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人在大宋:從簽到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秦屠馬守城兩軍遭夜襲 (第一更 求自動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一章 秦屠馬守城兩軍遭夜襲 (第一更 求自動訂閱)

常年的戰無不勝,使得常勝營從上到下,無論將官還是軍兵,多少都會有一些嬌兵的意思。

這玩意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對陣都橫掃對手,就算是聖人心中也少不了暗自得意吧。

雖然蕭琦給常勝營制定的軍規很嚴格,這些兵將執行的也很徹底,但是一旦內心有了驕傲的情緒,未免就會有些自大。

秦屠跟馬守城兩人就碰到了這樣的問題。

倒不是兩人因為總打勝仗,驕傲的沒邊出了問題,他們也是按照慣例四處派人檢視,只不過無論是他倆還是下面的軍兵,都沒有太過仔細。

因為這裡四周都是草原,或是一些無人的山谷,那些斥候倒是都檢視過並沒有什麼發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裡是草原啊,常勝營的軍兵對這裡的地裡環境不熟悉。

再加上有些小路,即便是去年有遊牧部族大規模的遷徙透過,但是經過幾場雪水或雨水的沖刷,地上的車轍基本看不出來了。

第二年春天新草長出來,四周哪裡都一樣,這些不熟悉草原情況的斥候根本就發現不了哪裡曾經是牧民遷徙的道路。

他們只能順著那些不願意歸順大宋,遷徙走的各個部落的車轍出去四處偵查。

在宋軍看來,這四周都是草原,根本就探查不出什麼地方是道路,也可以說哪裡都是道路。

但是常年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來回遷徙放牧的牧民卻非常瞭解。

他們送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驗,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拉著沉重的大車走什麼樣的道路合適,騎馬走什麼樣的道路合適。

哪條路雖然不好走,但是近了很多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這些事情那些各部族,都很清楚。

作為初來乍到的常勝營的軍兵,那是一點都不瞭解。

雖然斥候營沒有一點偷懶,依然四處把軍營周圍百里方圓探查的非常清楚,可是那裡是牧民口口相傳的可以繞近路的小道,他們並不知道。

因為不願意留下作為宋人而遷走的下部落有幾十個,他們的部落人數從幾百人到一兩千人不等。

這些部落被通知,願意留下做宋人的可以留下,不願意留下做宋人的必須離開這裡。

這些牧民現在根本就沒有國家概念,他們一直就是強大的部族統制弱小的部族,對於成為宋人倒是無所謂,因為他們說不定明年就遷徙走,離開這片地區不是宋人了。

但是那些軍兵說成為宋人就不能遠走了,只能在隴右都護府的範圍內遷徙放牧。

這隴右都護府說起來地盤很大,水草也還肥美,但是這些牧民長久以來遷徙的生活習慣。

再加上他們明白,這片土地確實不小,水草也好,但也因為這樣,這時節來這片放牧的小部族非常多,這片土地根本就養活不了這麼多遊牧部族。

兩者加一起他們決定放棄這裡離開,從很滿意的地方突然趕走是很不爽的,再加上遊牧民主本來就四處放牧,常年跟豺狼虎豹打交道生性彪悍。

這些部族遷徙出宋軍劃定的範圍之後,開始聚集在一起,各個部族的頭領商議怎麼辦。

生性彪悍的這些部族人覺得自己受了委屈要報復宋人,但是那些宋軍戰鬥力又非常強,他們不敢只他們這幾十小個部族的人就去找宋人的麻煩。

最後研究決定,派人去向南方的大部族求援,當然代價就是他們這幾十個小部落向那大超級大勢力宣佈效忠。

這樣的事情在他們這裡很正常,而且一旦效忠一個部落,無論你遷徙到了什麼地方,得到大部落的召集令,都必須派出族中青壯應招,去參加自己效忠的那個超級大部落的戰鬥。

這樣這些小部落,雖然要為自己效忠的大勢力出人出力,不過也會得到這樣大勢力的庇佑,那些其他勢力就不會輕易的再去招惹他們。

原本這些小部族,是因為自身太弱小,不願意參與吐蕃各大部族建的亂戰,才遷徙到最北邊的。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部族太小,經不起折騰,參與其中很可能部族就沒了。

現在他們被宋人趕回到了那些大勢力互相傾軋的南方,他們不得不去選擇一個大勢力加入,不然會很快就會被人幹掉。

他們這次聯合起來商議的結果就是,他們聯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大點的勢力,跟離他們最近的超級勢力投誠。

條件就是請他們幫自己這些人趕走宋人,就算趕不走也要讓他們幫自己出口惡氣。

離他們最近的一個超級勢力就是吐谷渾,在幾個大勢力間的互相征戰中,吐谷渾處於下風,損失不小。

現在一下有幾十個小部族跑來向他們效忠,他們的首領自封為可汗的幕連大喜,為了展示自己部族的強大,傾其所有力量派出十萬大軍去幫助他們攻打宋軍。

這幾十個小部落也都明白,將來要在歸順吐谷渾後受到重視,必須要展現他們這幾十個小部族的力量。

他們知道宋人的戰鬥力強悍,以他們這幾十個弱小部族中拼湊出來的一兩萬能戰的族人,根本不能跟宋軍正面拼殺,那是送死。

一個小部族的首領提議,說宋人新來這裡,對地形道路不熟,新建的營地距一條很少有人走的小路非常近,不如趁著晚上偷襲他們一下。

這個提議馬上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決定就這麼幹。

於是他們再次派人,去跟向他們這邊趕來的吐谷渾十萬大軍報信,請他們加速趕來,他們要在大軍趕來的前一天晚上偷襲宋軍營地。

希望他們趕來後,能趁著宋軍營地剛剛被偷襲正在混亂中,一舉將宋軍殺潰。

親自帶著十萬吐谷渾大軍趕來的幕連大喜,他常年專注於跟吐蕃各大部族勢力的爭鬥中,根本沒有注意過外界的變化。

這自封的可汗幕連還以為宋人還是以前那樣戰之即潰不入流的軍力,下令大軍加速趕路,一定不能讓那些小部族把宋人趕跑。

那樣他們就沒辦法在這幾十個小部族中立威了。

這十萬大軍迅速提速,向著宋軍所在的隴右都護府最南邊的宋軍駐紮地加速趕來。

不得不說,地利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那幾十個小部族中拼湊出來的一萬八千騎,順著小路摸到了宋軍大營不遠處。

好在常勝營的軍規很嚴,雖然他們有了嬌兵的情緒,但是各項蕭琦之前制定的軍規執行的非常嚴格。

軍規中嚴格規定,軍營駐地外必須二十裡內有明哨暗哨,戰時增加一倍到四十裡範圍。

因為熟悉地形,這些吐蕃部族早就派人摸清了小路中的情況,派人悄悄殺死了在小道中的宋軍明哨。

不過他們從小道中出來的時候,被宋軍的暗哨發現,這暗哨看到這裡突然冒出這麼多人,裡面的明哨沒有任何動靜傳來,就知道不好,趕緊拿起掛在腰間牛角號吹響敵襲訊號。

因為小道通道狹窄,這些吐蕃部族正在快速的來到小道外面集結,突然聽到宋軍的號角聲,發現是被遺漏的宋軍暗哨正在邊吹號角邊快速逃離。

他們趕緊追出去將那名宋軍暗哨射殺。

可是已經晚了,距這名宋軍暗哨幾里外紛紛想起警示的號角聲,小道十里之外的宋軍大營也開始響起號角聲。

這些部族的人明白,現在即便他們撤退也來不及了,小道狹小難走,根本就逃不過送人的追兵。

不如趁著這時候,宋人還在熟睡中驚醒的慌亂中衝殺過去,十里而已,對於騎軍也就一個衝鋒的距離。

那名領頭的吐蕃大漢抽出腰刀,大喊一聲:“衝上去殺宋人!”

帶著剛剛在小道外集結起來的七八千騎,向著宋軍大營衝去,後面從小道中出來的吐蕃人也跟在這些人身後想宋軍大營殺去。

在高處看就能看到,下面就像一隻蝌蚪,前面是個大頭衝向宋軍大營,後面一條狹長的尾巴從小道中接連不斷的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