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荒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章 歸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章 歸來

“大林,這泉水洞在你們家院子的後頭,吃水真方便!不像在谷堆村,大家擔個水,還要大老遠地去山後擔……”

小蘭蹲在草地上,手上摘著水靈靈的藁本,一邊找著話跟大林說。

不過說心裡話,要是沒有土匪那件事,小高村那簡直是山裡人家最喜歡的落腳地了,泉水清甜,種些甚都容易,菜地裡不管是青菜還是果子,都有一股子甜甜的味道,比谷堆村的強多了。

大林跟小蘭找理由回了一趟小高村,路過老高家院子的時候,發現不光是沒人,連原來的房門和院門都被人給卸掉了。

大林有點悶悶的,不過小蘭誇他們小高村的水好,他還是挺高興的。

“嗯,吃水是方便,你嚐嚐這個!”

大林隨手把自己在坡上採到的紅果子遞給小蘭,“不過我聽許同志說了,如今趕跑了南島人,打倒了惡霸和土匪,新軍要過江打到南方去,等打敗了舊政府的老爺兵,咱全國都安寧了,到時候,不管是城裡,還是咱村裡,都要好好的建設咧……”

小蘭啃著果子,聽得入神,“咋建設?”

“好像是要在山上開梯田,修水渠,把曲水河裡的水從山下引上來,澆地從水渠裡引水,再在咱村東邊西邊修上兩個大坑,裡頭放滿了河水,到時候咱村擔水不用走山路去山後擔水了,走上幾步平路能去到大坑邊,也跟這邊有泉水洞差不多了!”

小蘭聽得悠然神往,“天呀!走兩步平路能擔上水,那生活過得可真美!我是再不想跑那麼遠去擔水了!”

也是得虧這兩年不旱了,在雨季的時候,在外頭放上水桶和缸能接上雨水,水窖裡的水也總是滿的,不然光每天的擔水把人累死!肩膀上都能磨起了老繭!

大林想了想說,“那估計怎麼也得好些年吧!村裡人家修個房子還少說得一個多月呢,許同志說得都是開山劈石的生活,怕是要費好大的勁兒了。”

小蘭笑眯眯地,“那有甚?反正咱村這麼些人呢,一天幹一點,慢慢地也都能幹好了,只要有人帶頭行!”

大林登時多看了幾眼小蘭,沒想到小蘭整天嘻嘻哈哈,沒心沒肺的,倒是心裡頭有正主意呢!

倆人摘著野菜,暢想著未來,大林覺得心裡的煩惱好像也被風吹跑了似的。

眼看著日頭漸高,大林站起身,“快晌午了,咱回吧!”

倆人揹著野菜筐子往山下走,才將將走到大路上,看見有兩個人揹著擔著好些東西,一步步地往小高村方向走呢!

“咦?這是誰?”

小蘭站住了腳,打眼望過去,看不著人臉,不過看那兩人,渾身灰撲撲的,一看知道是走了遠路來的,趕緊去看大林,“大林哥,這是不是你家的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她人字還沒說完,大林猛地飛奔出去,幾步跳下山坡,一路拼命地跑,大喊大叫,“娘!娘!達!達!”

那個落在後頭的人影,他再也不會認錯的!

肯定是他娘!

大林跑得猛,連背上筐裡的野菜都散了出來也顧不上,小蘭走幾步撿一撿,她雖然看上去什麼也不愁的模樣,不過也不是甚都不想的,這會兒她心裡在嘀咕呢。

大林他達他娘回來了倒是好事,可是那是不是大林哥要回小高村了?

那她們家不是又沒有男丁了呀?

“娘!達!”

大林一口氣衝到那兩個人的跟前,那倆人聽到了大林的聲音,都吃驚地轉回頭來,看見活生生的大林,眼睛都瞪圓了。

“大,大林!”

穿了身灰撲撲衣裳的中年婦女向後退了一步,這才站定了抬頭看大林。

幾年不見,當初那個只到她肩膀的大兒,居然都長得比她還高一個頭了!

“大林!你還活著!我的兒啊!”

孔連翠一直以為當初大林病成了那模樣,是肯定活不成了,後來逃荒路上受苦遭罪,想起被撇下的大林來直想掉淚,不過換個念頭想,算是那會大林能起身跟著他們一起逃荒也多半是不成,孔連翠的心裡能好受些,這會兒猛地看到長高長大了的兒子,那當真是驚喜交加,抱著大林嚎啕大哭起來。

“娘!”

大林也哭了,一邊哭一邊轉頭去看他達。

哪知道一轉過頭來,看到的卻是他三叔!

雖說過了好幾年,他三叔長得濃眉大眼,也跟他爹像,但當兒子的,還能認不得親爹?

“三叔?”

大林看到是三叔,欣慰是欣慰,三叔也活著回來了!

可他達呢?

“娘,俺達呢?二林和三林呢!”

孔連翠一聽這句話,哭聲更大了。

高有材本來也含著淚,這會兒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了。

“你達……俺大哥他,不在了!”

大林其實這兩年思念家人的時候,也想過逃荒路上危險那麼多,能活下來的十個裡頭不到三四個,萬一……他達娘有個好歹……

他路過破廟的時候,都會進去偷偷磕頭,求老爺保佑他一家能平安回來。

這會兒大林忍不住哇的一聲,也放聲大哭起來。

少年的哭聲,可比孔連翠的痛多了,他心裡難受,只覺得天翻地覆了。

這會兒沒看見他達,他達是不在了,那二林和三林沒看見,是不是也……

“二林和三林呢?是不是,呃,也,也不在了?”

“沒,沒有,是在長平縣的時候,給尋了個,好人家,送走了……”

孔連翠雖然哭得涕淚交流,可一聽這話,趕緊回答,生怕讓大兒誤會了。

大林心裡撕扯的疼好像略好受了點。

送人了!二林還三林肯定還活著呢!

忽然他娘身上發出了嗚哇的哭聲,明顯是個吃奶孩兒!

大林一愣,看向那聲音來處,原來他娘背上揹著的包袱裡頭,還裹著個孩兒,先前是小被子裹得太高了,他才沒發現!

“這是誰家的孩兒?俺三嬸和成林呢?”

孔連翠低下頭,藉著去哄孩兒逃開了大兒子的眼光。

高有材臉上有些麻木,還是接下了話。

“你三嬸和成林也都不在了。”

要是當初知道外頭討生活那般難,媳婦孩兒都保不住,他是寧死也不離開小高村的,可人誰有前後眼?

“我在長平縣,碰到了你娘,俺倆人,過成了一家,這孩兒,是你小兄弟……”

亂世裡頭,死人太稀鬆平常了,大哥不在了,兄弟娶了大嫂多得是,外人也不覺得奇怪,可是回來對上大林,高有材覺得老臉上火辣辣的,好像氣沒那麼壯。

轟的一聲,好像有什麼在腦袋裡頭炸開了一樣,大林看了眼那個正嗷嗷哭的孩兒,孔連翠低著頭哄著他,忽然大林轉過了身,拔腿跑,再也沒看他娘和他三叔,還有那個孩兒,連身後他娘喚他的聲音也跟聽不見似的……

李茹看了看天,已經正晌午了。

“這倆人還沒回來,算了,咱先吃吧,給他們在鍋裡留些行了。”

算是她和綿花能餓著肚子等人,這家裡頭還有客人呢!

杜大夫一上午招呼了五六個病人,也是夠累的。

三人坐在小飯桌上正吃著飯,小蘭氣喘吁吁地跑進來了。

“娘!大林回來沒有?”

李茹放下筷子,“沒呀?怎麼啦?”

小蘭把經過一說,又是比劃又是跺腳,“哎呀,大林他娘跟他三叔結婚了,還生了個弟弟,大林見了二話不說,往咱村這兒跑了!”

其實這事要在小蘭看起來也沒啥,那村裡二婚三婚的好多呢,前年小繭他達不是還娶了東平村的一個寡婦,那寡婦還是小繭他表姨呢!

當然了,事兒不擱在誰身上,誰不覺得疼,要是二婚的是她娘,那嫁給誰她都不能高興啊!本來在自己家裡好好的,甚也不缺,平白地多個人管自己誰樂意哩……咳,想遠了!

小蘭一拍巴掌,叫了聲,“啊!我知道了,大林肯定是去小光那兒了!我去尋他!”

李茹一把拉住拔腿跑的小蘭,“行了,你先吃了飯,再帶上碗飯給大林送過去!”

道理誰都懂,但輪到頭上,怎麼也得一陣難受才能想通啊。

先前李茹一直替大林擔心,如今倒是一塊石頭落了地,高家人的結局,跟故事裡的沒多大變化。

小蘭三下五除二吃完了自己的飯,趕緊裝了一大碗,端著去她大舅家了。

杜大夫全程看在眼裡,問李茹,“大姐真鎮定啊!”

好像根本不怕大林他達娘回來,會把大林接走,又好像對大林他娘和他三叔結婚一點也不吃驚似的。

要知道,小叔子娶了大嫂,這種事雖然常見,可一般人聽說了,還是要驚一下的。

“四三年那大災年,俺們這兒還有野菜能填肚,去了外頭,只怕是連野菜都沒有,哪能活下人來,大林他娘和三叔能活下來不容易了,都是外路人,不過成一家,在外頭也沒那麼容易活。”

像是谷堆村吧,谷堆村因為跟河東交界,也有不少人家跟河東那邊村裡的結成了親家,這,來逃荒的河東人來到谷堆村都難立腳呢,更何況是谷堆村人去了長平縣那麼遠的地方?長平縣的方言,跟谷堆村的方言都沒半點像的!在那兒一張嘴,知道是外路人。

杜大夫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難受歸難受,現實是現實,大林在消沉了兩天之後,振作了起來,還跟平常一樣幹活,小光和小椿這些人拉他一起去看新戲,他也去看,人家跟他說笑,他也說也笑,總之,是看不大出來心裡還難受著。

到了第五天上,孔連翠抱著孩兒到了李茹家。

其實再見李茹,孔連翠是有點彆扭的。

先前在小高村的時候,李梅說過想招大林當女婿,她一聽覺得這是上門女婿,還覺得李梅是痴心妄想,瞧不起人呢,可到頭來,卻是李梅救了他兒,還把人好端端的養活到了這麼大!

孔連翠帶了點從長平縣帶來的土產,當做感謝的禮物,這回她的口氣軟和多了,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表示她很樂意跟李梅當親家,這個兒子算是送給李梅了,以後還要多來往才好。

送走了孔連翠,李茹心裡其實也松了口氣。

她還真有點怕孔連翠突然犯起軸來,死活要把大林給接回小高村可怎麼辦?

如今看起來,大林和小蘭兩個相處的還不錯,等再過一兩年可以訂親了吧?

前幾天宣傳隊演了新戲,叫二妮的婚事,這戲跟前頭兩部還不一樣。

前頭那兩部,都是先抑後揚,好人遭難,之後再報仇雪恨這種套路,雖然結局大快人心,但開頭還是很催淚的,算是正劇風,但這二妮的婚事不同了。

主要是說村子裡兩個年青男女,相互有好感,可兩家的大人卻因為私心想拆散,小青年跟大人鬥智鬥勇,穿插著各種活潑有趣的笑料,最後有情人還是結了婚,兩家大人也認識了錯誤,拋棄了老一套的包辦思想,可算得上是個輕喜劇。

這個戲,不光是年輕人看,是上了點年紀的也喜歡,連著去廟裡三刷四刷的有的是,快嘴霞都把那臺詞裡的俏皮話給背熟了,大大長了她八卦的本事。

這個戲,李茹其實在現代的時候也看過,但那會的感觸沒這麼深了,寫這個小說的作者是當時河西河東最受歡迎的,每一部作品都特別的接地氣,不光是受歡迎,還潛移默化地起到了開民智,宣傳新思想新政策的作用。

如今身臨其境,李茹很是佩服。(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