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漢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漢國

公元269年的春夏之季,在司馬炎等晉國朝臣的暗中支援下,劉淵在晉陽建漢國,自稱為漢王,並遙遵舅父劉禪為太上皇。

這個時候,劉禪因為重病,神智已不清晰。劉淵恰恰就是抓住了這一有利時機,只要劉禪不出聲,他這個便宜外甥就當的心安理得。

至於劉禪的那幾個在洛陽苟活的兒子,劉宣上次去送上門的財帛,可不是白給的,劉璿、劉瑤他們要想過衣食無憂的日子,還得依靠匈奴人的施捨。

劉淵當上漢王之後,也是遣了劉宣、崔遊到洛陽,在給司馬炎的國書中,更是極度謙虛的自稱為“兒皇帝”,並認司馬炎為父。

這一套路讓趙廣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只不過,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皇帝石敬塘是向契丹人稱兒皇帝,而現在換成了匈奴人劉淵向司馬炎而已。

實力決定一切。

劉淵現在還沒有向司馬炎叫板的實力,但他又迫切的想要從幷州一隅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先建國,亮身份,再發展,是劉淵謀國的三步策略。

建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投,有了漢王的身份後,劉淵覺得他和高祖劉邦之間的關係,似乎又密切了一層。

當然,這只是劉淵心裡的一種期許。

司馬炎支援劉淵建漢國,也是一次陽謀。

晉國支援匈奴漢國的條件,就是劉淵必須與趙廣開戰,通俗的來說,就是匈奴人是小弟,司馬炎準備讓劉淵這個小弟與趙廣再過過招,消耗新漢的實力,要不然的話,他大晉親自上陣,輸了面子上實在難看。

更關鍵的是,司馬炎已經輸不起了。

新城三郡被趙廣拿下後,漢、晉之間的邊界線就剩下了弘農和荊州,這兩個地方都是晉國的重要核心地區,萬萬丟失不得。

兩個漢國並立,雙方各自都將對方稱為偽漢,兩邊都爭著說自己是正統,一時間,關於誰是真誰是假的爭論成為士族上層爭議的焦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新漢這一邊,早在五年前就建立,對外都是稱為大漢、新漢,自不可能因為劉淵的妄稱而改名。

劉淵這裡,為了彰顯正統,當然不肯服輸把“漢”這個國號拱手相讓。

雙方最後比拼的結果,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趙廣對此也是甚為惱火,劉淵這是活的不耐煩了,你一個匈奴胡虜,攀附一個劉姓也自罷了,竟然還要稱自己是漢室宗親,還要建立漢國。

新漢諸將也被匈奴人這一無恥行徑氣的不輕,特別是位於上郡、河東一帶與匈奴人接壤的地方,傅僉、王濬領著本部騎兵與胡騎小規模接觸戰不斷,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大戰即臨。

其實,按歷史文獻的記載,劉淵建立的漢國,史書上一般稱之為趙漢、北漢,或者匈奴漢國,等劉淵死後,其子劉聰、劉曜建立的國家已經不再稱漢,而是被稱為“趙”國,也就是五胡十六國中第一個大國:前趙。

劉淵這二年來,藉著趙廣與司馬炎、孫皓大戰的間隙,在幷州不斷擴張,除了匈奴五部之外,羌氐羯各部大小勢力也被劉淵納入麾下。

在文臣方面,有漢人謀士文立、崔遊投奔劉淵,為其出謀劃策,匈奴諸胡這邊,也有劉宣、劉宏、呼延翼、呼延攸、單徵等人輔佐,可以說,養精蓄銳之後的匈奴,與劉豹剛剛去世時已經大不一樣。

此次劉淵出兵河套、九原一帶,也是文立、崔遊、劉宣等人一力遊說的結果。

閻宇被殺之後,文立在劉淵身邊低調了許多,因為他仔細一盤算,凡是和趙廣作對的人,最後的下場都不怎麼美妙,數來數去,他文立算是從頭到尾活的最長的一個。

這麼一想,文立驚出了一身冷汗,在謀想如何對付趙廣時,文立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立於不敗之地。

出兵九原。

依託匈奴諸胡在騎兵作戰上的優勢,與趙廣再較量一個高下,是文立最後想到的招數。

不得不說,有時候漢奸的危害真是蠻讓人無語的,就比如漢朝初年的中行說,也和今天的文立一樣,給匈奴人出謀劃策,最終讓漢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一主意獻上之後,劉淵、劉宣、崔遊等人商議了良久,最後認為文立的意見很是在理。

馬鞍、馬蹬等騎兵征戰的裝備匈奴人現在不缺,鎧甲、兵器等輜重也基本做到了與晉國、漢國一樣,劉淵等人覺得,又在河套主場作戰的話,勝算會大的多。

河套一帶,隸屬九原郡,屬幷州刺史部,與匈奴五部相距不遠,相反,新漢遠在關中,與河套之間遠隔著黃土高原,其間的道路只有失修已久的秦直道通行。

——

長安。

趙廣自從去年南征新城三郡之後,就一直留在關中,這時因為姜維從洛陽突圍之後,還沒有從河東回來。

按姜維的想法,河東這裡是漢、晉、匈奴三方爭奪的焦點,又有解池鹽的巨大財富擺在那裡,早晚就會成為戰事爆發的導火線。

漢軍要想守住這裡,就需要好好規劃一下如何佈防,在這方面,姜維是行家,魏容也需要向老將軍好好的學習一番。

對於姜維的這一判斷,趙廣也是贊同。

不過,現在劉淵的匈奴漢國建立了,而且還出兵河套,要是趙廣不能給予打擊的話,遺禍無窮。

為應對北方戰事,趙廣也是急令姜維、魏容、寇林、羅憲等大將到長安召開軍事會議,商討如何討伐趙漢之事。

姜維、羅憲等蜀漢舊日老臣一個個義憤填膺,怒不可遏:“大將軍,劉淵這胡虜竊我漢名,若不給予重點打擊,則大漢威儀不再、大漢之名不存,諸胡要是紛紛效仿,皆稱自己為漢室宗親,個個都建立漢國,我等有何面目,去見先帝和列祖列宗。”

魏容、馬融、諸葛尚等年輕一輩將領也一樣很不爽,他們沒有想到,匈奴人會這麼狡詐,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都能用上來,還妄稱是劉禪的外甥,也不知是從哪裡論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