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九章 水至清則無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九章 水至清則無魚??

雲沙島小碼頭周邊的海水,因為紫色冰的緣故,一夜之間變得清澈見底。

紫色冰的投放位置基本上都處於碼頭底部的樁柱附近,而海水的變化大體上也是遵循著這個規律,以樁柱為原點,向外延伸大約六、七米的範圍之內,水質絕佳,再往外就開始逐漸變差,直至與往日常態無異。

即便如此,這效果已超出他的預想,讓他感到非常滿意了。

因為這回是初次實地試驗,所拋投的紫色冰數量並不算多。按照目前的狀況,如果進行大批量投放的話,將會大大改善雲沙島周邊海水的品質。哪怕因原料所限,只能改造潮差帶以外幾十米、百把米的距離,其意義也非同凡響。

不過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則需要在三號紫冰洞內積攢大量的冰塊、冰溜子,按照那裡的再生能力,尚需時日。

另外,由於島嶼周邊的海水常年處於迴旋、奔湧的運動狀態,再加上潮汐和波浪引發的規模流動,為了保持效果,恐怕隔段時間還得進行重複操作。屆時再視具體情況而定。

江逸晨在碼頭上徜徉許久,這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碼頭水質發生的變化,於當天下午就被細心的來順兒發現端倪,驚訝之餘,將這件事情報告給江逸晨。

依他的推測,估計可能是碼頭底部突然冒出了大量的地下泉水,才導致異變產生。

江逸晨覺得這件事情遲早會被其他人發現,也沒有必要隱瞞,否則一個個疑神疑鬼的反而不好。

於是他編出一個理由,在飯桌上予以公佈。

他告知大夥兒不要覺得奇怪,碼頭附近海水的特殊現象是一種強力淨水冰初步試驗的成效,這東東就是上次那家搞出特製營養液的農科所的最新科技成果。

農科所與自己有長期合作關係,所以強力淨水冰也被首次安排在島上進行試驗。

來順兒等人對晨子哥的話基本上都深信不疑。原因無他,前面特製營養液的功效有目共睹,那可是島上出產高階農副產品的根基。

不管怎樣,這海水變乾淨了總是好事一樁,先不談其它,至少當前看上去舒服養眼不是。

向手下解釋清楚之後,江逸晨一邊關注試驗地點的變化,一邊繼續積蓄紫色冰,準備過些日子再接著擴大試驗範圍。

江逸晨很快就再次見到了藍鯊大鑽頭,分別了一段時間,大鑽頭對他的態度似乎更加親熱。這也令他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功夫沒有白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根據藍鯊的良好表現,江逸晨覺得應該加快它融入雲沙島集體的步伐。

於是找了個午後的時間,把島上全體人員召集到小碼頭上,在他的嚴密監管下讓雙方進行近距離接觸。

喜子和石鎖兒已經與藍鯊在一塊兒玩過,也算是老相識了,打招呼、開玩笑絲毫不懼。

而來順兒和竇福成則很有點兒緊張,撫摸鯊魚的時候手不禁有些顫抖,讓喜子二人好一通兒笑話。

無論怎樣,這關鍵性的一步總算順利達成。經過前段時間的瞭解,感覺大鑽頭的記憶力相當不錯,這樣做的結果至少可以使得島上人員的安全保障提高了一大截。

當然,鯊魚終究不是海豚,並不能完全放心。事後江逸晨提醒大夥兒,自己不在場的時候,短期內其他人還是儘量不要與鯊魚單獨接觸,即便遇上了,也要小心謹慎,注意言行,以防在不經意間激怒它。

同時,經過後兩日的觀察,江逸晨發現在沒有新增新紫色冰的前提下,碼頭邊海水水質始終仍保持著清澈見底的狀態,與投放後第二天的情況相比幾乎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看來這紫色冰的效用強力依舊。

不過除了水質以外,其它變化接踵而來。最明顯就是這附近的魚類數量變得多了起來,起碼增長了好幾倍。

偏口、鮁魚、鯧魚,都三五成群地圍繞在混凝土樁柱邊打轉轉。就好像這裡有什麼東西深深吸引著它們,以至於不辭辛勞地紛紛從其它地方趕過來。

不用多說,其主要原因顯然只有一個,碼頭邊唯一與往日不同的就是水質的變化。

看到這種情況,江逸晨的腦海中瞬間將“水至清則無魚”這句流傳甚廣的古話推翻。

本來,這句老話的意思,是指如果水過於清澈,魚類則無法生存。至於原因則有很多種解釋,比如清水中缺少浮游微生物,或者清水不利於魚類的藏身等等。

同時也用來告誡對人或事物的要求不可太高。做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等衍生的含義。

表面看上去貌似頗有道理,但如果深究的話,會發現其中的依據其實並不是那麼靠譜兒。

魚類生活在水環境中,靠腮吸收溶解於水裡的氧氣。這與人們生活在陸地上,靠肺部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實際上並無很大的不同。

人們喜歡清新潔淨的空氣,喜歡森林和草地,厭惡汙染工廠、汽車尾氣等。魚類其實也是一樣,但凡有得選擇,誰願意總在汙濁的環境中生活呢?至於水中微生物,只要數量適當的話,並不影響水質的能見度。

還有一個典型的現實例子,那就是號稱地球天堂的馬爾地夫,由於那裡沒有汙染,海水潔淨無比,憑藉此項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它成為了世界級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但只要去過的人都知道,那兒的魚類一點兒也不比地球上其它地方少,而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當地的旅遊餐飲行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回過頭來將範圍擴大些,較較真,就會發現某些深入民間的古話、老話其實並不十分可信。最有名的當屬那個“溫水煮青蛙”的傳說,經過一些喜好鑽牛角尖的多事者的實物測試,數次證明那根本就是一個謬誤,青蛙可沒那麼傻和遲鈍,在溫水被加熱成開水之前早就蹦出湯鍋逃之夭夭了。

究其原因,估計是因為這些老話在其誕生之際,受到當時人們眼界的侷限以及想當然所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