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小張皇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小張皇后

江山代有才人出。

對於荀詡這樣忠心耿耿的蜀漢的老人來說,最憂心的就是後繼無人。

姜維老了。

張翼老了。

宗預老了。

廖化更老了。

就連他荀詡,也老了。

蜀漢需要年輕人,需要有才能的年輕人。

趙廣年紀只有二十四,雖然這些年一直沒有突出的表現,但這是沒有機會,現在單獨領軍作戰,能力一下發揮出來了。

到了古苴國,荀詡對趙廣已經放下了防備,開始說起家常來:“吾家不肖子正,暫在張侍中府上任倉曹,元忠以後回了成都,可與之聯絡,官職的事情,還是要靠人。”

荀正,荀詡的長子,字伯修,年齡在四十左右,比趙廣要大了不少,在侍中,尚書僕射張紹的府上任倉曹吏,這個職務相當於幫著張紹管錢糧。

而張紹是誰?

他兩個妹妹都是劉禪的皇后,小張後進宮之後,更是被劉禪獨寵,就算是黃門令黃皓一手遮天,遇到張紹也要退避三舍。

無他,枕頭風實在太厲害。

劉禪又是出了名的怕老婆,也許,四川男人的這個毛病,就是從劉禪開始的。

“長丞的意思,除了大將軍那裡,還要走宮裡的路子。”趙廣點了點頭,對荀詡的好意表示感謝。

蜀漢也一樣講究人際的交往,姜維在朝中沒有什麼根基,單靠他提拔,趙廣就算是立功再大,官職也升不了多高。

傅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相比之下,右將軍閻宇也沒立什麼大功,卻一路高升,靠的就是黃皓的支援。

黃皓那裡,趙廣看不上這個小人。

唯一能通達劉禪的,就只有張家。

“順平侯與桓侯均是先帝的元從舊部,這些年走動的少了,元忠到時備一份厚禮,苟某讓小兒與張侍中提上一句。”荀詡微微一笑,對趙廣的情商很滿意。

趙雲諡號順平侯,張飛諡號為桓侯,兩人從劉備在平原時就認識,一路從徐州到荊州、再到益州,情份上雖比不上劉關張,但比其他人來說,總也深厚了許多。

可惜的是,趙統情商不夠,能力又是不行,承襲了永昌亭侯之後,迄今也不過是虎賁中郎督的虛職。

這官職聽起來乍呼,實際上卻是皇宮門口看門的。

滿面笑容的荀詡,看上去有象和藹可親的鄰家老人,眼眸中流露著不一樣的光芒,這讓趙廣越發的感興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他的印象裡,司聞校尉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如果換到民國時候,那就是軍事調查局,也就是軍統特務。

猛然,趙廣醒悟過來,荀詡這個名字他為何如此的有印象,父親趙雲有一次特意提到荀詡,丞相諸葛亮兵出祁山,苟詡所在的有聞司破獲了曹魏伏在天水郡的多名暗間,據說還有蜀軍中的重要將領。

在趙雲的話裡,似乎和這個荀詡還打過幾次交道。

也許,就是這一點父輩留下的交情,讓荀詡對趙廣另眼相看。

“沓中的戰報,還需要太丞多費心思,幫著潤色才行。”趙廣會意一笑,順手拍起了荀詡的馬屁。

荀正雖然重要,但誰又能比荀詡更接近小張皇後。

荀詡見趙廣識破他的隱形身份,倒也不生氣,只淡淡說道:“皇后那裡,元忠且放寬心,荀某自有計量。”

有了這一次單獨領兵的軍功,趙廣又是趙雲的兒子,軍職升遷功勞一塊是積累夠了的。要是在昭烈帝劉備、或者諸葛丞相當政時,不用趙廣走什麼路子,只要老老實實的等著就行。

與荀詡一番攀談,雖然費了諸多口舌,但效果還是不錯的,最起碼趙廣搭上了小張皇後的一條線,若是有機會迴轉成都見上一面,說不定以後就是張皇後在蜀軍中的代言人。

想到這裡,趙廣心念一動,許久未曾察看的屬性值好象有了反應。

姓名:趙廣

生命值:24。

武力值:81。(斬殺禿髮樹機能,成長+1)

天賦值:30。

技能值:4(槍術,地圖術,探礦術、洞察術)。

槍術技能:lv8。

地圖術技能:lv3。

探礦術技能:lv3。

洞察術技能:lv1(新技能)

明察秋毫。

洞察人情世故。

這世上最難猜難懂的不就是人心嗎?

蜀漢的國運雖然衰落,但趙廣有信心,在千難萬險中殺出一條生路。

軍情緊急。

姜維在劍閣能不能擋住魏軍主力,趙廣無法意料,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摩天嶺一帶,趙廣留下劉林率一部精兵守衛,輔之以陳壽麾下的輜重士兵,苴國一帶,本就處在地震帶上,祼露地表的石灰石不難找到。

把摩天嶺的險道弄的更加高聳,讓鄧艾翻越的時候,再難一點。

這樣做雖然很無恥,但卻很實用。

至於趙廣自己,則與荀詡、陳壽一道,直奔陰平道與金牛道的重要關口——江油關。

此關位於涪水中流,整座關隘天險自成,其地群山環抱,關口險峰壁立,直插雲天,關下江流湍急,濁浪翻卷。

諸葛亮主政之時,在此屯駐重兵,蜀軍扼涪江天險,使敵不敢貿然犯境。此後,江油關的地位開始下降,等到馬邈當太守時,江油關的蜀軍兵卒已不足三千數。

馬邈此人雖然姓馬,但跟馬超沒有什麼關係,他曾是蜀漢右將軍閻宇的部下,後來又投靠了黃門令黃皓。

志大才疏,這個詞形容馬邈非常合適。

就歷史來看,馬邈本來只需要堅守江油關,就能聚殲魏軍於城外,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有地利不知用,以己方之短去攻敵方之長,如此用兵不敗才怪。

江油關的守卒已不知多少年未歷戰事了,三千的紙糊兵馬去伏擊魏軍田章部,結果自然是被打的大敗潰逃。

等到鄧艾軍翻過七百餘裡山道到江油關時,馬邈又犯了畏敵如虎的毛病。

鄧忠的先頭部隊在翻山越嶺之後,戰鬥力大打折扣,馬邈卻視而不見,連擺樣子抵抗一下的心意都沒有,魏軍一到就直接開了城門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