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石鎖兒談木工等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九章 石鎖兒談木工等級

公事談完,晚餐繼續進行。

“哎,我說石鎖兒。要說你們這木匠裡面咋分那麼多花樣兒?哪行木工手藝最高啊?”稍過了一會兒,喜子又好奇地問。

石鎖兒解釋道,一般來說,現在的木匠裡面大體上主要分為建築木工、傢俱木工、裝修木工和展會木工幾種。

要純論手藝水平,最高級的無非兩種,古建木工和仿古傢俱木工,必須要懂得傳統建築知識、飛簷斗拱,各種複雜精巧的榫卯結構制作方法等等,講究真材實料、精工細作,產品壽命長,不野蠻使用的話,從祖爺爺傳到重孫子毫無問題。但如今這種活兒很少,幹這個的大多是老師傅,已經快絕跡了。

前些年媒體上曾經報導,京城官方要對紫禁城進行大修,結果發現這方面的人才奇缺,以致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招賢納士,最後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東西南北勉強湊起一隻隊伍。裡面還有好幾名隊員都是屬於老大爺級別的。

其次是製作傳統框式實木家具的木工,也算有點兒真功夫。但在現代大規模板式家具生產流水線的衝擊下,也快成稀罕物了。

至於板式家具流水線上的木工,要求就低得多,工件的精度大多取決於機器設備的好賴。

再就是裝修木工,基本上就是靠氣泵、氣釘槍吃飯,整天手持氣釘槍,什麼直釘、騎馬釘的一通兒梆梆梆,將裁好的木龍骨、石膏板、大芯板、石膏線等等釘到指定位置了事,方便快捷。

裝修嘛,能頂個幾年就算不錯,搞得太結實了反為不美。

要說最奇葩的就要算展會木工了,那才是木工中的超級快手。

現代社會商業競爭激烈,展會多,而且週期安排的問題,組委會留給廠家、經銷商進會場佈置搭建展臺的時間基本上都很短,一般只有兩、三天。

有需求就有市場,在這種環境中催生出一批專業的會務會展設計安裝公司,其旗下的安裝工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尤其一把氣釘槍上下翻飛,玩得那叫一個出神入化,比美國西部牛仔可牛多了。

鋁塑板、複合板、成型板、大芯板在快槍手們的電鋸、釘槍、錘子的招呼下,沒一會兒功夫就變成了展板、展臺矗立起來,在燈光照明、產品宣傳廣告牌等等的襯托下,一套光鮮亮麗的展臺就如同變魔術般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陣勢即便魯班祖師再世,恐怕也得自嘆不如,感慨長江後浪推前浪。

不過光鮮歸光鮮,缺點也很明顯,怕磕怕碰,怕拉怕拽,怕蹬怕踹。因為連線部位只是靠幾根小小的氣釘、木條什麼的,結構上虛得很。工作人員使用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

等到展會一結束,這堆漂亮的東西馬上變成一堆垃圾,等候清理。它們也是所有木工產品中最短命的,正應了那句驢啥蛋表面光的俗語。

來順兒和喜子聽到這裡,無不感到大長見識。隨後又問石鎖兒算哪類?

“我原先跟著老爹做老式框架傢俱的,後來進城去了裝修隊,算是兩樣都沾吧。”石鎖兒籲了口氣說道。

今天是他說話最多的一次,還感覺挺不習慣的。

“那你搞竹樓的時候,腦子可別轉不過彎兒來,還照著裝修木工的路數,拿著氣釘槍一路梆梆梆梆。那建好了俺也不敢住。”喜子鄭重提醒道,擔心他習慣成自然。

“就算我想那麼幹,這竹子表面又硬又滑的,也釘不住啊。”石鎖兒搖頭解釋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石鎖兒可不會做豆腐渣工程,你就別瞎操心了。對了,你也別閒著,竹樓建設期間委派你擔任總工程師助理,老老實實地給石鎖兒打下手,服從管理,讓你幹啥都不能含糊。”來順兒將手中的碗撂下,做出新的人事任命。

“啥,讓他管著俺啊?”喜子頓感不忿,這哪兒有後來居上的道理。

“能者為先,讓你帶頭兒幹你幹得了嗎?就這麼定了。去,今天你刷碗。”來順兒拿出領導派頭兒,不容分說地做出決定,隨後起身走去山洞。

石鎖兒望著喜子,有點兒不知所措。

“咱倆一塊兒刷。”喜子沒好氣兒地說道。

來順兒和喜子的迴歸,讓雲沙島上的工作和生活又重新恢復正常。

春節剛剛過去,天氣依然寒冷,夜間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二、三度。地裡的各種作物在農膜的覆蓋和特製營養水的雙重作用下,雖然仍保持著綠油油的狀態,但生長變得十分緩慢,幾乎停滯。

不過由於種植面積的擴大以及相當數量的存貨,支撐鼎香園和口福多的原料供應倒是沒有出現問題。

島嶼西邊的灘塗養殖池,雖說同樣因為特製營養水的緣故,各種魚蝦貝類的抗寒能力明顯提高,但為了以防萬一,年前採取了保險的過冬措施,就是在池子上方搭建一個由木支架、鐵絲網和薄膜組成的簡易棚子,高出池沿三十多公分,四周封實,這套措施稱之為冬棚。

雖然簡單,但是可以使得池子中的水溫比外面平均能高五至六攝氏度,有了這項保暖措施,裡面的蝦、石斑魚這些不會冬眠的海產就不會被凍死。

至於那些蟶子、鮑魚、海參等貝類和軟體動物,則早早就鑽進泥底睡大覺了。

另外還有那些家禽,公雞母雞也好,小鵝威威也罷,由於都披著一身厚實保暖的羽毛,區區這點兒溫度自然不在話下。每天照常吃喝玩樂,一如既往。

唯一受到影響的,就是母雞們的產蛋量明顯下降,大約單隻每週平均只有兩至三個雞蛋進賬。也難怪,母雞下蛋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熱量,由於電力條件欠缺,雞舍中尚無法做到恆溫,自然使母雞們的生產積極性大為降低。

不過大冷天的這個活兒也確實不好幹,就算是冬歇吧,看來只能等天氣轉暖後才能恢復正常了。

好在由於室外環境寒冷,近來母雞們都乖乖把蛋下在了雞舍的雙層木箱子中,省卻了遺落外面的麻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