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無窮重阻最新章節列表 > 752 進化和號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52 進化和號角

Bgm:Gl ( edition) 戰爭進化史bgm)

視覺離開虎部的大廈後,在萬里之外的地下生命維持基地中,盧安嘴角露出一個微微的彎弧,用令人發省的語調,低聲說道:“認為我是多管閒事嗎?呵呵”盧安微微搖了搖頭說道:“我非常不想承認血統論,但是人類似乎真的還在進化”

#

進化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科學理論。人類據此評判自然界的物種,但是在根據此理論評判人類自身哪一個種族更加優秀的時候,卻屢屢遭到現實的挑戰。

日耳曼人認為日耳曼人是最優秀的。無論在體能還是智商上。但是體能被非洲人吊打,智商也無法壓制亞洲人種。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不在用進化論套用人類的。——甚至丟擲理論,認為人類的進化已經停滯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進化並沒有停滯,只是人類在體能和智商上的進化已經非常微弱了,但是在另一個指標的進化,人類卻因為單體視角的原因不去看。而這個指標卻非常重要,貫穿了人類文明史。

#

在討論進化之前,先確定進化定義,進化和馴化的分別。

進化——物種為了發展成高階段,而做出的改變。

馴化——物種個體為了滿足外部允許生存條件,而做出的改變。

對人類這個物種來說,進化和馴化,是同時進行的,而人類是個體,習慣用個體的視角來比較個體差異,從個體的智商,體能,耐力來比較物種優劣,所以分不清的物種進化和個體馴化。

#

現在盧安開始確信,人類在進入文明史以來的,進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快。而且在進入近代後還在不斷加速。——這個進化指標並非每個人的個人體能,每個人個人智商。而是每個人的叢集感(社會性)。

何為叢集感——當一個人,在一個海島上,突然出現了另一個人,這個人處於危險中,另一個人會不顧生命危險的去救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可以交流可以陪伴。(因為大部分人知道一個人留在海島上絕對會發瘋。不願意選擇發瘋,所以違背個體私利的原則去舊另一個人)

這是人類基因中,給每個人的烙下的社會性。——一旦脫離的社會,叢集感就會用,孤獨寂寞來提示個體去尋找其他個體,構成社會。如果社會不夠大的,大概只有幾人,在看到新的同類時,也會邀請其加入。而不是的對其壓迫。

#

但是這個指標是有限的,當群體大到一定程度。每一個個體對叢集的責任感就單薄了。而叢集到底發展到多大的時候,每個人對叢集的感覺才會單薄呢?各個民族在這個指標上很顯然不一樣。

而且也極難測試。因為在和平年代,每個人肯定都會激勵的發出我為社會的豪言壯語。而真正種族叢集在真正遇到危機的時候,人的語言和行動是不一致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指標在人類進入文明史以來,正在飛速這個進化。

#

人類對叢集的需求是一種客觀生物性。這個生物性,談不上對和錯,只是現在在人類發展時,這種生物性很有必要。而且這種生物性也有被錯誤利用的時候。

例如傳銷也就是利用了這種人類的生物性,加強每個人的交流,以至於讓所有人都在叢集的信任中,以至於被警察捉了,都會做出愚蠢的抵抗。而一些邪教組織,也是利用這種生物性,執行沒有理智的群體暴力。

#

人類的某種生物性的變化到底屬於進化還是訓化,很簡單。

進化:從叢集角度上,對物種有利。

馴化:從個體角度上,對個體有利。

而對個體有利不一定,卻並不一定對族群自由發展有利,例如人類訓化的物種,一旦脫離人類的養殖,在自然界會面臨嚴重的淘汰。而對叢集有利,不一定對高度進化的個體有利。比如盧安。

穿越到這個世界後,盧安不可謂不苦逼。——盧安需要一個大的社會,總會在一些事情上做出一些看起來不有利於自我個體的付出(比如說盛儒星這次所說的多管閒事),但是又小心翼翼的確保自己在這種付出後,自己能夠活下來。

盧安是橫跨兩個時間線的存在,現在就能很明顯的透過對比感覺到兩個時間線上的東亞大陸民族在平行世界的差異性。

而在過去盧安糾結就糾結在,自己過強的叢集歸屬感上。而且盧安的這種生物性還被預演給加強了。——因為預演讓盧安無時無刻不在和身邊的人交流。這就讓盧安在得到預演後,感覺到自身就處在一個很大的叢集。

受到這種生物性的影響,盧安具體症狀就是正常人眼裡的聖母病。在災難還未爆發的時候,明明自己能活,卻在為別人的死活操心,天天都在忙碌。站在個體的角度上,盧安這種狀態是病 。但是站在種族的角度上。這就是種族主義者們所說的中華民族的優異性。

#

一個民族能夠大規模數量的抱團在一起,這就是一種種族優異。人一多矛盾各方的利益矛盾就多。而能克服內部矛盾,團結一致,這就是一個種族的優越性。——而智力和體能這些個體指標,在目前文明發展階段,不是決定性指標。

所謂決定性——是能用十億人口,打你一億人口。——而這種決定性的指標,是透過戰爭進化增強。也會因為在和平中被馴化而減弱。

#

而這個世界,自上個世紀上半葉開始,興起的世家,沒有完全消滅乾淨的封建主義,混雜著大資產階級的,悄無聲息在各個角度馴化這個優秀的民族。且無人意識到其嚴重性。而盧安在各個方面見到了見證了這場退化。

1大型工程,工作者責任推卸自己負責圈外的習慣;

2 國際市場上,資本集團死守自己行業利益基本盤排斥競爭行為;

3以及現在門閥對婚姻制度束縛。

‘叢集歸屬感’削弱‘利己主義’增強,屬於馴化。

所以作為族群,盧安所需要挑戰是全方位的。任何作為個體的勝利都不是勝利,只有作為叢集的勝利才是勝利。

##

場景1:

太空上,盧安(某分體)看著湛藍的地球說道:“歷史停車了嗎?即使因為各種因素,缺了那些偉人後,事情還是有人願意做的。至少我願意去做。”

場景2;

在地面上,黔地,生命維生艙內,盧安睜開了,頗為認真的說道:“這就是,我被復生在這個世界,這個歷史上的意義。”

場景3

在克里米亞,某造船廠中。站在鋼鐵巨獸上,穿著信息化自動工作服的商衡,突然抬頭看了看天空,用俄語嘀咕道:“一切開歷史倒車的行為,終將迎來歷史潮流的懲戒。”

而商衡耳機中傳來了,安娜冷酷的聲音:“你在說什麼?”

商衡:“沒什麼。”

安娜告誡道:“那就老實工作。”

場景4

在青藏高原上,高聳入雲的“不周山”梯形發射塔上。

趙明意在鋼鐵腳架上,觀看著這座不周山發射塔,進入了最後的建造尾聲。

突然頗為感慨的說道:“中華民族萬歲。”如此中二的冒出來一句話,讓周圍的人瞅了瞅。

……

在短短的二十分鍾內。

在這個短暫的時間中,盧安的十萬多個分體,都出現有感而發的突然表並達,而這個分體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串聯的。宛如一瞬間都集體心血來潮。

事實上:現階段由於思維過多,盧安主意識要對接連線某個分體都需要數個小時的時間,而現在這種自己所有思維在半個小時不約而同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盧安本體理智根本無法從慾望的角度解釋自己各個分體為什麼會這樣。——但是盧安明白,自己已經有覺醒和這個世界上戰鬥。

##

公元2054年,五星區向著北都國會遞交了新的婚姻法。——這是民國建國以來的,執法力度最強的法案。類似的法案,原先在北都也有,但是執法力度不強。在面對大家族的干擾的時候,法官會以情理來放鬆法律執行。

而現在的法律在於執行。強制執行,對婚姻自由,以及婚姻財產分割上進行了明確的判斷。

民法法典中婚姻法在近現代大革命中的重要性,不下於土地改革政策。一部完善的婚姻法在瓦解封建家族的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條時間線上,共和國在成立後,先確立的法案不是別的,就是婚姻法。而且在隨後幾十年,各種國內外局勢的干擾,萬法皆廢。唯獨婚姻法被執行的力度是最強的。

可以說婚姻法是二十世紀結束後,二十一世紀青年理解上個世紀大革命中最容易忽略變革之力。——二十一世紀的青年回到世界都想娶幾房姨太太。都想搞幾個情人,搞幾個女僕。自然會把東西忽視。實質上這個法律意義比土改還大。

而現在,這是盧安對這個世界腐朽封建殘餘發起挑戰,吹響的第一個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