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回城、鼎香園的經營狀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三章 回城、鼎香園的經營狀況

兩天後的下午,鼎香園那邊的吳大娘給晴晴打來電話,說稅務方面有事情需要處理,讓她儘快回去。

算算日子,江逸晨和晴晴已經上島十幾天,確實也該回粼江了。

於是,倆人商議一下,當晚就將隨身物品收拾利索,打算明日一早就離開。

來順兒和喜子聽說後,又抓緊整理出一批調料和蔬菜,打包裝好。準備讓他們隨船帶走。

次日清晨,江逸晨和晴晴用過早餐,各自揹著揹包前往海島東邊的天然小碼頭。

來順兒三人推著一輛滿載大包小包的木板車,一塊兒從山上下來。

大白鵝威威跟在晴晴身邊,不時地扭頭望著她,情緒有點兒不安,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眾人來到小碼頭,來順兒搭上跳板,率先上艇,開啟駕駛艙門鑽進去,檢查儀表裝置是否正常。

喜子和石鎖兒則將板車上的東西卸下,依次搬上後甲板

晴晴站在岸邊,彎下腰,撫摸著威威的脖頸和腦袋。

“威威,我要回去了。你在島上可要乖乖的啊,下回再過來看你。”她輕聲說著,與威威告別。

呃兒,呃兒。威威看到海面和快艇,終於明白過來。它拍打著翅膀,伸直脖子高聲大叫。聲音中充滿了悲傷。

須臾,它又用扁嘴夾住晴晴的衣角。

晴晴頓時只覺得眼眶溼溼的,她深吸一口氣,強忍著不讓眼淚流下來。

“晴晴,這個島是咱們自己的,又不像那些景點。只要有時間,什麼時候都可以過來的。”江逸晨在旁邊開導。

晴晴低頭看著威威,默不作聲。

石鎖兒和喜子來回跑了好幾趟,把貨物全部裝完。見到大鵝這幅模樣,也不由心中感慨。其實按說威威跟著自己等人的時間最長,但感情卻似乎遠沒有與晴哥兒這麼深。

“晴晴,你要是捨不得呆頭鵝,乾脆咱倆換換得了。我去坐辦公室,每天敲敲鍵盤子,你留在島上幹活兒,挑水做飯、養雞喂鵝啥的。咋樣兒?”喜子揶揄道。

“哼,你的活兒我都能幹,我的工作你做得了嗎?”晴晴用手背在眼角輕輕抹了一下,然後用一種輕鬆自負的口氣說道。

“嗨,不就是個賬房先生嗎,有啥難的。俺初中數學學得也不賴。”喜子滿不在乎地說。

“啥不賴啊,我記得補考了好幾回吧。”來順兒從駕駛艙中出來,聽了這話,毫不客氣地揭了他的老底。

“那還不如俺呢,那會兒好歹也沒低過七十分。”石鎖兒也插上一句。

“俺就是三角幾何差了點兒,代數啥的學得好著呢。”喜子狡辯道。

大夥兒都樂了起來。

晴晴被他們一通兒插科打諢,心情倒也輕鬆了許多。

解開纜繩、起錨、發動,一切準備就緒。

晴晴與江逸晨一塊兒登上快艇,威威叫喚著要跟上去,卻被喜子強行摁住。石鎖兒趕緊撤掉跳板。

螺旋槳推進器嘩嘩地轉動,急速翻湧的白色浪花。來順兒駕駛快艇徐徐退出小碼頭。

晴晴扶住欄杆站在船頭,揮舞右手與威威告別。

嘟,汽笛聲與威威的叫聲混雜在一起,藍箭630調轉船頭,逐漸加速,拉著一道長長的白色尾流在遼闊的海面上飛馳而去。

江逸晨和晴晴返回粼江,又開始了熟悉的城市生活和工作。

在海島竹樓建設期間,城裡的幾處產業仍在平穩有序地運營。

從吳大娘和劉敏秀那裡瞭解到,鼎香園總店進入四月份以來,人氣又上了一個新臺階,目前高峰段的上座率提升到了九成左右,週末甚至已經達到了客滿狀態。

江逸晨得知這個資訊,一時間心中頗有些驚訝。

要知道鼎香園總店可不比原先合林街上的那個小店,它擁有四百平米的營業面積,二百七十個座位。這個規模無論放到哪裡都算個中等以上的餐廳了。

由於店內的食品價格偏貴,經濟實力弱的顧客消費起來比較吃力,光顧的頻率也十分有限。

再加上地處偏僻,基本上都是靠回頭客以及口碑傳揚。

去年年底開業時,當天高峰段達到了五成的上座率,都已經令大家感到欣慰。沒想到這才短短三個半月過去,居然就已經接近滿座。實在是出乎原來的預料。

劉敏秀身為大堂經理,與顧客接觸較多,對此倒是覺得很正常。她告訴江逸晨,說鼎香園產品線已經日趨完善,普通級別的麻辣燙加上田園鄉情精品系列的三種菜品,使得不同消費能力以及不同口味偏好的顧客,都能在這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美食。

而且鼎香園承載的功能也是愈發複雜,什麼家人團聚、朋友會餐、生意請客、學生過生日、畢業散夥飯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這麼說吧,也就是缺個婚宴,其它的基本上都齊全了。

另外,據她的瞭解,當前的客源早已不再侷限於附近一帶地區,經過口口相傳,名氣越來越大,近期已經有相當部分從北城那邊過來的顧客上門用餐,還向店方諮詢北城區什麼時候能夠有鼎香園的分店開張,省得他們跑這麼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這般,加上店內食物本身的卓越品質和日趨規範化的管理流程,客滿的狀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且根據她的測算,按照目前的趨勢,估計過不了多久,鼎香園總店就會重現去年老店門前排長隊的景象。

江逸晨聽了這個說法,也隨之釋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衣食住行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食”這一塊兒,相當部分的人早就脫離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轉而在食材、烹飪技藝、口味、品牌、健康等方面大加講究,挑剔備至。所謂食不厭精,好館子受到追捧也太平常不過。

至於張鳳蘭那邊的口福多千層餅,情況也大致相仿,每天保持兩千五百張的產量仍供不應求。

既然如此,那麼近期顯然不必在這些方面過於操心了。按照目前的路子踏踏實實穩定運營一段兒時間再考慮其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