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周處用計賺石陽(加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二章 周處用計賺石陽(加更!)

越折騰越弱。

越弱越折騰。

孫皓其實也曾雄心壯志過,在登基當了皇帝之後,吳國曾經一時風光無限。

南征交趾,平定呂興叛亂勢力,九真、蒼梧等邊陲偏遠的地方也被吳軍拿下;北伐魏晉,合肥、壽春、廬州一帶戰火連綿,吳軍雖未取得大勝,但好歹也短暫的拿下過壽春。

但這一切風光的背後,卻是吳國國力的大幅下降,與孫權時代相比,孫皓治下的吳國,全部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十五萬人左右。

剔除交趾陸抗率領的五萬餘吳軍的話,荊州方向滿打滿算,孫皓能用來與漢軍對戰的兵卒,也不過四、五萬人。

而隨著江陵城的失陷,吳國佔領的荊南長沙四郡也跟著動盪起來,這段時間內,陸續有吳國所屬的各縣向漢軍投誠,荊南吳軍據點,也只餘下了長沙和桂陽兩座城池。

石陽,雲夢澤以東江塞要隘。

漢水與荊江交匯,又與夏口隔江相望,讓石陽成為長江北岸的一處重要商貿集散地點。

漢、吳兩軍決戰的第一個導火索,就是石陽城的歸屬。

拿下石陽,漢軍就相當於在後世的武漢三鎮的武昌、漢口兩個方向均有駐兵,吳軍要想逆流而上突破封鎖,首先避不開漢軍居高臨下的眺望,其實還要遭到漢軍在蛇山、龜山兩處陣地的遠端火力打擊。

相比尋常的箭矢,漢軍發石車若是擺在兩山之上,射程更遠,吳軍艦隊來往通行必然受阻。

水軍若是通不過封鎖,上岸作戰吳軍更是不行。

所以,石陽的得失,於漢、吳雙方來說,都是首要的急所。

魯淑守衛石陽已經二個來月,由於漢軍在夏口駐紮,導致吳軍對石陽的增援一直不順,這段日子來,左將軍羅憲也先後派出以蔣顯為首的多名使者前往遊說,但卻始終未能成功說服魯淑歸漢。

與諸葛靚不一樣,魯淑為人方正,謹守禮法,加上其年紀已近七旬,歸漢再建功立業什麼的對他已經沒有誘惑力。

相反,要是忠於吳國,死於任上,對魯淑來說,倒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石陽非強攻不能下。

趙廣聽得蔣顯的回報,也就不再猶豫,漢軍將領之中,猛將如雲,周處、文武還有剛剛投效的諸葛靚,均是求戰意願強烈,大敵當前,要是再行壓制的話,趙廣還擔心周處等人心中不快。

夏口。

漢軍議事廳內,石陽、夏口一帶的漢、吳兩軍佈防情況,已經被南參軍司參謀給標註了出來,李遺暫代李球職務,向眾將介紹了一番戰場上的態勢。

周處未等聽完,已是不耐站起,請令道:“大將軍,這別處的情況末將不知,石陽的城防情況倒是知曉幾分,這城雖是石城,但城基卻半泡在水中,特別是西門一帶,與雲夢大澤相連,每年的夏季,就要遭受淹沒之災,依末將之見,我們可以遺一部精兵佯攻城門,吸引守軍的注意力,再以另一部將士挖開鬆動的城牆,如此,則城陷之日不遠矣。“

”另外,魯淑雖為守將,但城中守卒,多為江夏郡本地漁民子弟,戰意並不甚堅,若是我軍傾力猛攻,必能破之。”

周處概概而談,他的這一番見解,讓聞聽的漢軍眾將連連點頭。

“大將軍,尚願與周將軍一起,先登破敵。”羅尚見周處搶了先機,也跟著跳了出來。

漢軍諸將一時間群情勇躍,趙廣見眾人鬥志高昂,也不想拂了周處、羅尚等人的鬥志,遂令周、羅兩人為先鋒,率兵五千進攻石陽。

六月十日。

石陽之戰在周處的叫喝聲中開始,為了激勵士氣,周處赤裸著上身,嘴裡咬著一把短刃,雙手舉著一面盾牌,第一個朝著石陽的南城垣衝了過去。

將為兵膽。

周處這一帶頭,五千漢卒紛紛發一聲喊,跟著周處朝城牆根處掩殺過去,魯淑在城樓上看得真切,急忙下令守軍將擂石、滾木等一應輜重準備好,只等周處爬上來時砸下。

周處急步向前,眼神中流露出奪取首功的渴望,高大的身軀在吳軍將校眼中,就如一頭咆哮怒吼的惡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魯督,那是周子隱,斬蛟的周處?”一名認識周處的吳軍裨將驚聲大叫起來。

周處的威名,在江東無人不知,這員猛將被漢軍俘虜之後,吳國一方考慮到影響,對周處投漢一事進行了隱瞞,以致於低階將校並不知曉周處已經投了漢國。

魯淑無奈的長嘆一聲,喝令道:“咄,那漢將只是長得和周處相仿罷了,哪個還敢胡言亂語,拖下去斬了!”

周處降漢之事,魯淑這個級別自然知曉,但如今大敵當前,軍心動搖不得,就算前面就是周處,魯淑也要極力否認。

將信將疑的吳軍將卒遠遠瞧著周處的身影,心中打鼓,再打起仗來自然就留力了三分,好在漢軍的攻勢雖然很猛,但也不是蠻幹的那種。

一個上午的時間,漢軍連續衝鋒五次,每一次周處都是進攻時聲勢浩大,似乎有一下子要登上城池的架式,而到了接近城垣的地方,漢軍就迅速的散開,分為十餘支小股部隊,從城牆的不同地段嘗試登城而上。

魯淑對這種戰法很是頭疼,周處完全是仗著兵力優勢,且利用於吳軍將卒戰意不強的漏洞,萬一有哪一處被漢軍突破,則後果不堪設想。

無奈之下,魯淑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從其他幾個方向調來守卒,加強南門一帶的防禦。

西門外。

羅尚帶著一隊特意從輜重營調來的漢卒拿著鐵棒、籮筐等挖石工具,悄然接近人影稀少的石陽西門。

周處佯攻,羅尚挖牆。

這是兩人領了將令之後商量出來的招數,周處目標太大,惡名又為吳軍將校所熟悉,由他在正面進攻,守城的吳軍將領必然大為緊張。

相比而言,羅尚只是漢軍中的一員年輕將領,名氣雖然有點,但並不是很大,認領挖牆這種偷偷摸摸的勾當正合適。

就這樣,一連四、五天。

周處每日準時到石陽南門報到,排開陣勢討敵罵陣,然後就率領著漢軍將校對城垣發起一次又一次兇狠的進攻,但好巧不巧的每一次,都被頑強的石陽守軍給擊退。

在漢軍最近一次的佯攻中,魯淑終於察覺出不妙,周處勢頭很大,但折損的兵卒卻是不多,魯淑想要抽身往另外幾個方向看看有無異常,豈料想周處這傢伙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在陣前自報身份,高喊自己的名字,向不知內情的吳軍守卒陣前遊說起來。

周處這人,在吳國高級將領中口碑很差,但在底層的普通士兵中間,卻是人人羨慕的斬蛟英雄好漢。

魯淑生怕周處嘴巴一忽悠,就拉走守城的兵卒,只能拖著老邁的身軀一步不離的在南門城樓上守著,至於其他幾個方向有無漢軍來犯,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魯淑身邊無有良將,只能自加壓力苦苦支撐。

面對兵多將廣的漢軍,魯淑對孫皓插手荊州事務、擅自調離陸抗的舉動,越發的氣忿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