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人在大宋:從簽到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加緊操練(求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加緊操練(求收藏)

讓蕭琦沒有想到的是,這幾位老兵油子在聽了他不是純武官,而是還有皇帝欽點的殿試進士同出身的功名。

對蕭琦馬上變得畢恭畢敬,甚至蕭琦都覺得他們些諂媚了。

大家聊了許久後,蕭琦從這些人的言語中聽出了些許端倪。

也明白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南宋一直都是以文抑武,文官即便是和武官同品階,那武將也是要受文官節制的。

像自己這樣的文人武官,等同於下來鍍金,上升通道那是非常通順的。

所以這些傢伙才會對自己這麼恭敬,為的就是現在和自己打好關係,將來能成為得到自己承認的老部下,以後好得到自己的提攜能晉升的快些。

蕭琦不禁有些無語,難怪宋朝總是打敗仗,這些武將都對文官言聽計從,讓那些不懂軍事的文人指揮打仗,紙上談兵的趙括毀了四十萬趙兵的教訓都忘了麼?

不管怎麼樣,這些人能這麼快都願意歸服自己總是好的。

他和幾位老兵油子仔細的商討了訓練細節,而且蕭琦現在可是有戰陣精通傍身的,他從自己的戰陣精通裡挑出了,專門對付馬隊衝擊的長矛陣。

前世他倒是看過冷兵器時代的各種戰鬥介紹,其中重甲騎兵是冷兵器時代公認的殺戮機器。

不過五米長矛陣也是對付騎兵衝陣的最好辦法。

蕭琦差人馬上去申領五百杆一丈六尺的長槍,結果傳回訊息,說庫房倒有早先遺留的三百來槍頭,沒有槍桿。

雖然不滿宋朝的軍需根本不知道準備什麼,但是既然有三百槍頭,那就先領來。

派人去把這些槍頭領來,然後命人去找一丈六尺的結實的粗木杆來自己打製槍桿。

經過半個多月的四處尋找,甚至最後找木匠把一些圓木鋸了,打造了百來根手腕粗細的五米槍桿,才算搞齊三百根五米長矛。

這些長矛槍桿粗壯,再加上五米長和粗大的鐵質槍頭,力氣小的軍士根本無法牢牢的控制這長矛。

蕭琦從這五百人中挑出三百相對強壯的軍士,讓他們操練長矛陣。

長矛陣其實只要臂力夠,非常簡單,只要每人快速的挖出一個淺坑,把長矛的末端頂在小坑中,槍尖斜指向敵人騎兵衝陣的方向。

挖個坑頂槍桿是為了防止長矛被馬匹撞飛,這樣長矛有借力的地方,基本上只要騎兵衝過來,那要麼是長矛被撞斷,要麼就是戰馬和騎兵被穿在長矛上。

無論什麼情況,那些戰馬和騎兵絕對非死即傷。

這支長矛隊由蕭琦親自訓練,因為宋朝在平原無法跟金國騎兵抗衡,很早就只能靠著城牆防守,長矛作戰基本已經被放棄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然庫房中怎麼會只剩下幾百個,不知道多少年前遺留的槍頭,槍桿都沒有。

蕭琦在這邊弄出的動靜不小,但是蕭琦雖然年紀不大可是他是皇上欽點的殿試進士,又是皇上親自封的武功大夫官職,所以雖然他只是從七品,也沒人沒事來找他的麻煩。

只是期間那位宦官跑來一趟,詢問蕭琦弄那麼笨重的長矛做什麼。

蕭琦跟這位宦官解釋了長矛陣的用處,並且告訴這位老中官,在平原遇到騎兵,如果沒有長矛陣,那麼等待步軍的就是被屠戳。

那位老中官聽了蕭琦的詳細解釋之後滿意的走了。

這位宦官的到來,不禁讓蕭琦這支五百人的隊伍對他更加的恭敬,就連他的上官和府官那些三四品的大員,都對蕭琦客氣了不少。

畢竟能和皇帝身邊的人有交集,那可是他們這些三四品大員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對蕭琦抱有好意,其中建康府的團練副使就對蕭琦非常的厭惡。

因為不僅是蕭琦佔走了他打算賣個高價的這個肥缺,還因為他的後臺給他透露消息,讓他想辦法把蕭琦派上戰場,最好讓他戰死。

雖然不知道他在朝中的那位重臣為什麼要這樣,不過既然自己的靠山發話了,那照辦就是了,自己可是全都依仗著這個後臺才有的今天。

要是不聽話,人家只需一句話自己丟官是小,說不定腦袋都保不住。

蕭琦不知道有人要暗算自己,他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明白為什麼要對自己下手。

有時候這種仇視非常莫名其妙,在古代的官場,一些位高權重的人,或許就是為點小事就能遷怒別人,使得那人莫名其妙的就家破人亡了。

不知情的蕭琦一直在努力的訓練著這三百長矛隊。

他把這三百人分成兩隊,一隊二百人作為主力正面列長矛陣迎擊敵人。

另外一百人作為機動隊,防止馬隊突然變相襲擊別的方向。

而另外的二百人被編成了刀斧手隊,目的就是砍殺掉入長矛陣中的騎兵,或者砍死受傷倒在陣中的馬匹,省的長矛陣被搞亂。

蕭琦給他們唯一的一次訓話很簡單,就是一旦跟騎兵對上,如果膽小轉身就跑那肯定是死,你們誰能跑過人家的戰馬?

只有忘掉害怕,用長矛陣頂住騎兵的衝鋒,只要那些騎兵被阻擋住,那麼無法衝鋒的騎兵絕對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這些軍士雖然都是老兵油子,但是多少都是上過幾次戰場的。

對蕭琦的話完全信服,他們可是見過看到騎兵衝鋒就嚇崩潰的一支隊伍,最後被人家砍殺的一個不剩。

他們身為軍士,當然也清楚現在金國正在攻打大宋,自己要是想著在戰場上活命,就得必須認真的操練這長矛陣。

他們也明白這個長矛陣對騎兵衝鋒是有效的,所以都很自覺地每天扛著沉重的長矛,認真的操演這蕭琦給他們制定的各種戰術。

現在南宋的糧食還是很充足的,這些士兵雖然不能大魚大肉,但是每天兩頓飯還能管飽。

宋朝的時候,都是一天兩頓飯,晌午一頓,晚上一頓,沒有午飯一說。

蕭琦初次領軍,當然也沒有那些老軍官的那種剋扣軍餉的惡習,他不剋扣軍糧,下邊的那些都尉隊將當然也不敢像之前那樣做的明顯。

沒過多久他的這一營人馬,訓練刻苦,飯菜又跟得上,很快就變得身強體壯,成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