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十四章 無當飛軍又重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十四章 無當飛軍又重來

新漢建隆八年,二月一日。

元宵節剛過,天氣漸漸轉暖,又有稍許的寒意,蓄謀已久的魏軍在曹曇的親自率領下,沿襄陽至谷城的大道疾進。

魏將許綜率二千精兵為先鋒,在徐氏兄弟一死一離的情況下,同為名將之後的許綜得到了曹曇的大力提拔和重用。

許綜的升遷,讓投奔曹曇時間不長的典玄、文武很是羨慕,兩人年紀都在二十到三十之間,剛剛成親生了兒子,倒也不愁斷了繼承。

由於晉代魏的後遺症,典韋和文聘的爵位是魏國所封,到了晉國已無用處,這也是典玄、文武不得不出仕。

為家人搏一個前程、爵侯,是典、文兩人最大的願望。

相比從蜀漢演化而來的漢國,曹曇的魏國他們相當更熟悉些,而且以曹曇求賢若渴的心情,他們被重用的可能性,也比投奔趙廣要大的多。

谷城。

丹水流經這座夜幕下的小城,在南方一帶,河道是交通命脈,水埠是一個個驛站,南來北往的商賈在經過了一天的跋涉後早已沉沉入睡。

寇林在城中自有府邸,嗜酒如命的他今晚又有商賈宴請。

李貴和兩個來自西羌的氐人商賈作陪,胡商給寇林送上了西域的美酒,還有一大筆的錢幣,那種據說是古波斯王朝的金幣,讓寇林一見就喜不自禁。

酒和財。

對於寇林來說,是無法抵抗的誘惑,這和其幼年經歷有關。

劉封因受劉備猜忌,而不得不自盡,當年的年齡在三十歲上下,寇林當時剛剛出生,什麼情況都不知曉。

其後,劉備雖然讓寇林承了侯,但也只是虛職,不讓他餓死罷了,這倒也怪不得劉備,因為當時蜀漢全部的力量都用在了北伐和東征上。

過慣了節衣縮食的日子,寇林的心中,對錢財就有了濃濃的興趣,這種特別的興趣,隨著漢國版圖的不斷擴大,趙廣麾下能征善戰將領越來越多而越發明顯。

“哎,大將軍的手下,又多了兩員名將,我這個老朽也要急流勇退了。”當著李貴的面,寇林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李貴連忙把酒樽倒滿,討好道:“將軍說的是羊祜和杜預兩個吧,聽說這次大將軍取洛陽,不費一兵一卒,當真是神人也,末將佩服得五體投地。”

寇林哈哈大笑,自豪的說道:“大將軍是什麼人?當年在沓中,我和馬公亭兩個,可以說是左膀右臂,不說別的,就是陣斬禿髮樹機能和摩天嶺阻擊戰..........。”

寇林醉眼朦朧,開始重複起當年的光輝事蹟來,雖然相比漢國之後的眾多勝仗,沓中和摩天嶺只是小規模的戰事,但寇林卻最喜歡講這一段。

那是他曾經拼殺過的歲月。

那是他的青春印跡。

漸漸的,在烈酒的作用下,寇林和往常一樣,開始胡言亂語起來。

李貴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向兩個胡商使了一個眼色後,即疾步離開了閣署,今晚,他要做一件名垂史冊、驚天動地的大事。

寇林醉眼半睜半閉,睡意沉沉中,他的眼睛在渾濁中露出一絲清醒,卻又有一分的無奈。

李貴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可他卻已經無能為力。

寇林發現自己被架空的時間僅僅在三天前,這還是他偶爾一次酒醉巡查,才發現跟隨自己的老部下一個個不見了。

“兄弟們都去哪裡了?”谷城的大半守軍將校已被李貴替換,寇林已經指望不上原先自己的部下了。

不聽從李貴命令的,已被調離。

聽從李貴命令的,早已成為一丘之貉。

——

二月二日,夜。

谷城城外。

典玄、文武二人早已等的不耐煩了,要不是夜盲症的困擾,他們恨不得馬上帶著部下殺到城門口。

“這李貴是反覆小人,當真可信?”典玄擼了一把疲憊的眼睛,對旁邊的文武低聲問道。

城頭上遲遲沒有約定的火把出現,李貴這人本是復降之人,可靠程度不高,要不是桓楷一力保薦,典、文二人早就下令趁夜猛攻城池了。

文武擰起了眉頭,緊緊盯著前方漆黑如墨的曠野,道:“桓先生妙計無雙,他的話不會有錯,我們且再等等。”

魏軍先鋒兩將,文武為正,典玄為副。

曹曇也是看到文武比典玄更加的沉穩,才做出的這一安排。

夜襲攻城之類的手段,聽起來很誘人,實際上卻多不可行,魏軍遠道而來,戰況不熟,冒然進攻,極有可能炸營四散。

最好的方法,還是裡應外合,有細作帶路,成功的可能性會成倍增加。

“兩位將軍快看,城樓上有動靜........。”一名眼尖的魏軍斥候急從城牆近處跑了進來,低聲急報。

待典玄、文武看去,城頭果然三堆火起,李貴沒有讓曹曇失望,在離開寇林府上之後,他即帶著親信來到了城門口。

“破城!”

“首入城中者,賞十金。”

魏軍將校興奮的飛快奔跑,將城門口湧了過去,谷城的富庶他們早有耳聞,在趙廣復奪洛陽城之際,谷城爭奪戰,隨著李貴的叛漢而打響。

——

二月三日,谷城經過一天的惡戰,勝負終於分出。

有備而來的魏軍在李貴的帶路下,逐一攻佔漢軍的一個個營壘,守衛的漢軍將卒雖然有心抵抗,但怎耐帶兵的將校早已被收賣。

寇林帶著殘兵衝出城外,回望城樓上被斬斷的漢國旗幟,不由得懊悔不迭。

“好在還有無當營在新城、房陵駐守,也許還可挽回。”好半天,漸漸清醒過來的寇林收拾起隊伍,向新城三郡方向撤退。

輕敵、輕信,以致遭逢大敗。

寇林失察失職之責,無可辯駁。

對於朝堂會如何降罪,寇林還沒有去考慮,他現在只想著一件事:拼盡全力,保住新城三郡。

李貴不是漢軍中的宿將,對無當營的情況不瞭解。

這支聲名在外的軍隊二次全軍覆沒後,又開始了第三次重建。

張瑛授命於危險之際,其選用了父親張嶷、兄弟張護雄當初挑選蠻兵的方法。

張嶷接手時的無當飛軍,已是這支強兵青黃不接的當口,其兵卒構成和諸葛亮、王平時期並不一樣。

張嶷憑著自己的威望,在諸蠻各部中精選老實本份的年輕蠻人,而那些恃勇鬥狠的傢伙,則一個不要,這樣的法子很呆笨,但卻是無當飛軍戰鬥力的保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實意味著聽從號令,不打折扣。

本份意味著不偷奸耍滑,臨陣時不會畏懼逃跑。

張瑛的聲望,沒有辦法和張嶷相比,由於軍伍經驗不足,在實戰指揮方面,也不如張護雄來得更強,但張瑛有一點長處,他讀的書多。

讀書可明智。

張瑛在決定再建無當飛軍後,對孫子兵法、春秋等戰國兵書感了興趣,這兩年多時間下來,倒讓他對軍伍之事越發的沉穩下來。

漢軍南征北討,連戰連捷。

若是換了其他人,早就耐不住性子,要吵著上陣了,張瑛卻是不然,他依舊在上庸練著無飛營的蠻兵,彷彿外頭一切都和他沒有什麼關係。

上庸的這支無當新軍,不在李貴的考慮和打探範圍內,自然也不會引起桓楷的重視。

其實,就算曹曇、桓楷知道張瑛率軍駐守在上庸,他們也不會多作留意,一支軍隊在短時間內連續全軍覆沒,只能說明這一支軍隊戰鬥力甚憂。

有些人,註定是要為揹負重要責任而來。

不管他人在哪裡?

張瑛不會想到,他的無當新軍重組以來的第一仗,就要面對魏軍的大舉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