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椰奶與椰蓉餅、鼎香園二分店開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二章 椰奶與椰蓉餅、鼎香園二分店開張

雲沙島的椰子大豐收,負責後勤的老竇隨後接受了椰肉相關食品的研究課題。

要說老竇此人也不簡單,來島工作的這些日子,在廚藝上用心下了一番功夫。加上原先的底子,當前無論是煎炒烹炸,燉鍋煲湯,還是麵食、冷拼,都整得似模似樣,頗有幾分大廚子的風範。

至於烘焙方面,自然也不是新手。他與石鎖兒一塊兒在廚房裡鼓搗了幾個鐘頭,後者又使用平板電腦上網查詢相關資料,提供一手的技術支持。

第二天的早餐桌上,幾杯乳白色的椰奶以及兩大盤椰蓉餅閃亮登場。

據老竇介紹,椰奶是將椰肉切成黃豆大小的碎粒,然後放到豆漿機裡,加水磨成糊狀,經過過濾、小鍋加熱,最後再新增一點兒野蜂蜜,攪拌均勻,於是這島產的天然椰奶便宣告誕生。

冒著熱氣的乳白色椰奶芬芳馥鬱,口感順滑無阻,味道香甜鮮美、純正而敦厚,和昨天直接飲用的椰汁是迥然不同的兩種風格,各有千秋。

平日裡,為了增強大家的營養,後勤部那邊定期將採購的紙盒裝牛奶運送過來,做為早餐飲料。

成品紙盒牛奶大夥兒平時喝著也還算過得去,但現在與這自制椰奶一對比,立刻便落了下風,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

當然,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座的都習以為常了。假如哪天島產食材比外面市場上同類的差,那才會令大家感到驚詫,肯定是在某些環節出問題了。

還有椰奶過濾之後剩下的渣子,霜雪一般的晶瑩,非常漂亮,它的學名叫做椰蓉,也派上了大用場,那就是製作椰蓉餅的上好材料。

家常椰蓉餅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具備普通烹飪條件即可。

使用低筋麵粉、植物油、雞蛋液、白糖、蘇打粉等數種食材,加入椰蓉混合攪拌均勻,接下來拿勺子舀起麵糊,在面板上搓圓壓扁,然後擱在鋪墊錫紙的烤盤上送入烤箱,大約烤個一刻鍾至二十分鍾左右,金黃色、香噴噴的椰蓉餅就新鮮出爐了。

這算是一道甜點,鬆軟可口,易於消化,熱量高、營養豐富,最適於體力勞動者的早餐所用。

上述兩道新增美食,大夥兒都吃得讚不絕口,也讓老竇面帶紅光,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餐後,眾人又心懷感慨。

因為他們知道,這椰奶和椰蓉餅都受季節、產量限制,不可能像海蠣子煎餅、雞蛋蔥花煎餅那樣成為島上的常規食品,隨自己等人盡情享用。

按照慣例,做為餐飲業原料供應基地,島產高階食材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大頭兒肯定會被運出去,加入鼎香園以及口福多的餐飲產品行列,以獲取商業利潤。

所以這種口福機會有限,值得珍惜。

至於新產椰子的用途,江逸晨早已有了打算,基本上與前期的幾批水果一樣處理。

給鼎香園和口福多的主要管理人員分一些,其餘的用來製作口福多椰奶風味冰激凌,這也是由晴晴建議的。

她從顧子芬那裡獲知,現在市場上口福多系列冰激凌異常緊俏,前面準備的各種水果原料的消耗速度極快,庫存已經所剩不多,經銷商聯合會的人為此經常上門催貨,希望己方能夠擴大生產規模。搞得張鳳蘭也不勝其煩。

江逸晨同意了這個方案,這批椰子總產量不算小,運出去應該可以頂上一陣子了。

畢竟口福多冰激凌屬於新產品,雖然市場反響不錯,但口碑初建,如果長期斷貨的話總不是什麼好事兒。

隨後,他又跟晴晴開起了玩笑,說市場供貨緊張,丁總監也負有不可推卸的一部分責任,因為她不僅個人消耗量劇增,還引誘拉攏蘇曉佳成為同好,這樣擠佔了不小的市場供應份額。

這個說法讓晴晴在電話中嗔怪不已,賭氣給江逸晨戴上了吝嗇老闆的帽子,還將他與舊社會的地主、資本家相提並論。

來順兒在主業之餘,也開始著手進行蟋蟀的準備工作。

先是在海島上各處巡視,檢視今年蟋蟀的活動情況。

接著又把存放在巖洞倉庫裡的那五十個蛐蛐罐找出來,重新清潔拾綴了一番,這些都是去年到花鳥魚蟲市場採購的,用於鬥蟲的專項調養。

另外還安排石木匠製作了一批精編細長條竹籠,做為蟲子們的集體宿舍。當然,裡面都分隔成單間,以避免這些天生好勇鬥狠的小家夥們無謂廝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準備工作就緒,只待稍晚幾天就要開始捕捉蟲子了。

******************************************

九月中旬,經過精心籌備的鼎香園北城松石路二分店正式開張營業。

店長名叫王偉成,粼江本地人,原先在總店擔任大堂副經理,也就是劉敏秀的副手。現年三十一歲,正值年富力強,人還比較能幹,這次分店開張,經過管理層的考察與選拔,最後任命他出任店長職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偉成的手下共有十五名店員,其中大約一半兒是新招聘的,整體上仍採用以老帶新的成熟運作模式。

至於客源方面,管理層的思路很簡單,就是從總店進行分流。近期已在總店大廳以及門口處張貼告示,做充分的宣傳。

人氣的持續上升,導致鼎香園總店目前的接待能力已經不堪重負。每天的大部分時間裡,營業大廳內人聲鼎沸,擁擠混亂,儘管工作人員竭盡全力地維持秩序,但仍不可避免地造成就餐環境惡化,摩擦事件增多,顧客們也是怨聲載道。

為了緩解這種局面,吳大娘和劉敏秀經商議,曾採用過排號分批入場的模式,以控制就餐區的人數。

但因為總店的面積實在有限,並沒有專門等候的場地。既然限制了現場人數,大量的顧客只能在大門口排成彎彎曲曲的長龍,風吹日曬,要趕上下雨天,更是遭罪。

這項政策僅實行了短短幾天,便在眾多顧客的強烈抗議之下無疾而終。

如今松石路二分店的出現,令廣大顧客甚為高興。他們中間有相當部分人都住在城北和城東,來西水井街並不很方便,如今則有了選擇的餘地,實在是喜事一樁。

松石路二分店開張當天上午,大批食客如約呼朋喚友、攜家帶口前往捧場,分流效果明顯,總店的擁擠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和。

同時因為店方推出八折優惠的酬賓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從而產生羊群效應,逐步影響到在路邊觀望瞧熱鬧的行人以及部分松石路當地的居民,帶動他們陸續加入進來。

相比起從前的鼎香園,這回的開業盛況可謂是水到渠成,順利之至。

如此熱鬧的場面,也引起了松石路周邊其他商家的關注。

一開始,他們以為這家新店為了給開業做宣傳,造聲勢,不惜花血本請人到場免費吃喝,心裡還頗不以為然,認為這麼大的店面,如此行事未免太過於鋪張浪費。

誰知再進一步透過落地玻璃櫥窗對營業大廳進行觀察,卻發現裡面與他們想象中大宴賓客的情形大相徑庭。

只見那些顧客在收款臺前排成長隊,手中拿著白色、粉色的單子,交錢拿號牌,接著去取另一處的領餐口領取食物,然後自行找座位就餐。

多名工作人員在現場忙於現場維持秩序,引導顧客,解釋各種問題。

待看清楚了情況,小老闆們頓時感到十分驚訝。

一般來講,新店初始起步,人氣往往比較清淡,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宣傳與堅持,經營狀況才能慢慢好轉。尤其是像松石路這樣的地方,地理位置本就有些偏僻,又是新建街區,做點兒生意更為不易。

但眼前的這家鼎香園,貌似並非那種成名已久,連鎖遍地的所謂名店。但開張首日便顧客盈門,人氣爆棚,實乃平生所罕見。

眾位小老闆們對此欽羨不已,於是紛紛相互打聽這究竟是何方神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