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民國當文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3章 奇人張嘉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3章 奇人張嘉慠

民國八年,正月十八,上午十點,上海,公共租界,寧波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兄長,大股東莊得志的股權轉讓,二股東孫紋又退股,那樣的話,

倪女士豈不是第二大股東,寶貝兒子失業在家,我們要不要結個善緣,安撫一下二股東,請宋子紋來咱們的銀行做事?”

葉林這個建議很順理成章,宋公子今年二十五歲,人家正兒八經是哈佛經濟學碩士,哥大經濟學博士,又在紐約花旗銀行做過,

不客氣的說,宋子紋這個哥大經濟學博士的含金量,遠超小師兄胡識那個沒畢業的哲學系博士頭銜,何況宋子紋現在失業,老媽又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二股東。

邀請宋子紋來做事,甚至擔任銀行的董事,怎麼看都是一步好棋,既然不答應倪桂圳退股轉讓,何不在宋子紋身上順水推舟雪中送炭一下?

“賢弟,宋子紋是你哥大的學長,兩年前拿到博士學位才回中國,你們可是相識?”

陳洸甫忍不住問道,心裡不免有點嘀咕,難道自己看走了眼,這位義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打算用宋子紋來掣肘和架空自己這個義兄嗎?

看著桌上三份股權轉讓協議,乙方簽字的位置,葉林剛寫上去的“葉文濠“”三個瀟灑的行楷大字清晰無比,正是剛才自己在分說倪桂圳和宋子紋母子軼事典故的時候,義弟葉文濠大筆一揮分別簽署的。

這還不算,因為沒有印章,葉林用大拇指沾了紅色印泥,在自己的簽名處按下了紅色手印,這會兒股權轉讓協議算是正式生效,除非一把撕掉才能反悔!

到這個時候木已成舟萬事俱備,若自己再橫生什麼枝節的話,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兄長,宋子紋在哈佛念的碩士,之後在花旗銀行做事,哥大的博士學位是邊上班邊讀出來的,不過他兼任過哥大中國留學生同學會的會長,小弟跟這位宋查理也就是一面之交罷了。”

葉少爺在哥大念的是哲學系,當的是哥大夜場舞廳紈絝小王子,而宋查理年長六歲,在哥大念的是經濟學博士,並且宋子紋平時要在花旗銀行上班當個小職員,

所以倆人雖然見過面,但對彼此的印象很淡漠,文科生和理科生互相瞧不上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宋子紋在美國留學,屬於天賦聰明但為人略守舊的那種乖寶寶,

對葉少爺這種囂張的紈絝子弟,其實當時多半是瞧之不上,或許,是因為羨慕嫉妒恨的關係?宋家的經濟不算太差,但若要跟仙世百貨葉家比,那壓根沒得比。

宋子紋在美國哈佛加哥大統共留學五年,花旗銀行賬戶裡的外匯就沒有超過一千塊美金過!

當然宋家的負擔也重,妹妹宋鎂齡同期在美國留學一樣是一筆大開銷。

“賢弟,兩年前我倒是跟倪女士提過,希望宋公子能到咱們銀行做事,不過咱們銀行實在太小了,當初宋公子壓根瞧不上咱們,這才由他大姐介紹去了漢冶萍公司,給盛老四當秘書。”

陳洸甫這話半真半假,兩年前宋子紋回國的時候,倪桂圳倒是真想安排寶貝兒子進一家銀行做事,但人家宋公子還真瞧不上被稱作“小小銀行”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倪桂圳想透過陳洸甫,讓陳洸甫牽線搭橋,和張家四少爺張嘉慠說一下,讓宋子紋進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做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嘉慠是陳洸甫的至交,當初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成立之時,就是張嘉慠想辦法替陳洸甫找來了莊得志這個大股東當了金主。

葉林當然知道,張嘉慠的才學和為人有其家族的根基,

張嘉慠出生在上海寶山縣的一個大家庭。祖父是晚清時代的縣官,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醫生,家裡擁有很多地產和文物收藏。

當時舊式大家族的規矩很重,但非常重視教育,老太爺對子女們禮節上的規範要求極嚴,但在學業上卻非常開通,既請了家庭教師,常年教孩子們讀古書,也主張讀“新學”。

所以張嘉慠在10歲以前讀私塾,以後就進江南制造局的廣方言館學外語。他中過秀才,也讀過北京高等工業學堂,1906年赴日本留學,在東京慶應大學攻讀經濟學,為他進入金融界打下了基礎。

1909年張嘉慠日本留學回國後,在北京《國民公報》和《交通官報》中任職,辛亥革命後回到上海。

北洋政府時期,因與梁啟超的關係,曾在北京任職。由於厭惡官場習氣,1914年棄官就商,回上海,擔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這一年他才28歲,當時經理是宋漢章。

宋漢章是銀行界的老人,清末盛宣懷創辦中國通商銀行時,他就是最早的職員之一,還當過北京儲蓄銀行的經理,1912年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經理。

宋漢章在金融界人頭熟,辦法多,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銀行家,還曾當過上海總商會會長。

張嘉慠則運用他在日本學到的關於銀行、理財方面的現代知識,主張對中行落後的地方加以改革,如採用西式簿記,注意對顧客服務,加強人事管理,提拔新式人才等等,為健全新式銀行制度,做出了貢獻。

張嘉慠回滬的第二年,就與上海金融界的實力派人物李銘(馥蓀)、蔣鴻林(抑卮)、葉景葵(揆初)、陳輝德(光甫)、錢永銘(新之)等人成為莫逆之交。

為使上海銀行界同行聯合對外,他發起成立由各行經理參加的星期五聚餐會,藉以交流金融信息,聯絡感情,交換意見。

張嘉慠利用這個聚餐會,廣交朋友,分析各種資訊,傳播科學的經營方式,很快開啟了局面,使得這個聚餐會逐漸擴大,後來由此演變成上海銀行公會。

陳洸甫和張嘉慠是真正一見如故的莫逆之交,陳洸甫原名輝祖,後易名輝德,字洸甫,以字行世。江蘇鎮江人。

陳洸甫早年讀私塾數年後,去一家報關行當學徒,刻苦學習英文,後考入漢口郵政局。

不知後事如何?

……

……

【作者題外話】:親們,加油投票,你的舉手之勞,作者君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銀票決定本書能不能堅持碼到幾百萬字!不要讓運營和長河把咱們瞧扁了!

今日小劇場:

阿文:“師傅,胡師伯今天眼睛紅紅腫腫的,發生了什麼!”

葉林:“阿文,你胡師伯昨晚夢見女朋友跑了,哭的很厲害,等醒來發現最近他身邊壓根沒女朋友,哭的更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