,如此一切就都能明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15%?”雷德爾心神一震,滿臉都是驚愕駭異的神色,幹了大半輩子海軍的他無疑明白這個數值所代表的恐怖意義,這已經足可讓一艘軍艦化腐朽為神奇!如果是旁人出這個資料,雷德爾只會是將對方當作是神志不清的胡言夢囈,然而面對眼前這名已經對他造成了太多衝擊的少年,他已很難再對其產生懷疑!

(ps:收藏數量依舊悲催,求大家用滑鼠輕戳一下本書封面下方的“加入書架”,給作者一碼字的動力吧~~~~(>_&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