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十二章 和平解放洛陽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十二章 和平解放洛陽城

黑山平難中郎將張燕,曾是黃巾餘寇,在一眾草寇紛紛失了性命的大亂局面中,靠著千里太行保全了實力,後來降歸曹操,其結局甚是不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洛陽這一次奔襲,讓徐胤近距離看到了魏國與漢、晉兩個大國之間的差距,曹曇之前靠著司馬炎的昏招,竊取了襄陽城,復立了魏國,但曹曇的運氣也就如此了。

拿不下洛陽。

魏國就只能窩居在北荊州一帶,向南發展有吳國擋著,向西發展有漢國攔著,向東又是晉國的地盤,唯一的進軍方向,只有向北:洛陽。

按魏國朝堂上大多數人的意見,只要佔據洛陽,魏軍向北可以渡河至鄴城,那裡是魏國北都,心向魏國的民眾甚多。

這一構思好是很好,但施行起來難度太大,如徐胤這樣的大將,對打洛陽心有顧慮,這一次徐胤領兵出征,也是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

畢竟,魏軍的大部分兵力都是徐胤拉扯起來的,一旦徐胤出走,則曹曇雖不能說是光桿司令,但手頭也沒多少兵力了。

——

新漢建隆八年,元月中。

趙廣率漢軍五千步騎進入洛陽,這點兵力捲入洛陽紛爭自然不夠看,馬融等參軍司對此頗有憂慮,但趙廣卻是底氣十足。

兵在精不在多。

漢軍派遣的太多,會引起洛陽新降守軍的焦慮,即便有羊祜、杜預的壓制,也難以消除守軍將卒的戒備。

五千之數,剛好是洛陽守軍的一半,就算漢軍戰鬥力比晉軍強,守軍將校從內心還是會覺得他們佔了上風。

這種心理上的優勢,會讓洛陽守軍,包括杜預等人有一種被認可被尊重的感覺。

也正因此,等趙廣進入洛陽城時,受到羊祜、杜預等歸漢將領、官員的熱烈歡迎,洛陽的百姓對漢軍的到來表現出了不一樣的熱情。

有比較才有幸福。

這些年來,洛陽、長安兩座漢王朝故都之間,藉著渭水、黃河水道的通暢,商路貿易頻頻,就算在兩國交戰期間,也沒禁了胡商在河道上往來。

長安的復興,關中百姓平靜安寧的生活,讓曾經繁華一時的洛陽百姓感到萬分失落。

在晉國未遷都之前,洛陽百姓對漢國、對趙廣沒有什麼好感,晉國朝堂上斥罵趙閻王的聲音不絕,而在遷都之後,這樣的政治斥罵少了,也沒什麼人提了。

罵漢國、罵趙廣的那些人,都跟著司馬炎到了開封,他們在那裡還會繼續罵,因為這是他們生存的技能,不狂吠的狗,主人是不會喜歡的。

留在洛陽的,有些是如羊祜、杜預、張華一樣失意晉國朝堂的官員,更多的是生活在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對於他們來說,每日的柴米油鹽才是最關心的。

至於說洛陽城頭是晉還是漢,他們並不在意。

隨著對漢國瞭解的深入,洛陽的低層官員、士子和百姓漸漸知曉,相比奢華無度的司馬炎,趙廣過的日子和漢軍中的將領沒什麼區別。

這樣的一個大將軍,讓他們感到很接地氣,感到濃濃的信任感。

——

洛陽被趙廣佔據後,漢晉攻守易勢。

甚有雄心的王渾很不甘心,這段時間來,他眼睜睜的看著城頭的旗幟由“晉”變“漢”,心中卻是一陣悲慼。

漢末以來,諸侯如走馬燈一般,佔洛陽又失洛陽,直到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局勢才算穩定下來。

而今,趙廣所率將卒雖然堪堪萬人,但有羊祜、杜預二員名將輔佐,莫說一個王渾,就是司馬懿重生,也無法再復奪洛陽。

勢單則力孤。

晉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在北中國跺一跺腳就能震動天下的魏國,司馬炎只會躲在都城發號施令,根本沒有勇氣像曹操、曹彰父子那樣親自統兵征戰。

在這一點上,司馬炎甚至還不如孫皓來得勇敢。

“我們撤回開封,今日之事,都是羊祜、杜預的錯誤,我們且去告他們一狀。”王渾、王戎在撤軍途中,兩人心念一轉,就立馬找到了背鍋物件。

山濤無奈的搖頭,王渾出身名門,王戎也是名士,但像這等品行低劣的人,現在卻是晉國器重的大臣將領。

“罷,罷,罷,等迴轉朝堂交了差使後,就辭官不做,歸隱故里吧。”山濤心生退意,從洛陽這一次的變故中,他已隱約看到,未來漢國取代晉國,統一天下的勢頭。

作為司馬家的親戚,山濤自不可能棄晉投漢,但讓他陪著司馬炎一起到死,山濤又不情願,他早就看不慣賈充、荀勖等人溜鬚拍馬的無恥行徑。

淮揚兵向東撤向滎陽。

洛陽和開封之間,是晉國新從河南郡分出的滎陽郡所在,下轄滎陽、京、中牟、苑陵、密等八縣,滎陽是郡治所在,中牟附近的官渡,就是當年曹操與袁紹大戰的地方。

王渾守住滎陽、中牟等地,就相當於在洛陽、開封之間上了一把鎖。

由於黃河在滎陽附近北上的緣故,漢軍要想進攻開封,就必須先打下官渡,不然的話,大河到了下游波浪翻滾,船隻無法通行,後勤輜重運輸將極為困難。

——

王渾兵退,識破了二王詭計的徐胤也不怠慢,對曹曇漸生間隙的他,採納荀頵的建議,率軍沿龍門、魯山、禹州方向,直奔豫、荊兩州交界的汝南一帶。

許昌一座空城,徐胤乾脆也不想要了。

汝南的伏牛山,正適合徐胤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伺機再起。

徐胤的這一動作,讓正在宛城駐守觀望的曹曇心中大急,徐胤所部萬餘人馬多為晉國荊襄郡兵,其戰鬥力比曹曇後來招募的兵卒要更厲害些,而徐胤這一脫離,直如斬了曹曇一臂。

受曹曇委託,張統急急從許昌出發,在禹州將徐胤攔住,兩人徹談一夜,卻未能達成一致,徐胤在天明之後,與荀頵一起向汝南而去。

剛剛復起沒多久的魏國,第一次出現分崩離析的徵兆,這讓曹曇心中萬分抓狂。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

徐胤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離自己而去。

桓楷嘆息一聲,眼眸中露出些許疲憊,曹曇雄心壯志都有,但就是缺了耐心。

這洛陽豈是好參與的,群狼虎視,魏國是這些狼群中最弱的一個,拿不下洛陽是正常,攻下洛陽才不正常。

曹曇在襄陽刮了個大獎,想在洛陽再刮一個,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