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與陸抗一決雌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七章 與陸抗一決雌雄

趙廣打一個孫震,自然不費什麼吹灰之力。

這孫震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面孫述主力還在猇亭以東,他的先鋒艦隊就到了西陵外圍,這般敢於孤軍深入的將領,要不有呂布之勇,要不就是送死之徒。

孫震肯定是後面的一種。

趙廣的巨鯨號昂首殺將而出,江面上漢軍旗幡招展,雙桅旗杆上,漢“大將軍趙”的旗幟在東南風的吹拂下獵獵作響。

在巨鯨號的左右,從永安、巴蜀水軍中精選出來的精卒個個神情振奮,這些水軍將卒自打被選拔入船隊以來,一直渴望能再次追隨趙廣出戰,現在他們終於如願了!

託羅憲的護蔭,羅襲負責指揮這支精銳漢軍艦隊,而其堂兄羅尚則自力更生,率領一部人馬衝殺在誘敵的第一線。

古往今來,為人父母的,總想著給自己兒女最為安全舒適的條件,而卻不知,不經歷風吹雨打,怎麼可能成熟成長。

在歷史上,羅尚取得的成就也比羅襲要高許多,或許也正在因為他能得到的關愛不多的緣故。

趙廣對羅尚、羅襲倒沒有什麼成見,這羅氏兄弟均是漢軍中的少年豪傑,也是以後漢國的未來,現在讓他們歷練一番,也是培養人才的一種方式。

孫震的座船左首,是吳將蔡濟的戰船,瞧見巨鯨號黑黝黝的船影,再打量漢軍船隊齊整有序的雁行佇列,蔡濟心中不由的一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家的人沒本事,並不代表吳軍將領水戰也是渣渣。

蔡濟雖然只是軍中裨將,但他與陸氏兄弟一起,均參加了陸抗與趙廣的第一次西陵之戰,蔡濟很清楚趙廣橫衝直撞的進攻霸氣。

而孫震雖然不是初上戰陣,但他久在武昌、夏口一帶駐紮,那裡江面開闊,又與雲夢澤相連,對山風可能導致船隊行進受阻的情況並不熟悉。

“孫督,這地方似是漢軍的預設戰場,我們不如先退一步,待大都督到來後,再行決戰。”蔡濟跳上孫震的艨艟大船,急急請諫道。

這西陵一帶的江面,是漢軍的主戰場,哪裡的水流湍急,哪裡可以藉助山風疾進,漢軍船隊一清二楚,而與之相比,吳軍艦隊縱算水戰經驗豐富,但充其量也就只能打個五五開。

孫震此時正沉浸在奪取巨鯨號的喜悅中,哪裡聽得進蔡濟之勸:“咄,怯戰之輩,且躲一旁,待看本督取了趙賊之首級。”

孫震喝斥完畢,即命令艦隊向趙廣所在靠了過去。

蔡濟見孫震不聽勸告,只得無奈的退下,進軍路上,蔡濟一邊下令防著漢軍用撒豆成兵戰術,一邊又提醒吳軍將卒嚴防巨鯨號不講理的橫切殺入。

兩隻艦隊遭遇。

趙廣這一次的戰術,傳統的不能再傳統,佔據上風向,遠端弓弩疾射,依靠順風射程遠的優勢,牢牢壓制住吳軍的逆方向。

在雙方保持距離的情況下,漢軍一方面以逸待勞,戰意正熾,另一方面有順風優勢,有箭矢補給的優,就是在鎧甲、盾櫓配備上,也優於吳軍甚多。

“準備,射射射!”

指揮作戰的漢、吳兩軍將校聲嘶力竭的叫喊聲響徹長江兩岸。

蔡濟的座船從吳軍艦隊中殺將而出,直奔漢軍的右翼,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已經發現,若是再和漢軍對峙下去,吳軍的士氣將越發的低落。

“看,那艘艨艟,跟我圍堵住它。”羅襲大叫一聲,吳軍將領蔡濟是他的老相識,當年盛曼圍攻永安,蔡濟就是其部下。

羅襲分艦隊殺出,又在江面上形成一個小戰圈,而隨著蔡濟的離開,孫震的中軍本陣也漸漸失去了可以依賴的戰將。

“這........,蔡........。”孫震臉色灰白,開始察覺到不妙的他,想要找個人商量,卻發現身邊除了言聽計從之輩,再無其他將領。

趙廣在巨鯨號上,神情微有疑惑,孫震之流還不在他的計劃之中,從李球送來的戰報來看,孫述的吳軍艦隊似乎在宜都以西猇亭以東的江面上不走了。

這是怎麼回事?

孫述不是號稱要一舉西進拿下西陵嗎?怎麼臨到門口就退縮了,這其中又有什麼變故?

巨鯨號周圍,傳令飛舸來來回回,南參軍司李球持著一封帛信快步而來。

來到趙廣跟前,李球躬身道:“大將軍,吳軍主力恐怕不會來了?剛剛得到的訊息,陸抗被起復,人已經到了江陵。”

趙廣一怔,陸抗不是因病在老家吳郡嗎?怎麼這麼快被起復了?

李球無奈道:“聽說是張鹹、吾彥及陸氏兄弟連續上書,冒死兵諫,孫皓被迫無奈,只能下詔復陸抗鎮西大將軍、荊州牧。”

“孫述有何反應?”趙廣眼眸中精光一閃,追問道。

“孫述軍還在宜城外圍江面,目前滯留不進不退,具體情況不得而知?”李球應答道。

趙廣長身站起,手按青釭劍,沉聲道:“傳令下去,速戰速決先破孫震,再往猇亭迎戰孫述,連戰連捷之後,我們與陸幼節一決雌雄。”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孫震、孫述之流,實在激不起趙廣什麼興趣。

這一次要不是想伺機誘吳軍入包圍圈,趙廣才不耐與孫震、孫述周旋這麼久。

但現在,吳軍內部出現分歧,孫述哪裡是陸抗的對手,陸抗復職之後,以他的能力,掌握荊州吳軍的指揮權是分分鐘的事情。

可以說,陸抗的人還沒到宜都,就已經不輕意的破壞了趙廣的計劃。

得到趙廣的命令,漢軍上下高呼酣戰,各部爭先恐後,朝著正不知所措的吳軍戰船撲了過去。

遠端不是對手,近戰吳軍更不是漢軍的對手。

兩支艦隊一撞弦,戰事就呈一面倒的態勢,僅僅半個時辰的功夫,吳軍先鋒孫震就在乘坐走舸逃亡途中遇船翻覆溺水而亡。

殘餘吳軍戰船二十餘艘在蔡濟的指揮下,一路向東潰退,沿途又遭到張微的攻擊,折損戰船接近一半,到了猇亭外圍時,羅尚又殺將而出,蔡濟這回再無力擺脫,最後只得下令投降。

至此,吳軍先頭部隊,戰船四十餘艘、將卒五千眾被喪送的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