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張 價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張 價值

嬴政將呂不韋視作平生大敵,可東方六國,又有何人不將呂不韋視作大敵?

呂不韋掌權秦國,秦國國力發展迅猛,更是在嬴政年幼無法治國理政時,一手扛起了秦國,數次抵擋東方六國的入侵。

對於東方六國來說,呂不韋不死,秦國只會越來越強。

可對於嬴政來說,呂不韋不死,他就永遠無法執掌秦國大權。

若呂不韋甘心放權還好,可呂不韋貪權,為了權利不惜刺殺嬴政。

這種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嬴政與呂不韋都希望秦國可以更加強大,可他們想要的是秦國在自己手中強大,而不是在對方手中強大。

數月前,呂不韋甚至上書嬴政,希望可以限制君王權利,由相國代為治理國家內政。

這樣的人,是任何一位帝王都無法容忍的。

姜這一次挑撥呂不韋門客,的確是切中了秦國要害,呂不韋那些門客,嬴政究竟會如何處置他們?

他們已有謀反之心,按秦法應當誅滅九族。

呂不韋的門客尚且好說,可那些投靠在呂不韋麾下的官員們,這些年被呂不韋提拔重用,早已佔據了秦國各個重要部門,殺了這些人,想找出可以替代他們的人可並不容易。

嬴政是一個極為重視法度之人,他的選擇,不止決定了這些人的命運,更在於秦國未來幾年是否可以安穩發展。

簡單的聊了幾句饒安之事,嬴政終於將目光轉向國內,背對蓋聶負手道:“蓋先生,姜這一招棋直擊秦國要害,若處置不當,秦國必亂,你覺得寡人現在應該怎麼做?”

嬴政雖是向蓋聶詢問對策,但他心中其實早有應對之策,嬴政此番,只是想透過蓋聶之口,再次確認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蓋聶在鬼谷學藝時,鬼谷子曾不止一次向他講述‘抉擇’的重要性。

那一次從玄虎口中救人,蓋聶輸給了衛莊,事後蓋聶不止一次的反思,自己當時為何會猶豫不決。

生命可貴,可若只能二選其一,又該如何抉擇?

而這一次,一面是秦國法度的威嚴,一面是穩定的局勢;一面是數百,乃至於數千人的生命,一面又是可能反覆的人心。

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句話雖然簡單,可真到了選擇的時候,世上又有幾人能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蓋聶並沒有猶豫太長時間,斟酌片刻後,開口道:“大王既志在天下,就要有包容天下的雄心。”

蓋聶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嬴政的問題,可這句話已經說明了一切。

嬴政點點頭,又問道:“那呂相呢?”

呂不韋究竟會不會謀反,沒人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可不管呂不韋會不會選擇謀反,嬴政都必須按照呂不韋謀反來佈局。

若嬴政一點準備都沒有,一旦呂不韋謀反,這大秦的天下,豈不是要改姓呂?

蓋聶權衡片刻,淡淡道:“姜侯這一次的佈局看似擊中了秦國要害,可實際上對大王卻有一個益處。”

“哦?”嬴政挑了挑眉,詫異道:“對寡人有何益處?”

蓋聶道:“人心的變幻。”

頓了一下,蓋聶解釋道:“大王只需正常應對,逼迫呂相安撫手下官員,而大王則趁機拉攏,必可分化人心。”

嬴政聞言眼神一亮,心下暗自點頭。

蓋聶這話說的不錯,一旦呂不韋選擇安撫手下眾人,他就只剩下兩個選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一便是交出羅網,讓羅網背上這口黑鍋;其二便是矢口否認,表示咸陽城中的流言乃是有人栽贓陷害。

呂不韋或許會選擇後者。

可無論呂不韋作何選擇,都是對嬴政的一種妥協,而那些投靠呂不韋的官員,就會認為呂不韋已經逐漸失勢,甚至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志。

在這種情況下,嬴政只需要安撫人心,擺出一副只要投靠於寡人,便既往不咎的態度,必能分化呂不韋麾下官員的人心。

等到日後嬴政與呂不韋相鬥時,這些人即便不會相助嬴政,大多數恐怕也會作壁上觀。

這是獨屬於秦王的優勢。

嬴政即便是秦王,想要治理天下,也得靠他們這些臣子。

呂不韋一死,大家一起效忠嬴政,依然是一副君臣融洽的局面。

想到這一點,嬴政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蓋先生不愧是鬼谷傳人,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竟也能扭轉劣勢,讓寡人立於不敗之地。”

負手看向西北方向,嬴政自負道:“姜此次雖來勢洶洶,卻是幫了寡人一個大忙。”

話雖如此,但嬴政和蓋聶心裡都清楚,直到目前為止,他們依然處於被動的局面。

只有呂不韋首先做出選擇,嬴政才有選擇的餘地。

若是呂不韋熱血上頭,直接選擇謀反,或者強勢架空嬴政,嬴政無奈之下,也只能與呂不韋正面抗衡。

有了應對之策,嬴政心下放鬆不少,不由的再次想到了姜和韓非二人。

對於姜和韓非,嬴政有著不同的態度。

姜是趙國人,嬴政欲殺姜之心極為強烈。尤其是經過了這次的隔空對招,嬴政更是將姜看作秦國大敵。

嬴政對軍事並不算精通,可他也知道,要對付李牧、姜師徒,從正面戰場上分出勝負,秦國的勝算並不高。

唯有離間計,才有可能對付姜和李牧。

而當今趙王雖志大才疏,但卻一心想做一個英明的君王,離間計卻是不好施展。

不過下一任趙王……

嬴政心中冷笑,姜一心扶持趙遷小兒,想要做趙國的呂不韋。這一次,寡人便借趙遷之手,除掉你這個趙國的‘呂不韋’。

相比之下,嬴政對韓非的策略反倒是柔和許多。

韓國國力並不強,嬴政只需威逼一番,韓非入秦的可能性極高。

尤其是韓非在國內並不受人待見,上到韓王、姬無夜、張開地、韓宇,下到韓國一眾臣子,沒有一個人喜歡韓非。

可被韓國棄如敝履的韓非,卻是嬴政極為看重的至寶。

姜雖然不知嬴政的心思,可猜也能猜到幾分。

嬴政的心思,雖然看上去對姜極為不利,可實際上嬴政對姜和韓非的不同態度,就已經證明了二人的價值。

弱國無外交,弱小的人,同樣也不會有外交。

對嬴政這樣的天下霸主來說,你對他示弱,他只會看不起你,當他把你看成敵人時,才是真正的認可了你。

否則,韓非又豈會死在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