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德意志崛起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98章 歐洲 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98章 歐洲 2

“義大利軍力也許相對於其它歐洲強國來說確實孱弱,但是義大利本土的地緣環境讓那個這個問題變的並不那麼突出,在義大利北部的群山中,意大利人可以用很少的兵力就能鞏固住自己的防線。而義大利本土猶如一柄利劍一般將地中海分成了兩半,如果義大利站在我們一邊的話,以義大利艦隊的力量再加上奧匈艦隊,我們在戰爭剛開始階段就可以控制整個東地中海,並且切斷蘇伊士運河。”

“只要稍作準備,我們就可以趁勢進入東地中海,進而將整個地中海變成同盟國的內海,我們將不會再面對巴爾幹防線,巴伐利亞軍團也不用在土耳其和英法兩國浴血奮戰。戰爭程序也會大大提前,但是可惜的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義大利並沒有站在我們一邊。如果我們當初選擇傾向義大利,或者中立的話,那麼我們豈不是可以同時擁有義大利和土耳其兩個盟友?畢竟,因為俄國人的關係,土耳其是不會加入協約國的。”阿爾伯特王子說完之後,看向主位上的王儲。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確實很重要,而且誠如你所說,因為地緣的因素,整個義大利易守難攻。所以義大利才會大力發展海軍。如果義大利海軍和我們的地中海艦隊聯手的話,確實可以輕易取得地中海的制海權。阿爾伯特王子,從軍事上來說,你說的有一定道理。”魯普雷希特緩緩說道。

“但是,我想說,你的主觀因素太多了!你憑什麼確定義大利會站在我們一邊?要知道義大利不光和土耳其有領土爭端,而且和奧匈帝國也有領土爭端,那麼好了,難道我們為了可能讓義大利加入我們就選擇傷害兩個盟友的利益嗎?要是這樣的話?這樣的盟友意義何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義大利從建國之前就奉行的是縱橫捭闔,他們不會被條約所束縛,也不會因為道義就徹底站在某一方,義大利著名首相加富爾伯爵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政治家,對於義大利來說,朋友和敵人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可以和法國人合作,也可以和普魯士合作,他的外交政策是多變的,也是很難捉摸的,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不算問題,但是對於德奧來說,擁有這樣的盟友感覺真是糟透了!”

“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那就是,要站在勝利者一邊,而意大利人就是這樣考慮的,無論大戰之前,我們怎麼打壓義大利,只要在戰爭中我們可以表現出巨大的優勢,那麼義大利就不會輕易選擇與我們為敵,所以,與其千方百計的拉攏這個在戰時不知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還是在敵人這一邊的所有的盟友,我們倒不如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萬幸的是,在開戰之後的幾個月,無論是東線還是西線,我們都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王儲說道。

“但是戰爭中從來沒有人會覺得自己的朋友過多,如果我們能獲得義大利的支援的話,我們勝利的會更加輕鬆。畢竟剛才您承認了,在軍事上義大利的地理位置確實有巨大的幫助,而義大利海軍同樣能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阿爾伯特王子說道。

於是現在爭論的雙方進入了車軲轆話階段。王儲說縱然德國對義大利忍讓,義大利也不會輕易站到自己這邊,而阿爾伯特王子則堅持,如果義大利站在自己這邊,那麼勝利回來的更快一些......。於是這件事情進入了一個死結,雙方都是用如果來作為前提,而假設是最難應徵的!王儲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者,所以知道歷史上義大利就是在猶豫了9個月之後,最終加入了協約國吧?

這樣的爭論是無意義的,所以,如果王儲想要說服阿爾伯特王子的話,那麼就必須換一個思路。作為一名出色的軍政混合型人才,王儲自然有其他方法來論證自己的論點。

作為德國最高層,無論是德皇還是魯普雷希特都仔細考慮過義大利到底值不值得拉攏這個問題。而最終,沒有拉攏義大利加入同盟國的根本原因不是義大利的反覆無常,也不是王儲對意大利人的厭惡,而是戰略上來說,義大利中立比站在同盟國一邊更好!這個問題,德皇也認同的,只不過威廉二世處於某種目的並沒有跟阿爾伯特王子提起這些事情。

“我們重新整理一下思路,首先,我們沒有必要假設義大利站在協約國一邊,畢竟歷史上,即使我們對義大利的行為並不友好,意大利人攝於帝國的震懾也沒有選擇加入協約國,我們也不用考慮帝國要付出多達代價才能收買義大利,我們只要簡單的計算一下如果義大利站在我們一邊,那麼我們的戰爭成本就可以了。”魯普雷希特說道。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下,義大利擁有將近4000萬的人口,但是,他們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不到7成!也就是說,如果義大利站在我們一邊的話,那麼我們至少要負責1400萬意大利人的吃飯問題!那麼好了,現在回答我,這些糧食從哪裡來?”魯普雷希特問道。

“實際上,我們需要給意大利人提供的不僅僅是糧食,義大利國內的鐵礦和煤礦非常稀少,如果我們選擇義大利作為盟友的話,那麼我們每年至少要給義大利800萬噸以上的煤炭才可以勉強抹平義大利的燃料缺口,然後還需要給義大利提供橡膠、有色金屬、錳礦等一系列原料,那麼好了,各位想沒想過,如果從德意志帝國把這些物資運輸到義大利的話,我們需要額外消耗多少物資以及人力物力?您應該清楚,我們和義大利之間沒有便捷的鐵路輸送通道。”

“這......。”當魯普雷希特提到糧食問題的時候,阿爾伯特王子其實就已經有些亂了陣腳,因為他非常清楚,德國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穀物可以在收成好的年份可以滿足需求,德國至少三分之一的小麥需要從國外進口,更何況戰爭時期,伴隨著各種資源被投入到軍事和相關工業中,糧食減產是必然的。

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