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權衡之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六章 權衡之道

龐立喝了杯茶,忽然問道:“龐某還有一事,也事關姜侯,不知姜侯作何打算?”

放下茶杯,龐立繼續道:“如今國內滿朝皆知,大將軍不喜公子趙遷,他雖然不參與儲位之爭,可態度卻已經表明一切。而姜侯卻支援公子趙遷,此事卻有不妥,若處理不當,恐大將軍會與姜侯生隙。”

“無妨!”姜笑道:“早在支援公子趙遷時,便已經想到如何與老師解釋此事。”

姜緩緩道:“從拜師之初,老師便一直教我,要我一生忠誠於國家,忠誠於大王。立公子趙遷為太子,乃大王之意,只是奉大王之命行事,此事有何不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理由,既可以側面告知趙王偃姜之意,同時也可以對李牧解釋。

其實若非顧忌李牧的權勢,趙王早已立公子趙遷為太子,哪裡還用糾結這麼許多。

如李牧與廉頗這般的正值良臣,為何會屢遭歷代趙王所厭惡?

其一,便是因為他們的權勢、影響力太大,即便什麼都不做,只要表明一個態度,都可以影響到趙王的決定。

其二,便是君不知臣,臣不知君。

李牧如何不知郭開、春平君等人支援公子趙遷為太子的緣由,還不是因為娼姬沒有外戚勢力,公子趙遷又年幼無知。

可此事,李牧卻無法與趙王明說。

而在趙王眼中,即便他的兒子年幼,可那也是堂堂趙王。

且趙國內部李牧、春平君、郭開三人又不是同一個陣營,只要三人相互制衡,趙遷總會收回屬於王的權利。

趙王之位乃是周天子分封的正統,憑藉正統的名義,只需在朝堂上強勢一些,再用一些權謀,便能坐穩趙王之位。

連嬴政區區一個在趙國所生的秦國質子都可以成為秦王,甚至抗衡權相呂不韋,正統的力量可見一斑。

所以在趙王眼中,李牧不過是一個倚老賣老,藉著自己的功勳與權勢,違逆自己心意的權臣罷了。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誤會,便在於‘我不說,你不懂’。

雙方互不瞭解,誤會便由此而生。

若李牧願意私下裡和趙王解釋一番公子趙遷成為趙王的弊端,或許趙王會在做考慮也說不定。

若趙王願意與李牧交心,甚至是封李牧、春平君、郭開三人同為輔政大臣,並讓李牧為趙遷老師,李牧都會轉而支援公子趙遷。

歷史上,李牧雖不喜公子趙遷,可當趙遷成為趙王后,李牧不是一樣效忠?

姜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所以很多人都自認為瞭解姜,如韓非、衛莊、韓宇、嬴政、李牧等等……

不管他們信不信姜的話,反正姜已經明說了自己的意圖和目的。

接下來姜返回邯鄲,還要與趙王、春平君、李牧等人表述自己的心意,從而讓他們理解自己,將潛在的敵人化為盟友。

龐立斟酌了一下姜的話,嘆了口氣,點頭道:“祖父曾經說過,姜侯之智,乃世上獨一無二,如今看來,的確如此。姜侯這一番解釋,即便大將軍心有怨言,也不會在責怪姜侯了。”

姜笑道:“還有一點,秦王政十三歲登基王位,其母趙姬同樣乃舞姬出身,在秦國毫無外戚勢力。可如今呢?秦王政之權威,已可與呂不韋相抗衡,其母趙姬,更是權勢滔天。”

“還要與老師講,他秦王政可以做到的事情,公子趙遷也同樣可以做到。如今公子趙遷年幼,正是可塑之時,若肯用心教他,日後自可成為一代英王。”

“與之相反,公子趙嘉已經成年,其為人紈絝,流連風月之地,早已不堪造化了。”

龐立點點頭,道:“如此一來,恐大將軍心中必定熱血沸騰,王師之位,非大將軍莫屬。”

姜贊同道:“龐兄所言不錯,只要老師認同了公子趙遷,想要將其培養成一代英王,那麼邯鄲的局勢便無需我們插手了。”

龐立嘆道:“如此一來,姜侯的三足鼎立之勢已成,日後龐某與姜侯暗中與突厥交易,用中原特產換取西域珍寶,這其中的利益,龐某簡直不敢想象。”

姜淡淡笑道:“一旦有了自己的封地,便無需再懼邯鄲王權。龐將軍可還記得,數年之前,向大王建議的‘屯田策’嗎?”

龐立愣了愣,問道:“屯田策卻是良策,如今我趙國已不再缺軍糧,便連百姓也都能存些餘糧。”

姜緩緩起身,負手道:“屯田策的確可以解糧食之危,各地軍糧自給自足,我趙國百姓壓力大減。”

“可龐兄,你難道就沒有看出這中間的危險嗎?”

龐立想了想,忽然雙眼一亮,震驚道:“各地軍糧自給自足,邯鄲對敵方軍隊的控制力大減。龐某之前還未曾察覺,可如今經姜侯一提,才恍然大悟。”

龐立忍不住驚呼道:“姜侯提出屯田策時,恐怕才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莫非那時的姜侯便已經開始佈局今日了?”

姜沒有回答龐立的話,而是自顧自的說道:“龐兄以前之所以沒有察覺,是因為各地還沒有大事爆發。一旦有地方將軍不滿趙國王室,此事便天下皆知。”

話落,姜若有所指的說道:“龐兄,你說,一旦有了自己的封地,我趙國之內,除了老師之外,還有人敢討伐我嗎?”

龐立搖了搖頭,道:“姜侯戰功赫赫,只怕趙國內除了大將軍,無人敢於姜侯在戰場上交鋒。”

姜繼續問道:“那你說,若朝中有人陷害我,我擁兵自保,老師他……會不會揮兵伐我?”

龐立想了想,道:“很有可能!大將軍不是那種顧念私情之人,即便大王冤枉了姜侯,可一旦姜侯擁兵自保,只怕大將軍也會拿姜侯回邯鄲解釋。”

姜斟酌了下,這的確是李牧的風格。

“可其他人不會這麼想……”嘆了口氣,姜無奈道:“算了!等新王登基,也有了自己的封地之後,會策劃一事,讓‘屯田策’的弊端爆發出來,由此削弱邯鄲的影響力。”

龐立聞言連忙道:“姜侯不可!此事還需要斟酌一二。”

姜點點頭,道:“我就是這麼一說,利與弊心裡清楚。其實若朝中沒有發生意外,我們三足鼎立的格局,自保已經足夠了。”

龐立贊同道:“姜侯所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