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鷹視狼顧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九十章 來自北方的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九十章 來自北方的風……

面對湯鵬鄭重其事的詢問,楊崇慶微微一笑說道:

“這個問題藏在你心裡有段時間了吧,湯鵬你終於忍不住開問了···························”

對於楊崇慶的話,湯鵬沒有回應而是認真的說道:

“朝廷本就入不敷出,全靠首輔和幾位大人勉力支撐,而現在十萬大軍在雲並作戰,每日的錢糧物資消耗都是非常巨大,朝廷雖然咬緊牙關支撐,但是我們的缺口已經越來越大,照這樣下去我們遲早會難以為繼!”

“更何況朝廷方面,一直希望我們能夠發動反攻,而眼下我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卻是接連損兵失地,我怕朝廷會失去耐心!”

說到最後湯鵬神情中不可避免的浮現出一絲擔憂,自從上次默許了楊崇慶放棄晉陽的計劃了,不管他是否願意朝廷中都將他視為了楊崇慶的團伙成員。

而一旦朝廷對楊崇慶失去了耐心,罷免了楊崇慶讓其他人接管了指揮權,他必然也要跟著受牽連!

其實受牽連還是小事,他是世襲楚國公,是大周勳貴中最頂尖的存在,即便是受到了牽連問題也不是很大,頂多就是被雪藏一段時間,用不了幾年就可以翻身!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覆巢之下無完卵啊··························

湯鵬以前對於魏關之險還是非常有自信的,認為憑藉著魏關的險要地形只需要數萬精兵,便可以讓魏關成為奉武軍難以逾越的天塹!

但是在見識到奉武軍的打法之後,湯鵬對於魏關能否擋住奉武軍,則是有了很深的懷疑!

奉武軍如果只呼叫一百門重炮攻打,魏關大機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奉武軍調集了兩百門,三百門,甚至更多魏關還能夠守住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桉,湯鵬心裡是一點底都沒有,所以把奉武軍擋在魏關以東就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夠奉武軍攔在平陽,讓奉武軍殺到魏關城下,那麼魏關多半就保不住了,保不住魏關洛安就是奉武軍的囊中之物,如此一來即便能夠遷都去川蜀,那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朝廷便是徹底完了!

湯鵬很清楚別看那個葉明盛,現在還裝模作樣打著清君側的幌子還稱自己是周臣,但是其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

一旦其攻克洛安,沒有人能夠在阻止他統一大周,那麼便是葉明盛很有可能會直接稱帝。

如此一來他這位世襲的大周楚國公,那便是落地鳳凰不如雞了,所以現在的湯鵬真的是非常擔心大周的生死延續·································

而此時感受著湯鵬的擔憂,楊崇慶也是陷入了沉默中。

看著沉默中的楊崇慶,湯鵬也是陷入到了絕望之中,如果這個時候一向擅長出奇制勝的楊崇慶都沒有了辦法,那麼大周可能真的就沒有了希望,他們現在所作的一切也就都變成了困獸猶鬥!

在湯鵬的注視下,楊崇慶嘆了一口氣,然後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我在等來自北方的風!”

聽到楊崇慶這麼說,湯鵬神情頓時一怔,不知道楊崇慶到底在說什麼。

不過湯鵬也是一個聰明人,很快也是明白楊崇慶指的是什麼,壓地聲音有些意外的問道:

“你跟他們有聯絡?”

楊崇慶搖了搖頭說道:

“我殺了他們那麼多人,那幫蠻子恨不得將我生吞活剝,怎麼會我有聯絡?”

聽到這個答桉,湯鵬微微額首他也覺得楊崇慶做不出來,不過聽楊崇慶說出這話實在是有些驚世駭俗,所以他才不得不出言試探,又是猶豫了一番,他又似乎是低聲想到了什麼問道:

“上面跟你透露了什麼嗎?朝廷和他們在秘密談判?”

楊崇慶搖了搖頭說道:

“湯鵬你是世襲楚國公,在朝堂上你的根基人脈比我這個寒門出身強多了,你都不知道的訊息我能知道嗎······························”

湯鵬聞言也是覺得有些道理,但也是不解既然如此的話,楊崇慶又為什麼會等來自北方的風。

似乎是看出了湯鵬的疑惑,楊崇慶沉聲講道:

“你應該知道去年秋天欽察汗國差一點就殲滅了羅卑人,如果不是葉明盛突然給了羅卑人一大批軍援,欽察人現在已經是草原霸主了”

“欽察人的個性最是記仇,葉明盛壞了他們如此好事,他們便是和葉明盛也是結下了大仇,而且他們應該也不想看葉明盛統一大周,所以我猜測他們應該會出手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管欽察人出手力度有多大,基本上可以斷定,奉武軍後勤補給會被欽察騎兵切斷,一旦後勤補給被中斷,奉武軍的火器就成了燒火棍發揮不出來,而這就是我們最後的機會,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置之死地而後生!”

聽著楊崇慶這樣一番話,湯鵬細細思索一番,眼中再次浮現出了希望的神采!

·····························

·····························

易京,葉府

某座偏室之中,神色嚴肅的古三思看著面前的葉景仁,葉星桐兩兄妹,這對兄妹也是在先生嚴厲的目光下乖乖站好,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景仁公子,背誦大學第一章!”古三思沉聲吩咐道:

葉景仁聞言也是乖乖背誦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景仁的背誦一開始還是很流暢的,但是越到後面的內容,就會出現一些卡殼停頓,雖然勉強將第一章的內容全都背誦了下來,但是背誦的並不是很流暢,這也讓古三思神情無疑是更加的嚴厲。

景仁也是明白自己的表現並不是很好,所以背誦完成後也是有些忐忑的望向了古三思,而古三思則是沉聲說道:

“景仁公子,這大學第一章只有二百五十六個字,我給了你三天時間,你還背成這個樣子,這是十分不應該的!”

話畢古三思從袖子中掏出一塊木板道:

“景仁公子,伸手吧!”

看著古三思手中的木板,小景仁神情中浮現出些許畏懼,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右手伸了過去。

看著景仁的小手古三思也是沒有客氣,怕怕怕就三板子打的景仁是齜牙咧嘴,但是卻不敢張口喊疼,看著大哥被打,一旁的葉星桐也是十分不忍。

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古三思就是給他立下了規矩,打板子時候不能喊疼喊一聲加一下。

打完了這三下板子,古三思又是問道:

“景仁公子,三天前我給你講過這大學第一章的意思,你現在給我複述一遍!”

使勁揉著自己小手的葉景仁,聽著古三思的話語,不由繼續說道:

“是的,先生,這第一章的意思大學之道在於講明德行,在於親愛人民·······························”

相較於之前背誦的原文,景仁對於大學的意思的複述更是牽強,說道一半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對此古三思也是不客氣又打了他五板子,不過這一次古三思卻是讓景仁換成了左手。

打完了板子古三思也是有些無奈的問道:

“景仁公子,這三天時間你又跑去哪裡瘋玩了?”

小景仁聞言低聲說道:

“也沒有哪裡瘋玩,就是和景軒在後花園抓魚玩泥巴了!”

說完小景仁也是有些委屈的講道:

“古先生,您吩咐功課那天我就背下來了,孃親也考過我就是後來····················”

聽著景仁的話,古三思也是替他說了道:

“就是玩著,玩著,玩忘了?”

景仁聞言也是羞愧的低下了頭,見此古三思輕嘆了一口氣,在他看來景仁這孩子雖然沒有景軒那麼有讀書天賦,但是讀書天賦也是在同齡人平均線上的,尤其是背東西還是很快的。

但就是實在是有些太貪玩了,抓鳥,抓魚,玩泥巴,鬥蛐蛐,玩核桃等等那是沒有一樣不碰的

因為貪玩所以雖然天賦不錯,但是不把精力用在正途,所以讀書方面總是差那麼一塊。

儘管心中有些失望,但是一想到葉明盛的託付,和自己作為先生的職責所在,古三思也是整理了一下自身情緒,認真的向著景仁繼續講述道:

“景仁公子,你剛才沒有說出來這段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在重新給你講一遍,你切記不要死記硬背,你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這段的意思是你自身的修養好了,你才能治理好你的家庭,你治理好了你的家庭才能管好一個國家,你管理好了國家這天下才能夠太平安穩························”

小景仁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然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麼直接開口說道:

“古先生,那我爹他就沒有管理好國家吧?”

面對景仁這個問題,古三思有些意外,但還是失口否認道:

“胡說!在大帥治理下,我奉武軍治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太平景象,大帥乃是治世明君!”

這段話雖然聽上去有些肉麻,有拍葉明盛馬屁的嫌疑,但這卻是古三思的心裡話,儘管因為權貴門閥們的瘋狂詆譭,葉明盛在士林的風評很差,和商紂王,秦二世,隋煬帝等暴君昏君齊名。

但是在民間大批因為葉明盛推行新政,而過上幸福安康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卻是在傳頌著葉明盛的恩德。

一直追隨在葉明盛左右的古三思,也是將這些都看在眼中,儘管此時葉明盛名義上還是周臣,但是在古三思的眼中,葉明盛卻是最好的皇帝,就是秦皇漢武再世也不過如此!

就在古三思準備詢問小景仁,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小景仁卻是歪著腦袋有些不解的說道:

“古先生不是你剛才說的,治理好家庭才能夠管好一個國家嗎?”

“我孃親經常一個人偷偷哭,罵我爹是一個沒良心的····························”

聽到這話古三思神色也是有些錯愕,因為涉及到了葉明盛的家事,作為外臣這種事情不是他應該涉及的,所以他也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小景仁解釋,猶豫了一下只能是含湖的講道:

“這種是大人的事情,景仁公子你還小不懂,你只需要你爹是大大的明君,數以百萬計的老百姓在你爹的治下,都是過上了太平安康的生活,民間很多人都在傳頌你爹的仁慈!”

聽到古三思的這麼說,小景仁神情滿是崇敬之色,自言自語的講道:

“我爹他原來這麼厲害啊!”

摸了摸小景仁的腦袋瓜,古三思點了點頭說道:

“大帥的文治武功,放眼整個史書能出其右者,也是寥寥無幾!”

“景仁公子,要不了多久我們奉武軍就能夠統一整個大周,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將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千邦共賀,萬國來朝!”

“我們有幸將會是這個盛世的見證者,親歷者!”

說道最後古三思神色中浮現出一抹期待和憧憬,彷彿那個他所描繪的盛世,就在他的眼前一樣。

沉浸了一會古三思便是回過神來,向著小景仁認真叮囑道:

“景仁公子,大帥將來註定是千古一帝,要被寫在史書中被後世所敬仰,景仁公子你作為大帥的嫡長子,理應好好學習將來繼承大帥的文治武功,切不可沉迷於玩樂之中,墮了大帥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