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痛打孫皓不留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五章 痛打孫皓不留情

五胡亂華。

漢人至暗窒息的時代,三國耀眼的瞬間過後,只剩下寥寥星辰幾顆。

從重建新漢開始,趙廣就像一個挽星的獵手,一手扶起初生的大漢,一手將還倖存的幾顆星辰保護到自己的羽翼下。

羊祜、杜預等人年齡已在五十開外,但典玄、許綜等人卻還年輕,身為曹魏名將的後人,他們在歷史上默默無聞,連一朵小浪花也沒有激盪起來,漢人將門的沒落,也導致在神州沉淪之時,再無英雄挺身而出。

西晉滅亡之後,雖然還有祖逖、劉琨等人在抗擊胡虜中脫穎而出,但終究孤掌難鳴。

所幸,這一次,漢人有趙廣、有新漢、有姜維、傅僉等一個又一個被趙廣拯救的豪傑之士,有他們在,漢人就不會沉淪。

至於司馬炎、孫皓、曹曇這些對手,已經和趙廣不在同一個層面上。

在歷史上,晉國之所以實現大一統,那是因為在比爛的時代,有的只是誰比誰更爛,司馬炎也就是佔了手底下大臣、將領給力,加上自己昏招少的便宜。

不過,這一回司馬炎倒是學精了。

他居然學會躲到幕後,忽悠孫皓、曹曇兩個愣頭青打前陣。

而面對司馬炎的利誘、色誘,面對漢國復興的重壓,孫皓昏招迭出,吳國在荊州的根基已經被連根拔起,再不復穩固。

可憐孫權辛苦謀劃,冒著蜀吳聯盟破裂的風險,將荊州從劉備手裡奪回,卻在孫子一輩的手裡,就又要還回去了。

而與孫皓不同,兵入子午谷的曹曇則是另外一種情況,曹曇完全是生不逢時,若他的身份是曹芳或者曹奐,有皇帝身份加持,有未被血洗的舊臣輔佐,那司馬家縱算老奸巨滑,也難以憾動曹魏三代打下的基業。

一切都是命數使然。

曹曇要逆天改命,卻遇上趙廣這個穿越者,當然,要不是趙廣吸引了司馬炎的全部精力,歷史上的曹曇早就湮沒了塵埃之中,估計早就被取了性命。

襄陽。

羊祜的前鎮南大將軍、荊州牧府、曹曇的行宮潛邸。

趙廣正與剛剛抵達的左將軍羅憲、右將軍張翼議事,羅、張二人此時前來,一是恭賀漢軍一舉拿下荊州的門戶襄陽,二是就吳國交趾方面軍進攻南中一事向趙廣請示如何應對。

“大將軍,荊州一帶的情況,相信你已知曉,孫皓親自坐鎮武昌,從江東一帶調集來重兵,吳國軍隊的防禦重心已經西移,現在,南有陸抗領交趾兵入巴蜀,東有孫皓舉全吳之兵守荊州,屬下等苦思無計,不知要如何破局為好?”

羅憲見到趙廣之後,也不隱瞞漢軍在荊州和巴蜀面臨的形勢,神情凝重的當眾訴說起來。

這段時間來,趙廣又是北伐匈奴、又是東征洛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北方,對南面的具體情況確實關心不夠,知道得也不是很具體。

聽罷羅憲的敘述,趙廣沉吟了好一陣,問道:“南參軍司對此有何諫議?”

李球身體有恙,坐鎮成都,代替他到襄陽來稟報的是李遺,聽到趙廣相問,李遺忙上前道:“大將軍,參軍司判斷的情況,李參軍已有記錄,請審閱,屬下臨來之前,李參軍再三叮囑,南中方面他已和諸蠻有了共識,不用過於擔心,我軍突破的方向,還是要放在荊州主戰場。”

吳國的荊州屯積了重兵,李球卻還是建議尋找孫皓的破綻。這倒讓趙廣感興趣起來,孫皓這人的真實能力看來已被李球看穿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了,李參軍既然建議在荊州發力,那我們就拿孫皓開刀,至於陸抗那邊,山高路遠,又有瘴氣襲身,陸抗這身體估計禁不住折騰,我們且節節抵抗,吸引其深入南中腹地,再尋一個機會看看是否能全殲交趾吳軍。”

趙廣定了定神,最後終於定下了伐吳的整體方略。

天下紛亂已久,漢、晉、吳、魏之間又攻伐不斷,折損的是漢人的精英,便宜的是北方的胡虜,作為漢國的掌控者,趙廣第一次覺得,穩紮穩打的策略要改一改,統一的步伐要加快了。

“大將軍,吳國的荊州方面軍,原有兵力約四萬餘人,其中水軍有二萬五千人,大小戰船四百餘艘,這次陸抗調任交趾,帶去了五千將卒,其中陸晏、陸景、陸玄等親隨將領均在其中;尚留在荊州的吳軍有戰鬥力的,唯江陵督張鹹的部隊,不過,張鹹已病亡,其部被諸葛靚所兼併,將領更迭,這部分軍隊的戰鬥力必然下降。”

“吳主孫皓從江淮一帶,共調來水軍戰船百餘艘,其中五層樓船就有七艘,水軍將卒約萬餘人,這部分江淮兵主要守在武昌、夏口一帶,保護孫皓之安全。”

“從吳軍的整體部署來看,南參軍司的意見,我軍可趁吳軍指揮混亂之際,遣一路精兵直逼武昌,若能一戰將遠道而來的孫皓擊敗,則吳國覆亡指日可待,若是被敵阻擋不能速勝,可再尋機會對吳國的江陵、竟陵、長沙等重鎮實施圍困,誘之又利,勸其投降。”

趙廣展開李球的信帛,上面密密麻麻的書寫了南參軍司眾參謀對吳國作戰的一條條建議和意見,從中趙廣可以看出,漢國南參軍司對吳國情況的瞭解程度已經達到了最頂點。

“打孫皓,我們的把握有多大?”趙廣喃喃自語,孫皓確實是個渣渣,在某種程度上,他比劉禪甚至評價還要低,但吳國的底子擺在那裡,又有水軍這等強悍的軍隊,還真不是誰輕易就能拿下的。

“江陵督諸葛靚,已經和我們聯絡上了,只要再加把勁,讓夫人出馬,許之以諾,這勸降不在話下。”李遺信心十足,勸諫道。

李遺所說的夫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廣的夫人諸葛婉。

諸葛誕與諸葛緒同是山東琅琊郡人氏,細算起來又是同族,血緣上隔得也不遠,諸葛婉與諸葛靚是同族兄妹,關係雖然不親,但也沒疏遠多少。

“左將軍,你速速回西陵,與我調集艦船,隨我一起征伐武昌!”趙廣一聲令下,漢軍駐荊州的兵卒艦船立時行動起來,對於長久不戰的漢軍水軍來說,討伐吳國是難得的立功機會,絕對不能輕易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