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海島農場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花蛤的養殖試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九章 花蛤的養殖試驗

一週過去,來順兒給江逸晨打來了電話,說經過他們一幫工友的努力,市住建委終於派出專人出面進行協調。

欠薪事件得到了初步的解決,一番扯皮之後,工程甲方向建築公司支付了部分工程進度款,然後相關工人們也拿到了一半的工錢。至於剩下的一半,只能等過完年後再說。

江逸晨聽了之後,感覺這已經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來順兒接著說工地已經全面停工,他和喜子這就準備回老家去。等過完十五後,將按約定及時返回粼江。

江逸晨交代隨時保持聯繫,並祝他們一路順風。

星期天下午,江逸晨來到麻辣燙店轉轉,同時解答蘇曉佳關於電腦方面的問題。

店裡大廳靠牆邊新安放了一個蜂窩煤爐子,用於取暖,煙囪從天花頂部伸出室外,這樣可以避免煤氣中毒。一把大水壺正架在爐子上,壺口向外吐著白色蒸汽。

三點多鍾的時候,他看見吳大娘提著一兜貝類樣的東西進門。

“大娘,買的啥啊?”江逸晨隨口問道。

“花蛤,熟人那兒買的,可新鮮了。先泡上,晚上吃花蛤蒸蛋。”吳大娘將網兜提高,讓他們二人瞧個清楚。

只見網兜裡放著一大堆長卵圓形的花蛤,表面分佈著紅、褐、黑等色花紋。

花蛤屬於物美價廉的海產品,不少養殖戶專門從事這個行業,其產量高,肉質細、味道鮮,烹飪方式多樣化,煮食、涼拌、爆炒、做餡,都很不錯。除鮮食外,還可制罐頭、蛤幹等等。是沿海地區平民百姓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蘇曉佳也從座位上站起來,端詳著花蛤,面露喜色。

“丫頭可喜歡吃這道菜了。以前總想讓我給她做,饞著呢。”吳大娘望著小丫頭,目光很慈祥。

蘇曉佳聽了有點兒不大好意思,又衝對方打了兩個手勢。

“知道,知道,吃完了殼給你留著。隨便你怎麼鼓搗。”吳大娘說了一聲,拎著網兜往廚房方向走去。

花蛤的外殼有花樣各異的紋路,經過挑選後,用來做鑲嵌工藝品也是很不錯的。

江逸晨正要坐回座位上,繼續指導蘇曉佳學習電腦。卻突然停住。

對了,當前既然有現成的海產品,何不試一下冰水的效力?

自從得到寒冰空間以來,他所有的實踐活動僅僅侷限於植物調料範疇。上次去雲沙島的時候,也只是用冰水做過海蠣子湯。但從來沒有進行過養殖試驗。

想到這裡,他簡單與蘇曉佳交代幾句,然後跟隨吳大娘來到廚房。

吳大娘找到一個鐵盆,把網兜裡面的東西全部倒進去,然後用水瓢加水。最後取過一袋粗鹽,準備往盆裡倒。

江逸晨明白,高濃度的鹽水,可以刺激花蛤吐出泥沙,讓肉質更乾淨。他於是連忙制止。

“大娘,等一下。”

吳大娘停住手,疑惑地望向他。

“是這樣,我想做一個試驗,嗯,給我留一半花蛤吧,養幾天再吃。其他的該怎麼弄就怎麼弄。”江逸晨隨即提出要求。

吳大娘對此倒是並不覺得奇怪,她知道小江花樣多,喜歡鼓搗新東西,這店裡麻辣燙、千層餅的美味都出自他的手。

吳大娘點點頭,反正這次買的花蛤數量不少,晚上吃一部分也夠了。

於是她另外又找了個臉盆,把花蛤連水分出一半。

江逸晨端起臉盆,來到後面的庫房,進屋關門。隨後從空間中取出一段冰溜子,正要放入盆中,但轉念一想,當前正值冬季,擔心水溫降得過低,導致影響試驗結果。

琢磨了一下,出門去拿來暖瓶和一個不鏽鋼盆,還有剛才吳大娘用的那袋子粗鹽。將冰溜子放進不鏽鋼盆中,倒熱水化開,伸手試試溫度,又撒了一點點粗鹽攪勻,這才加入放置花蛤的臉盆中。

因為花蛤屬於海洋生物,要想讓它活得長一些,鹽分是不可或缺的。

辦完這件事,他用毛巾將手擦乾,走出庫房。並和吳大娘打了個招呼,讓店裡的人不要隨便動庫房裡的試驗用品。

五點鐘,店裡就已經有很多客人前來用餐。天氣越來越冷,在這個時節吃上一盤熱氣騰騰的麻辣燙,刺激全身血液加速流動,實在是非常舒坦的享受。

前廳只有吳大娘一個人跑前跑後,招呼客人、結算賬單、涮燙各式串子。

其他幾名店員都在廚房忙碌,為即將到來的晚餐高峰做準備。

黑紅臉膛的褚連貴,悶頭打水、摘菜、洗菜,蘇曉佳也停下了電腦的學習,站在旁邊串串子,一雙手靈巧高效,沒一會兒托盤裡的菜串就高高堆起。

江逸晨也沒閒著,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飛,發出哚哚哚的聲音,大小均勻的菜塊、豆腐塊、土豆片迅速堆疊而出。他現在的刀工越發熟練,進步明顯。

廚房的另一頭,張鳳蘭正在幹她的專職工作,製作千層餅。為了節省人工,店裡特意購置了一臺小型和面機,承擔了麵食生產中最為繁重的勞動環節。

和面機揉出來的麵糰,雖然比不上純手工製作的筋道彈性好,但對於這種普通級別的食品來說,已經足矣。

蔥香千層肉餅深受顧客喜愛,基本上只要擺出去,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賣光。但由於受到人工和原料的限制,每天烹製的千層餅數量依舊只有五十多張,也就是兩百多份。

至於反映上來的顧客們的抱怨,江逸晨倒是覺得無所謂,容易買到的東西,反而不值得珍惜,印象也沒那麼深刻。

五點半鍾,張鳳蘭將覆蓋棉被的大簸籮搬出店門,顧客們見狀紛湧而至,排隊搶購千層餅。

今天僅僅用了二十多分鍾,貨物就銷售一空。後面沒買到的人不由怨聲陣陣。

張鳳蘭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並不加以理會,收拾好東西,拎著空簸籮返回店內,身後卻跟著一位中年婦女。

“江總,這位女士想見你。”張鳳蘭將中年婦女引薦給站在櫃檯處的江逸晨。

“這是我們江老闆,店裡的事情都是由他做決定的,你直接跟他說吧。”她轉頭又對後者介紹了一句,然後走向廚房。

張鳳蘭對江逸晨的稱呼有點兒亂,一會兒總,一會兒老闆的。可能是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其中的區別。

不過在這麼一個小飯館裡,也沒有必要那麼講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