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十七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十七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

在樊建未到長安之前,費承、董宏這些人是一盤散沙,心中對趙廣雖然怨言,但也只能忍氣吞聲承受。

樊建的到來,讓這些深藏於臭水溝裡的爭權奪利之人找到了主心骨。

費宅。

七旬老者,前蜀漢重臣樊建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樣子,讓人肅然起敬。

見一眾人到齊,樊建挺了挺微微彎曲的胸膛,將目光從費承、李流等人身上,轉移到在簾子後面端坐的費氏那裡。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樊建與費瑤是舊識,當年在費禕的府上,樊建也曾到訪過多次,這次迴轉長安,也是多虧了費氏從中牽線,才讓樊建重新找到了組織。

樊建朝費氏一拱手,道:“稟太后,今日所議之事,關係重大,在座諸位,皆是經過仔細挑選的可信之人,大漢如今國運昌盛,但權力卻被趙廣、張星彩這兩個利慾薰心之人把控,我們不能視若無睹,我們要行動起來,運用一切的手段,讓皇帝親政,保證大漢的有功之臣都得到公平的對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費氏現在不是大漢國的太后,漢國真正的太后是張星彩,不過,在樊建看來,費氏當太后是遲早的事,等劉衡成年之後,總要認自己親生母親的。

皇帝是費氏的兒子,身份顯赫,只要好好利用,就會給樊建帶來源源不斷的政治資源。

樊建的聲音沉重又悲痛,彷彿帶著天大的怨氣,他的這一陳述,立即讓費承、費氏等人贊同起來。

“張星彩,這女人與吾兒無半點血緣關係,怎麼有資格竊佔太后的位置,諸位臣工,你們的心裡都明白,我才是皇帝的親生母親。”費氏惡狠狠的說道,眼眸中妒忌的怒火正熊熊燃燒。

這一時,費氏已經將是誰把她從胡虜那裡解救出來的事情,忘了個乾淨,在她的心裡,唯有權力才是最重要的。

太后,這個高貴又顯赫的稱號,就應該屬於她,而且,必須屬於她。

淪落到涼州之後,費氏如果剛烈,早就自盡身亡了,但她偏偏沒有,就算被胡人凌辱,費氏也頑強的活了下來,直到被接回長安的那一天。

費氏回長安後,沒有被安排到劉衡所居的宮中。

這是張星彩為了防止費氏對劉衡控制所採取的預防措施,當然,費氏要來看劉衡,張星彩也不便阻攔,畢竟人家才是親生的。

這麼一來二去,費氏心裡的不滿越發的累積。

自家的皇帝兒子,心卻不向著自己,反而對一個外人言聽計從。

女人善妒。

特別是心眼小的女人,費氏年輕的時候個性還算寬宏,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被選為太子妃,要知道劉璿在劉禪百年之後,可是要接任蜀漢皇帝的,那樣的話,費氏就是皇后。

只是,歷史無情的嘲弄了這一對夫妻。

劉璿是一個酒鬼,費瑤是一個怨婦,這樣的人,就算機會擺在他們面前,也一樣抓不住,就好比蜀漢最後的那段日子,劉璿完全有機會挺身而出,以太子的身份號令全蜀將士,繼續與入境的魏軍作頑強抵抗。

劉諶一個無權無勢的閒散王爺能做到的事,偏偏劉璿貴為太子卻沒做到。

等到現在趙廣將蜀漢從深淵中解救出來,費氏、樊建等人才跳出來,認為趙廣只不過是運氣好,要是他們和趙廣一樣有兵有將,說不定比趙廣做得更好。

費氏心氣不順,費承也是一樣,沒什麼大本事,又不肯吃苦的他,僅僅在參軍司做了一年,就自動離開了。

一進參軍司,踏進閻王殿。

在趙廣的嚴格要求下,參軍司不僅要探察戰事的各個方面,還在查閱諸多的資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莫不是有大毅力之人。

很顯然,費承還有董宏都不是能吃苦的人。

在漢國朝堂上,靠著蜀漢舊臣的一點點餘蔭,還有與皇帝劉衡的那一點關係,費承如果安心的當個閒散郎中,倒也沒什麼,但他偏偏不滿足於此。

董宏的情況與費承基本相同,想當年,他們和諸葛尚、黃崇、李球等幾個一樣,都是丞相府的一員,但現在,這些人一個個飛黃騰達了,但卻沒有一個伸出手來拉他一把,董宏覺得他被拋棄了,他要報復,要讓看不起自己的人付出代價。

“太后,你說怎麼幹,我李流就怎麼幹,咱一個粗人,不會別的,就會上陣撕殺。”費氏的話音剛落,一直沉默不語的氐人帥李流猛的站起,嗡聲嗡氣的喝道。

李流與費氏在涼州酒泉時相識,說出來也是不堪,當時費氏為胡賈所買,在酒泉的酒肆中當個酒娘,而李流正好帶著隊伍流落到酒泉。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費氏也不是什麼貞節烈婦,既然委身胡商都沒有自盡,在李流這等氐人酋帥面前,自然也不會守身如玉。

兩人勾搭起火,倒也是一段露水情緣。

金城戰事後,李特身死,曾經在關中一帶流竄的氐人流民勢力歸屬李流、李癢兩人指揮,相比一心一意跟著趙廣走的關中蘇家、韋家、杜家等大族,李氏兄弟雖然也跟著魏容、寇林為漢軍效力過一陣,但中間卻有反覆。

在將近五年的時間裡,李特等人脫離了漢軍指揮,在涼州一帶遊離,處於一種半獨立的狀態。而隨後,他們還與禿髮鮮卑結盟,一起合兵進攻過金城,差一點將漢將牽弘困死在城中。

隨後,迫於漢軍在涼州屢屢大勝的局勢,李特等人與胡淵一起在酒泉投降,有這一段反覆無常的經歷,再加上歷史上建立成漢政權的記錄,趙廣又怎麼可能再重用李流、李癢等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中早有這樣的記載,趙廣也不會天真到認為李流等人再歸漢之後,就會老老實實的甘做一名漢將。

不被漢國重用,李流、李癢等人就再起異心。

這一次,他們也學精了,不再明目張膽的起兵反漢,而是選擇投靠漢國內部對趙廣不滿的費氏等人。

在李流、李癢等人看來,趙廣得意的日子也就這幾年了,等到劉衡親政,收回漢國大權,那趙廣和追隨他的漢軍將領,都會被一個個的奪去兵權,不復今日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