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廣水戰行不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趙廣水戰行不行

趙廣令羅憲先行救援之後,又在永安停留了足有一個多月。

這段時間除了安頓巴蜀後方的事務外,還有督造戰船、兵械等輜重的要緊事務。

要知道行軍打仗並不是變戲法,只要腦子一想,兵馬輜重又能變出來的。

巴蜀雖然一直在為東征做準備,但畢竟還要支撐關中、河西走廊的戰事,在備戰方面做的並不是很充分。

羅憲已經向西陵救援去了。

以羅憲的本領,趙廣判斷縱算打不過陸抗,也不會吃太大的虧,畢竟他們兩個在永安打過一場,結果就是不分勝負。

羅憲的主要任務就是給步闡信心。

歷史上步老二憑西陵堅城守了一段時間,但這傢伙很明顯不是打仗的料,被陸抗一個長圍就困死在城中,趙廣擔心這一次,別自己還沒到,步闡就已經敗了。

一個月中,漢國的船匠們日夜不停的打造新型的戰船,整個巴蜀都陷入到了建設大漢水師的狂熱之中。

“多造一條船,就為收復荊州出了一份力。”

“先帝有知,在天之靈保佑。”

“大將軍的巨鯨號就是堅固,我的小鯨號也要照著這樣式樣打造。”

大戰在即,沒有合適的題材,沉寂了多日的句安、蘇惠終於又有了用武之地,在趙廣的支援下,他們兩個的隊伍又擴編了。

蘇惠這邊已經發展了十餘個士族大家的女子,不過,相對來說,高門的不多,基本都是小門小戶的,加入到蘇惠的團隊裡,也無非是想要搏一個名氣,或者有機會認識軍中的年輕才俊,畢竟,只靠說媒來定終身偶然性太大。

句安還是一如既往的跟著蘇惠,不過,對於百戲這行當他倒是鑽研的緊,還研究出了不少的名堂,比如適合巴地、蜀地、漢中等地特色的地方戲。

這一次,隨軍前往荊州,句安和蘇惠也充滿了雄心壯志,發誓要在新的一片天地中打出他們的名號來。

特別是蘇惠,走出關中、走出巴蜀的願望更加的迫切,原因無它,晉國那邊已經扶持起了左芬這個招牌,其影響力直追蘇惠。

如果吳國這邊也有才女挖掘出來,那她蘇惠第一的名頭恐將不保,畢竟,在相貌方面,蘇惠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收復荊州的宣傳口號下,巴蜀上下不管是官員、將校還是普通的民眾,都信心高漲,勇躍的給漢軍將士提供能夠給予的一切輜重。

在全民輿論的引導下,趙廣的東征艦隊實力不斷擴充,等到十月中旬誓師出征時,已經發展到大小戰船三百餘艘的規模。

十月十九日,趙廣在白帝城誓師出征。

之所以選這個地方,趙廣也有深意,因為這裡是先帝劉備在夷陵之戰後歇息的地方,也是這位矢志不渝的草鞋皇帝最後停留之處。

不管別人評價他假仁義還是假皇叔,都改變不了劉備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最後成就三分基業的勵志故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比曹操,劉備的家世是編出來的,漢末但凡姓劉的,都可以稱自己和漢室有關聯。曹操還有曹家、夏侯家一幫兄弟幫襯,劉備基本屬於單幹,這也是他一見到有本領的人,就急急忙忙要結為義兄弟的原因。

相比孫權,劉備沒有好的父兄,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當然,孫十萬也不是沒有能力,起碼赤壁之戰是他主導的,周瑜也是在他一力支援下才掌握了吳軍的指揮權,當然,後續威脅消除後的內鬥是另外一回事。

白帝城祭掃過先帝劉備後,漢大將軍趙廣率艦隊東下,中軍將士總數約有一萬五千餘人,刀槍箭矢更是滿載了船艙。

巨鯨號乘風破浪,斬開的江波就如同一道道向外翻轉的白蛟,讓人觀之,倍感驚異。這條戰船在進一步加固之後,已經達到了龍骨戰船2級的水平。

建平的吳將留慮、朱琬坐困水營,自作聰明的哥倆本想著能襲擾漢軍的輜重船隊,卻不想見到的卻是巨鯨號令人生畏的昂首雄姿。

朱琬本就為弟弟朱齊冤枉戰死而痛惜,心中對是否繼續給吳國效力有些動搖,這時為漢軍的氣勢所奪,已經再無堅持下去的勇氣。

留慮也是一樣的情況,兩人一商議,乾脆投降了趙廣算了,這些年趙廣率領著漢軍東征西討,幾乎是所向無敵,他們現在投奔,說不定還能有開國功臣的待遇,要是投奔的晚了,那就是漢軍前進途中的一隻被踩死的螞蟻。

再說,以孫皓的為人,他們就算是戰死了,家人也不會有什麼厚待。

還不如先投降了,待避過風頭,再尋機將家人接出,然後遷居到孫皓夠不著的地方,平平安安的過完後半生。

——

十月二十五日,趙廣率漢軍中軍艦隊進抵西陵外峽口,與吳國鎮軍大將軍陸抗對峙。

漢軍在北,吳軍在南,雙方水營連綿,一南一北,隔江相望,頗有當年赤壁之戰時的態勢。

長圍被破,西陵之圍也算解了一半,吳將雷譚、俞贊見漢軍勢大,也紛紛帶著所部將兵退往東面的江陵一帶。

陸抗駐節宜都,麾下吳軍勇將左奕、吾彥、蔡貢、周處等人也從各地帶著部曲趕來,孫皓雖然為人殘暴,但在用兵方面還是敢放手的。

這一點上,劉禪還真的比之不及,當然,並不是說劉禪不放心姜維等蜀漢軍中將領,而是蜀漢朝堂上的重臣們對姜維連年用兵很是反感,使得姜維在用兵時,受到的制約比陸抗要大的多。

漢、吳兩軍江上激戰。

趙廣和陸抗都很有信心,在前面的試探過後,兩人也沒有再施什麼計謀,因為那樣的招數用多了,就有點太小兒科了。

堂堂正正的擺開艦隊,來一場劈波斬浪的水上搏殺,這是兩軍健兒迫切的渴望。

趙廣的巨鯨號上,張翼、羅憲、步闡分列左右,其餘將領如陳同、文虎、羅尚、羅襲等人則領著將士,在各自的戰艦上等候中軍號令。

步闡是第一次登上這一艘傳說中無堅不摧的著名戰艦,也是第一次和趙廣近距離的接觸,漢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感悟,全新的體驗。

“擂鼓!”趙廣大喝一聲,漢軍中戰鼓陣陣,伴著萬餘將士的吶喊之聲,從江北順著風勢傳向南岸。

吳軍一方,同樣已經升起了鎮軍大將軍的將旗,陸抗對趙廣居然敢和自己在江上水戰很是意外,因為在他的印象裡,趙廣除了在永安的江面上,和杜預來了一場遭遇戰外,就沒怎麼打過水戰,難不成就趙廣就憑那一仗就覺得自己了不得了。

其實,不只是陸抗這麼想,漢軍將領中,如張翼、羅憲這樣的老將也心有疑問,不過,趙廣打仗一向讓人猜度不到,僅憑著常勝不敗的戰績,趙廣就不需要和將領們解釋什麼。

“聽大將軍的話沒錯,想那麼多幹嘛?”這是陳同、文虎等年輕一輩將領的想法,也確實是他們的心中所想。

至於羅尚、羅襲、李紹這些更年輕的晚輩,則個個沉浸在即將與吳軍大戰的激動中,根本沒有去想合理不合理。

趙廣要的就是這個,絕對的服從。

因為他也說不出什麼好的理由,難道他要和羅憲、張翼等人說,他有個系統,他的統帥千軍技能已經滿級,他的明察秋毫技能已經能夠近觀吳軍的動向,提早做出預判。

lv10級的統帥術。

可以讓趙廣在指揮作戰方面,不落陸抗下風,這相當於圍棋世界的阿爾法狗,縱算柯渣再有天才,也難以憾動作弊的神器。

在戰法上不吃虧,在戰船質量上又有優勢,趙廣覺得,他若不好好的和陸抗打上一場,那簡直就是對不起老天給自己的這番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