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六章 反擊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六章 反擊開始

“農家俠魁光臨敝府,姜某有失遠迎,還望俠魁見諒。”侯府門前,姜滿臉笑意,將俠魁田光引進侯府。

田光好爽一笑,大笑道:“姜侯言重了,記得數月前姜侯還稱田某為田兄,怎的數日不見,姜侯反倒生分起來了。”

“田兄請!”

進入大堂,雙方入座。

除了姜與田光二人之外,大堂中還有玄翦、荊軻二人。

距離鬧鬼之事完結已經過去了八天,玄翦和墨鴉已經從邯鄲歸來,並帶回了邯鄲的情報。

娼姬得知姜的計劃之後自然大喜,雖然姜一再告知其要忍耐,但娼姬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除掉趙嘉。好在這一次的計劃由姜主導,娼姬也只能靜心等待姜的訊息。

至於李牧,他對姜‘三方結盟’的計劃很是贊同,趙、韓、百越三方國土互不接壤,彼此更能取得對方信任。

三方結為攻守同盟,互通有無,對趙國來說十分有利。

尤其是韓國的強弓箭弩,更是可以增強趙國胡服騎射的戰鬥力。

李牧當天便在朝廷上提出了姜的計劃,朝堂上大多官員對此都頗為贊同。畢竟結盟又不需要付出什麼,至於結盟之後要不要履行承諾,那就要詳細探討了。

撕毀盟書,有時候只需要一句話,動動手便可以了。

至於饒安的歸屬權,李牧也在朝堂上當眾提出。

已經三年了,姜的風頭已過,繼續鎮守饒安,反倒會礙了趙王的眼。

李牧也並非不懂權謀,只是有時候不屑去做罷了。

姜得知此事後心中大喜,饒安之事已定,三方結盟之事也已經步入正軌,只待朝堂上討論出了結盟條約,姜便可以正式出使韓國了。

更為重要的是,嬴政之謀已與無形之中破解。

田光入座後,目光先是掃過玄翦,而後饒有興致的看向荊軻,笑問道:“這位少俠,莫非就是這幾年在燕趙之地名聲鵲起的俠士荊軻?”

“我為二位引薦。”姜笑道:“田兄所言不錯,這位的確是最近幾年在燕趙之地名聲鵲起的俠士荊軻。荊兄,這位乃農家俠魁田光,其在燕國有豪俠之名,你們二位可多多走動。”

荊軻摸了摸下巴,咧嘴道:“沒想到我現在的名聲已經這麼大了。”

田光聞言大笑道:“荊小兄弟仗劍江湖,鋤強扶弱,田某早就想與荊小兄弟結識一翻了。”

話落,田光端起酒杯,也不在意地位和輩分,豪氣道:“荊小兄弟,田某敬你一杯。”

荊軻大笑道:“來侯府數日,今日終於等到一位好酒的朋友。田兄,我跟你說,這侯府的酒實乃當世上品,今日你我不醉不歸。”

“哈哈哈!”田光大笑道:“好!”

寒暄片刻後,田光主動問起姜叫他來的目的:“姜侯,數日前你派人到燕國傳信,說有要事相商,田某當即放下俗事,快馬加鞭趕到饒安,不知有何事需要田某效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田光這話說的還真不假。

姜派去傳信之人乃姜的下屬,他有軍令在身,自然是能多快就跑多快。

可田光接到信件後,其趕到饒安的速度比姜的下屬還要快。

若非姜明知田光另有目的,姜還真會被他感動到。

不過姜仍是故作感激道:“多謝田兄,其實姜某卻有一事需要田兄相助。”

田光面色一正,問道:“何事?姜侯還請名言,田某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姜點點頭,正色道:“月前韓國新鄭所發生的事,想必田兄應有耳聞。”

韓國的事尋常人或許接觸不到,但田光作為農家的俠魁,此事又有司徒萬里參與,田光應該已經詳細的瞭解了韓國當日所發生的事。

田光點頭道:“略知一二。”

姜道:“韓國之事關乎國家機密,還請恕姜某不能直言相告,但有一點我們應該可以達成一致,秦國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田光贊同道:“秦國的實力,的確叫人心驚。”

姜繼續道:“十日前,秦國羅網在饒安作亂,便是欲要挑撥趙王與我的關係。田兄應知,趙國若無我與大將軍,秦國鐵騎可輕而易舉踏入趙國境內,秦王之心可謂狠辣決絕。”

頓了一下,姜繼續道:“秦王一計不成,必然再生一計。為避免麻煩,所以我也只能在咸陽製造些混亂,讓秦王無法顧及於我。”

“哦?”田光聞言頓時來了興趣,當即追問道:“姜侯有何妙計?”

田光與昌平君合作,農家在昌平君的支援下勢力大漲,田光自然也會幫昌平君辦事。

昌平君想要削弱秦國的實力,若姜設計,必然會讓秦王嬴政手忙腳亂。

至於姜的計謀會不會生效,這一點已經被證明過無數次了。

姜笑了笑,緩緩說道:“田兄雖為農家俠魁,但農家六堂卻也有各自的營生,各自的想法。但假設,有朝一日田兄有望稱王,農家六堂堂主皆能位列朝堂,你說他們會不會全力支持於你?”

田光臉色一正,凝聲道:“姜侯之意是?”

姜笑道:“其實我們都瞭解呂不韋的為人,但呂不韋的門客,秦國內那些效忠呂不韋的官員,卻未必如此。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便呂不韋不想反,可他的那些下屬就未必了。”

田光眼神一亮,撫掌道:“姜侯的意思是……將秦王政在韓國遇刺一事,在咸陽傳開?”

“正是如此!”姜淡淡笑道:“到了那個時候,呂不韋麾下必然會認為秦王與呂不韋之爭已經迫在眉睫,他們這些人為求自保,必然會逼迫呂不韋造反。”

“即便呂不韋無心造反,可他也難以阻擋這洶洶之勢。”

嬴政在韓國被八玲瓏刺殺是一個秘密,知道的人絕對不會宣傳出去。

可這件事一旦在咸陽被揭發出來,即便嬴政和呂不韋不想鬥,也不得不鬥了。

這一計既有陰謀,又有陽謀。

呂不韋刺殺嬴政之事一旦天下皆知,呂不韋即便不想反,恐怕也不得不反。而嬴政哪怕暫時不想殺呂不韋,恐怕也不得不殺。

這一鬧,秦國必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