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鷹視狼顧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五章 百萬軍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五章 百萬軍購!

半個月之前,洛安朝廷搞出了一些列的大動作,首輔上官宏遠親自宣佈奉武軍為叛逆,並列出了葉明盛的十宗罪,例如魚肉百姓,殺害同僚,欺君罔上等罪名都是扣在了葉明盛的腦袋上,並且還呼籲奉武軍將士和官員能夠棄暗投明,重歸大周正統·····················

升任吏部尚書並如願入閣的慕容倫,也是將自己的親弟弟一家和親兒子從族譜中移出,將慕容家和奉武軍在政治上做了完全的切割。

除此之外洛安朝廷也是跟葉明盛得到的情報一樣,完成了對徐兆傑的任命,封他為淮安總督,鎮南軍指揮使,三南巡察使。

對於洛安朝廷掀起的輿論戰,奉武軍方面也是早有準備,也是沒有慣著上官宏遠,由崔紹,古三思,顧中實,慕容玉良,賀敬雲等人聯名起草的檄文,也是將上官宏遠描繪成了無惡不作的大奸臣,大周三百年來頭一號的奸賊,號召全天下的英雄豪傑,共聚洛安誅殺國賊上官宏遠。

就在雙方輿論戰打的火熱的時候,一封來自江南的親筆信卻是悄悄的遞到了葉明盛的桌子上!

寫這封親筆信的人名叫做陸建朝,此人現年四十九歲,是安和初年的探花,歷任禮部郎中,臨安知府,戶部右侍郎,江南布政使,並且安和十年正式就任江南總督。

而他給葉明盛寫這封親筆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向奉武軍購買火器!

因為之前沒有和陸建朝這個人有什麼交際,所以說對於此人的來信,葉明盛還是非常意外的,不過簡單一思考,葉明盛就知道陸建朝為什麼會給自己來這封信了·······················

究其根本事情還是出在了,洛安朝廷封徐兆傑三南巡察使上,對於徐兆傑要這個三南巡察使的用意,葉明盛能夠看出來,那陸建朝這個江南總督也不是傻子,他當然也明白徐兆傑正在對江南充滿了覬覦之心。

從陸建朝這個人履歷上來看,他是傳統的文官,搞地方政務中央財政是一把好手,雖然是江南總督,名義上節制江南軍政大權,但是他對軍事卻是一竅不通。

江南的武裝力量,基本上都掌握在幾個總兵指揮使手中,不過好在作為文官陸建朝善於安撫人心,江南地區又有錢,大把銀子撒下去,讓陸建朝在軍隊中的聲望還是非常高的,幾個總兵指揮使也是非常擁護陸建朝。

作為整個大周最繁榮,最富裕的地區江南很有錢,但是在自身防衛上卻不是很行,在過去大周還不像現在一樣分崩離析的時候,江南的兵馬在剿匪這種事情都搞不定,需要從淮南或者荊楚調兵過來剿匪。

而這次向奉武軍購買火器,也清楚的表明了陸建朝也知道他手下的江南軍隊,擋不住徐兆傑鎮南軍的虎狼之師,所以他準備向大周火器最強的的奉武軍,購買火器提升手下軍隊的戰鬥力··············

當然除了奉武軍的火器是大周最強之外,陸建朝向奉武軍購買火器,也有地緣政治的考慮,隨著洛安朝廷給了徐兆傑巡查江南的名義,江南和洛安朝廷之間的關係,也是陷入了僵局,而毗鄰的荊楚孫良玉在川蜀打了敗仗,有收留了林世澤一家,現在也是自顧不暇,所以能夠幫江南的或許只有奉武軍!

而葉明盛和徐兆傑之間恩怨,兩大勢力之間的利益衝突,也是讓奉武軍成為了江南的天然盟友,而陸建朝也希望用此次的軍購,和奉武軍建立良好的聯絡,力求徐兆傑入侵江南的時候,奉武軍能夠在後方出兵牽制徐兆傑。

而葉明盛這邊因為要換裝最新研發的奉武銃,所以之前部隊裝備的一些威遠銃,破虜銃都是淘汰了下來,之前對於這些淘汰的火器,葉明盛的處理辦法,都是賣給陸長平,支援他對抗徐兆傑。

而因為曹長平被自己弄死了,葉明盛只能準備賣給齊魯的那些小藩鎮,不過這幫人都是一群窮鬼,賣不上什麼價,甚至還希望嘴上喊一聲投靠奉武軍,就從葉明盛這裡空手套白狼。

葉明盛對此也是非常頭痛,而現在陸建朝的購買意願,也是讓葉明盛非常興奮,畢竟軍火生意歷來都是十萬兩銀子起步的大生意,更何況對方還是江南總督這樣的大財主,這一單要是弄好了,就可以進帳幾十萬兩銀子,讓奉武軍擴編幾萬人··················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葉明盛是向陸建朝免費提供了幾十支火銃作為樣品,讓陸建朝感受一下奉武軍火器的強大威力。

然而讓葉明盛沒有想到的是,江南總督屬實是財大氣粗,人家壓根沒看上這二手的火器,直接大手一揮要全新的,而且還要奉武軍將士作為教官,甚至還想要購買紅衣大炮和製造火銃的技術,為此陸建朝願意向奉武軍支付上百萬兩銀子!

看到陸建朝如此輕而易舉,就拿出了上百萬兩銀子來買軍火,葉明盛暗暗咽了口水之餘,也是明白了徐兆傑,他要是徐兆傑的話,今年消化了淮南,明年一開春直接出兵江南。

雖然很是眼饞陸建朝開出來的百萬報價,但是葉明盛卻不打算紅衣大炮的製造技術,只打算向陸建朝出售威遠銃的製造技術。

相較於火銃紅衣大炮的技術難度無疑是很高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周各地的藩鎮,都是研究出了類似於威遠銃的火器,只不過是各家因為技術水平,導致生產出來的火銃威力和質量都各不相同。

然而在火炮方面,目前只有上官宏遠一家仿製出了徵東大炮,但是和奉武軍原版的紅衣大炮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紅衣大炮依舊是奉武軍的核心競爭力,葉明盛就算是在缺銀子,也不會出售製造這種大殺器的技術···············

雖然對葉明盛拒絕出售紅衣大炮的技術,陸建朝在信件中表示了遺憾,但他還是感謝了葉明盛對於江南防衛的支援。

葉明盛和陸建朝這雙方老大達成共識後,雙方具體的談判工作也是快速展開,因為雙方一個缺銀子,一個缺武器,談判意願都非常的高,所以在經過幾輪激烈的談判之後,雙方之間很快就是達成了一項價值一百三十五萬兩銀子的軍火採購合同。

合同內容包括,奉武軍將會在未來的一年時間裡,以二十兩每支的價格向江南交付三萬支威遠銃,並以三百兩銀子每門的價格,向江南出售一百門新式虎蹲炮

除了出售火器之外,奉武軍還將會以二十萬兩銀子的價格,向江南轉移製造威遠銃的技術,以三十萬兩銀子的價格,向江南轉移製造新式虎蹲炮的技術,除了轉移技術之外,奉武軍還會派工匠過去協助建廠。

最後奉武軍將會派出一百人的教官團,去江南指導江南軍隊使用火器,為此江南將會支付十五萬兩銀子的顧問費。

協議達成之後江南將會支付三十五萬兩銀子的定金,剩下的銀子將會在火器和技術人員陸續抵達後,分批向奉武軍支付·················

對於這份價值百萬的軍火採購合同,葉明盛和陸建朝都是十分滿意,葉明盛拿到銀子後就可以大規模的擴軍,為和上官宏遠的北方決戰積累力量,這筆軍火合同還可以和江南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利於奉武軍的商品進入江南地界售賣,可謂是一箭雙鵰!

而陸建朝不僅得到了軍火,還得到了技術和工廠,後續的火器可以自己生產,以後想要造多少就造多少不用在受制於人,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防衛能力。

除此之外更是拉攏到了奉武軍這樣一個潛在盟友,讓徐兆傑試圖入侵江南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他身後的奉武軍不敢輕易入侵江南。

這場交易對於雙方都是雙贏,滿足了雙方的需求!

然而對於葉明盛和陸建朝之間眉來眼去,徐兆傑自然是不會坐視不管,他立刻就是派遣使者出使荊楚面見孫良玉,也不知道他的使者給孫良玉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讓孫良玉大幅度的挺高了入境費,並派人給葉明盛和陸建朝遞話,軍火合同的貨物銀子,要想從荊楚路過,就必須要讓他拿三成。

從幽燕把軍火運到江南,最快的道路自然是走齊魯,淮南這條道,然而猶豫齊魯的戰亂和葉明盛與徐兆傑的敵對,導致奉武軍的商品很多都是走冀豫,荊楚這條路,儘管相較於前者,後者要多走不少的路,但是因為繞開了淮南,所以安全性也是提高了很多··················

之前對於雙方之間的來往貿易,孫良玉也是收了不少過路費,什麼都沒幹就收了不少的銀子,然而這一次在徐兆傑鼓動下,他卻是來了一個獅子大開口,也想要從這份百萬軍火合同中分得一杯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孫良玉過來要宰一刀,葉明盛和陸建朝都十分憤怒,派遣了使者和孫良玉協商,但是也不知道這個孫良玉,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是一口把事情要死了,無論怎麼說都不答應就要拿三成!而且不僅是這次的軍火合同,以後普通的商貿往來,他都要收三成的過路費!

見這個孫良玉如此貪婪,一副要錢不要命的樣子,若是換做平常時候,葉明盛說不得會給他長長記性,但是和上官宏遠決戰在即,葉明盛也不想要多生事端,所以也是選擇了剋制,給孫良玉默默記上了一筆,等幹完了上官宏遠就跟他好好算一算!

因為孫良玉的貪婪,也導致奉武軍和江南的軍火購買也是暫時陷入了擱置,雙方重新協商運輸方式,因為都不想要接受孫良玉的勒索,所以陸建朝便是向葉明盛提議,雙方的貿易往來走海陸。

對於陸建朝的提議,葉明盛也是十分感興趣,讓手下找海路運輸的權威人士,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論證,進過反覆的論證後,得出了結論時,雖然在海上寶濤洶湧風險不小,並且還受到倭患的影響,但是總體來看還是可行的···············

得到了這一結論後,葉明盛也是十分欣喜的,所以也是同意了陸建朝的提議,不過在一些細節上,葉明盛和陸建朝之間卻是存在分歧,陸建朝想要讓江南的商船,承擔雙方全部的運輸工作。

而葉明盛則希望藉助這個機會,來提升北方船廠的能力,所以也是想要讓北方商船承擔一部分工作,積累在海外航行的經驗,為此葉明盛也是特意來京門視察,按照他們雙方之間的約定,京門港將會是雙方海路運輸的暫時的交接點,軍火將會從這裡裝船運送到江南,而江南的銀子則會從這裡送上岸,進入到奉武軍的庫房當中。

等到了明年開春,修正完畢的奉武軍就會將齊魯徹底拿下,到時候從齊魯的海曲港交接,路程將會節省一大半,風險也會相應的大幅度減少。

因為知道江南第一批定金三十五萬兩,已經乘船出發很快就會抵達京門港,所以在視察完了京門港的設施後,底氣十足的葉明盛告訴王泉,布政司將會給他繼續撥款,讓他儘快招募人手擴大京門港的規模,提高京門造船業的水平,未來的幾個月時間,來自江南的商船將會不斷的在這裡停靠吞吐貨物。

毫無疑問此次和江南地區的商業貿易,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可以帶動整個幽燕地區的經濟發展,讓老百姓的腰包富起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除了帶動經濟發展外,葉明盛在內心中他也是希望此件事情,能夠激發北方百姓對於海外經商的熱情。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江南地區透過不斷海外貿易,向海外輸出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獲得了大量的金銀,成為了大周最繁榮富有的地區。

對此葉明盛也是有意效仿,讓奉武軍境內的商販也都能走出國門,收割世界的財富,反哺本土的發展,讓百姓都能頓頓吃的起肉,住的起三間大瓦房,減少本土的內卷,讓國家成為四方來賀的天朝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