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塔下反殺的男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九章 塔下反殺的男人

秦時明月時期的蓋聶見過秦滅六國的戰爭,見過秦王嬴政統一天下後的殘暴政策,所以那時的蓋聶心向和平。

而此時的蓋聶雖然剛剛出師不久,還沒親眼見識過戰爭的殘酷,但他本就是心懷天下的人。

蓋聶是一個很矛盾的人,鬼谷派教導他以天下為棋盤,視蒼生為棋子,但他本身卻對生命充滿了不忍。

正是這種不忍,讓蓋聶每每在該決斷之時猶豫不決。

姜的這個問題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十分平常,但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末年,卻無疑是對人性的拷問。

蓋聶很想反駁姜,告訴他人不會吃人。

但在戰亂時期,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的場面,史書上也早有記載。

人有慾望,就會欲求不滿。

不會滿足的求知慾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它會引導人們不斷的探索真理。但不會滿足的慾望,卻往往是戰爭爆發的關鍵因素。

在二十一世紀回顧歷史,我們就會發現,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在全球環境下,戰爭幾乎無一刻停止。

哪怕是在大環境和平的二十一世紀,每隔幾年也總會發生國與國的戰爭,局部戰爭甚至從來沒停過。

先賢們反對戰爭的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戰爭永遠不是你想不打,就不會打。

理想和現實終究會有所差異,而‘永遠不再有戰爭’,本就是最不可能實現的一種理想。

哪怕未來某一天,地球上實現了和平,但人類終究會進入宇宙時代,外星人會跟你講和平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著沉默不言的蓋聶,姜正色道:“我是個軍人,對我來說,和平永遠不會來臨。這個世上只有戰爭時期,和準備戰爭史時期。”

比起蓋聶,衛莊就能很好的理解姜的話,甚至還有幾分認同。

若說最瞭解蓋聶的人,在場除了姜這個看過原著的人之外,也就只有衛莊了。

在鬼谷學藝時,鬼谷子曾經為蓋聶和衛莊做過一次測試,兩頭玄虎同時出籠衝向兩個人,而蓋聶和衛莊只能選擇救一個人。

蓋聶在兩人之間猶豫不決,最終兩人全都死於玄虎之口。

而衛莊救了一個,同時幫另一個人殺了玄虎報仇。

生命是寶貴的,蓋聶的人品值得稱讚,但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之事。在人生路口上的抉擇,才是決定人生終點的關鍵。

鬼谷最重要的就是抉擇。

其實衛莊的抉擇看似果斷,但他在出師之後卻選擇了返回韓國,這絕對是一個最差的選擇。

衛莊心裡放不下韓國,其實這與蓋聶在生命面前猶豫不決這一點上算是殊途同歸。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衛莊和蓋聶身上才有了人氣,而不是冷漠工作的機器,和只會判斷最佳選擇的運算演算法。

蓋聶微微側身,同時道:“姜侯,請!”

姜對蓋聶點頭示意,隨後上到二樓,拉開一間雅閣的房門走了進去。

對於嬴政,姜可以算是神交已久。這個身上充滿傳奇色彩的男人,直到二十一世紀,他的身上依然帶著幾分神秘感,甚至已經被人們逐漸神話。

嬴政算是一位功過參半的君王,滅六國,廢分封制而用郡縣制,頒行統一法律,統一衡量制、貨幣制,扶植土地私有制,廢除以奴隸殉葬制度,改為陶俑殉葬等等……

嬴政對於人類的功勞,絕不是寥寥數語就可以寫盡的。

但他的過同樣也很大。

縱觀歷史,嬴政與隋朝的楊廣其實很像,兩個人都很有能力,但也都有大過失,一個被史書塑造成暴君,一個被塑造成昏君。

簡單而論,為了更大的功,才有更大過。

嬴政和楊廣的很多政策其實都是過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只可惜當時的人們不會理解他們。

“尚公子!”姜作揖道。

嬴政緩緩轉身,語氣輕柔道:“你來了?”

姜在這個時候來紫蘭軒,無疑就是加入了嬴政的陣營,選擇和姬無夜、八玲瓏對抗。嬴政雖然讓韓非為他引薦姜,但他本以為姜會置身事外。

畢竟站在趙國的立場上,在這件事上兩不相幫才是最好的選擇。

“我來了!”姜淡淡道。

本以為嬴政接下來會說‘你不該來的’,而後姜接道‘可我還是來了’……

但嬴政顯然不懂古龍的梗,他只是輕輕點頭,而後說道:“周赧王五十五年,秦趙戰於長平,此戰秦將白起利用趙將趙括急於求勝的心裡,誘敵深入,截斷趙軍糧道,使得趙軍主力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最終敗於秦軍。”

說到這裡,嬴政稍微頓了一下,繼續道:“姜先生身為趙人,卻要救一位秦王,莫非忘記了長平之恨?”

嬴政的這番話,不但回答了姜之前的問題,還直指姜救他或許另有所圖。

姜深深打量嬴政幾眼,此時的嬴政缺了幾分霸氣,多了幾分儒雅,看上去頗有謙謙君子之風,但眉宇間的霸氣依舊令人懾服。

這個歷史上第一位塔下反殺的男人,果然有幾分門道。

與嬴政相比,年僅十六歲的姜從外表看上去仍舊有些稚嫩,但多年的軍旅生涯,指揮過數次大戰,見慣了生死之後,姜的身上也隱隱的有一種上位者的氣度,眼神之中閃爍幾分漠視天下的神采。

“歷史之所以為歷史,是因為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姜神色淡然道:“過分執著於過去的仇恨,只會矇蔽展望未來的目光。人並非生而知之,我們小時候都是從大人身上學習知識,而後慢慢超越他們。秦國國力強大,它的身上有很多可取之處。”

嬴政點點頭,而後霸氣道:“你在進步的同時,別人也在進步,即便學習秦國,趙國又如何超越秦國?”

姜淡淡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世上之事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如當初的秦國如現今的韓國一般弱小。百年之後的事,又有誰知道呢?”

嬴政聞言雙眼一眯,他敏銳的抓住了姜話中‘百年’這個字眼,結合韓非之間對於‘時間’的描述,這讓嬴政的心裡有些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