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軍陣之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軍陣之劍

“兒,且看為師劍法。”李牧低喝一聲,隨即拔出鎮嶽開始舞劍。

姜用心觀看,初時只感覺李牧的劍法平平常常,似乎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用心體會之後,只感覺背後驚出一身冷汗,若是自己面對李牧的這套劍法,只怕會一觸即潰。

李牧號稱軍陣之神,兩軍對壘無懼任何人。

而李牧的劍法則融合了他的軍陣之道,堂堂正正,卻自有一股大勢壓來,彷彿山嶽般讓人無力抵擋。

每一招每一劍都帶著血腥殺伐之氣,彷彿是百萬雄兵勢不可擋。

而劍法的變化雖然看上去簡樸至極,但卻融合了軍陣的變化之道,絲毫沒有的任何破綻。

不!

或許還有破綻,只是以姜目前的劍術修為和兵法策略,還不足看出李牧劍法中的破綻。

半響後,李牧收劍而立,問道:“兒,可看清楚了?”

“看清了!”姜將自己剛剛的體會說出來,隨後感嘆道:“的確如師傅所言,若是讓弟子模仿師傅的劍法招式,恐怕也只是徒具其型而不具其神,只有走出自己的道,才能將這套劍法融會貫通。”

“為師先傳授你劍法口訣,你以劍法口訣為基,將所學兵法融會貫通,在透過戰場上兩軍對壘之勢,久而久之就能創出適合自己的劍法了。”李牧講解道。

說完,李牧便將劍法的口訣傳授給姜,那是一卷有點殘破的竹簡,看上去已經有十幾年的光陰了,姜將口訣一字不差的背誦之後,便將竹簡還給了李牧。

“為師的這套劍法最後還是要靠你傳承下去,這套竹簡你自己留著吧!”李牧說完,便將竹簡重新交給了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師傅!”

“在你學習劍法之前,還需要明白自己的軍陣之道。”李牧說道:“好在數月前你已經創出了一套殺敵陣法,大型副本陣法應該是你心中最原本的戰陣之道,你便以這套陣法為基,嘗試修煉吧!”

“是!”

隨後李牧又講解了一下自己開創劍招的心得,希望姜能夠有所借鑑。

一個時辰後,李牧見天色已晚,便命姜自行練劍,而李牧則回軍帳繼續處理軍務。

“屬於我的軍陣之道……”李牧走後,姜便陷入了沉思。

的確,比起李牧,姜更喜歡出奇制勝。

這一次趙國伐燕,姜的策略便是派出騎兵奇襲燕國都城,而大軍隨後壓上,直接迫使燕國投降。

而李牧卻並沒有採用姜的策略,而是直接以大軍壓上,兩軍對壘直接重創燕軍。看似不緊不慢的行軍,其實大軍每前進一步,都給燕國帶來無窮的壓力,讓燕國上下兵無戰心,恐慌不已。

“屬於我的兵法戰術……”

奇襲,出奇制勝,攻敵必救……

“……”

“獨孤九劍麼?”

這就是資訊大爆炸時代的好處了,前世無數的武俠小說,姜有無數的武功心得可以借鑑。

以快到極致的劍法,直擊敵人必死之要害,或許這就是姜的劍法之道。

而劍法的招數變化,則可以透過大型副本戰陣的變化,創出劍法變化的基礎。

如果說,最初的七人小陣,是姜根據遊戲副本小隊的搭配建立的。那麼後來的組合陣法,以及陣法的變化,則是透過姜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見識所創。

完全符合姜的自我內心。

所以……

姜忽然有了明悟。

無論是《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還是《大唐雙龍傳》中的弈劍術,或許所有差異,但其實都殊途同歸。

而適合姜的劍法,也是這種攻敵必救的劍法。

速度,精準,以及無以倫比的觀察力,再融合軍陣戰法的變化之道,便組成了適合姜的劍法。

想通了這一切,姜終於開始練劍。

所練的劍法只是基礎劍法,點、崩、撩、劈、刺、攔、掛、拖、絞、削、壓、雲、抹、截、帶、斬、架,簡簡單單的十七式,便是無數高深精妙劍法的基礎。

而當這十七式劍法快到極致,變化到了極致,便可以稱之為高深的劍法了。

姜偶爾練一會劍,偶爾停下回憶李牧舞劍時的姿態。

李牧的劍法,除了自帶殺伐之氣外,還有一股如同山嶽般的大勢壓迫。

而隨著不斷舞劍,融合心法之後,姜也漸漸明悟了自己劍法中的勢。

如果說,李牧的劍法是山嶽之勢,並融合了戰場上的血腥殺伐之氣的話,那麼姜的劍法,就是必殺之勢。

而當這必殺之勢攜帶上了戰場上的必勝信念時,姜的劍法便算是小成了。

戰場上的勝負,與江湖上的勝負完全不同。

在江湖上比鬥,輸贏生死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而戰場上的勝敗,則關乎國家命運,關乎無數人的生死。

一個人,一旦攜帶了這種揹負國家民族的命運時,那他就是無敵的,他的勢將無人可擋。

軍陣之劍!

的確是高深至極的劍法,這套劍法似乎沒有極致一樣。

若是用心體會李牧的劍,他的每一劍之間,都背負著整個趙國的命運。當一個國家的命運都壓在對手的身上時,那種壓迫力將強大到極致。

這一劍,你若不死,則趙國將亡。

李牧就是帶著這個信念揮動著每一劍的。

而姜現在要做的,就是親上戰場,體會戰場之上的勝負,關乎國家命運,無數人生死的勝負。

不過這種事現在還不必著急。

軍陣之劍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兩部分。

適合自己的軍陣之道,這是劍法的劍招;兩軍對壘所揹負的一切,這是劍法的劍勢。

姜這一練,就是兩個時辰過去。

如果李牧此刻在場,看到姜劍術的進步,一定會大吃一驚。

比起之前的試探交手,姜現在的劍法,已經頗具氣勢。或許比起李牧的劍法,姜的劍法還是有形無神,但比起兩個時辰之前,姜現在的劍法已經頗具神采。

每一劍,也有了必殺的信念。

所欠缺的,還只是戰場之上血腥的洗禮,以及揹負數十萬人命運的心靈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