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增產量分配方案、活蚌取珠技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增產量分配方案、活蚌取珠技術

張鳳蘭答覆了九號院目前的實際生產能力。

“讓我先考慮一下吧。”江逸晨說了一句便結束通話電話。他現在需要好好想想,並把自己的產業及下屬人員梳理一下。

當前的產業,分成兩塊,鼎香園麻辣燙店和秀水巷九號院的千層餅作坊及其下屬的口福多小店。

麻辣燙店由吳大娘帶頭,手下有蘇曉佳、褚連貴、小劉三個人。

整個千層餅專案,都由張鳳蘭負責,手下有顧子芬、小何,以及另外兩名工人。其中小何在口福多小店站櫃檯。

秀水巷小院,目前做為口福多小店的配套作坊,各種麵食製作裝置已經配套齊全,現在每天的千層餅產量為六百張。

其中三百張供應合林路的口福多小店,另外向孫、胡兩位經銷商各自批發一百五十張。按說已經不少了,但據反映各處都是緊巴巴的,不夠賣。

雲沙島的調料已經開始出產,而且還開闢了新的地塊,產量翻倍指日可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市場需求又這麼大,那麼千層餅的產能繼續擴張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目前千層餅每張直接成本將近八元,隨著產量的提高還能再降低一些。批發價十六元,按單日產量一千二百張計算,再加上口福多小店的批零差價,那麼就是一萬一千多元的毛利,每月三十三萬出頭,再扣掉房租、水電費、各項稅費、公關打點支出等等,單月的淨利潤很可能達到二十八、九萬。確實很可觀。

至於新增六百張產量的分配問題,口福多小店增加一百張,原有的孫、胡兩位先不用考慮了,利益彙集在少數人手裡可不是什麼好事情,還是見者有份比較妥當。

宏光大街的那另外三家既然找來,總得給點兒面子,就每家先分個七十張吧,反正不能全部集中在一條大街。餘下的,往別的地方批發,比如剛才說的那什麼親戚。

當然,還是繼續執行下崗職工攤位優先的原則。據悉,有關部門為了緩解社會矛盾,對於這一特殊群體,不僅在政策給予傾斜,而且在某些方面的容忍度也比較高。

更何況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名義也好聽不是,俗話說頭頂光環好辦事嘛。

萬一千層餅專案這一塊兒將來弄出點兒什麼麻煩,或者有人想為難的話,呵呵,再不濟,下崗工人兄弟姐妹們的脾氣可不是那麼好惹的。

想通了前後的事宜,江逸晨又給張鳳蘭掛了個電話,先將經銷商的選擇原則告知,讓她開始著手準備產能擴張的工作,自己回頭兒就把新一批的調料給她送過去。

下午,江逸晨先去苗圃地裡幹活兒,千層餅產能擴張在即,這塊陣地暫時還不能放棄,麻煩就麻煩點兒吧。

完事後借廖老頭兒的三輪車,一路騎到秀水巷九號小院。

先在外面找個僻靜的地方,將空間中成捆的大蔥和編織袋裝的生薑取出,擱到車廂裡。然後再騎進院子。

張鳳蘭正在檢視賬目,見狀連忙過來迎接,並清點收貨。

現在的她,已經開始正式行使專案主管的職責,工資自然也跟著變了,提升至每月三千八百元,相較剛進店時漲了不少。

交接完畢,江逸晨視察了製作間的情況,然後又與張鳳蘭商議了一些具體事宜。

一直到六點多鍾,離開秀水巷,來到合林路的鼎香園幫忙。

晚上八點鐘,待最後一桌客人離去,店內的職員們這才關門開始用晚餐。

餐後,江逸晨去了一趟後院,回來時手裡提著個鐵桶。

“曉佳,我這回又帶了點兒特產回來。上次發短信跟你說過的。”他將鐵桶放到地上,招呼蘇曉佳過來瞧瞧。

蘇曉佳好奇地湊過去,只見桶裡裝著十好幾只黃褐色的大蚌,還有少許水。

她的眼睛頓時睜大,這與上次那只出珠子的蚌屬於同種,而且個頭兒還要大一些。

“呦,又是珍珠蚌,這麼多。從哪兒弄的啊?”吳大娘從旁邊路過,見到水桶中的東西,也頗為驚喜。

“一個漁民朋友出海打撈的,送給我幾隻玩玩兒。咱們找個地方給開了吧,但願這回運氣好。”江逸晨隨口解釋了一句,又對蘇曉佳提出建議。

蘇曉佳思襯了一下,然後伸手指指樓上。

江逸晨點點頭,於是兩人一起來到二樓存放調料的小庫房,取鑰匙開了門。吳大娘還要收拾店裡、盤賬,就沒有跟上來。

開啟頂燈和檯燈,找了個臉盆擱到臺子上,江逸晨撿起一隻大蚌扔進去,右手執一把不鏽鋼短刀,就要動手。

嗚嗚,蘇曉佳衝他連連擺手,神情有些著急。

“怎麼了?曉佳。”江逸晨連忙見狀停住。

蘇曉佳打了兩個手勢,讓他稍等片刻。隨後出門去自己的房間了。

江逸晨有些納悶,但也只好原地等待。不知道小丫頭要搞什麼名堂。

不多時,蘇曉佳端著一隻不鏽鋼托盤進屋,盤中放置了手術刀、彎針、小木片、藥棉、酒精瓶、鑷子、小手電,還有兩樣不認識的東西。

“曉佳,這是幹嘛?怎麼像個做手術的女大夫。”江逸晨奇怪地問道。

蘇曉佳將托盤擱到臺面上,又拿過紙筆,連寫帶比劃,這才讓對方明白了她的心思。

原來,上次江逸晨將帶回那只珍珠蚌剖開取珠,然後母蚌就死了。這讓她在欣喜之餘又感到不忍。

她總覺得母蚌含辛茹苦,孕育多年才長出這麼漂亮的珍珠,人類為了取珠而殺害它們實在有些殘忍。

後來就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現在有活體取珠技術,可以使取珠後的母蚌繼續存活。前兩天江逸晨在簡訊中告訴她這次又要帶回一批母蚌,於是她便讓奶奶陪著去了一家賣珍珠工藝品的大店,買到了這套工具,還讓那兒的技術人員給做了簡單的培訓。

“我還一直以為取珠都是直接剖開呢,沒想到還有這門技術。哎,這件事情是我疏忽了。這樣吧,咱們取完珠子,把母蚌養上幾天,然後我就送它們回老家好不好?”江逸晨感慨地說。

蘇曉佳見他理解自己,也很欣慰,於是連連點頭。並開始著手做準備,用酒精給器械消毒。(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