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負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四章 忘恩負義

世上最難償還的債是人情債,最難回報的情義是親友長輩的期待。

姜欠李牧天大的恩情,也難以回報李牧對自己的期待。

姜不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門殺兄嗜弟,逼迫李淵退位時究竟怎樣的一種心情。

或許也是極其複雜吧!

天道至公,在得到某一樣東西的同時,就一定會失去另一樣東西。

佛說世間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姜以前不信,但現在信了。

姜的心裡年紀其實不算年輕了,但姜從一介小市民,徒然間轉變為手握大權的將軍時,心中難免會有一種‘龍傲天’的想法。

就好像暴發戶,一夜之間從一介平民變成億萬富豪,在感覺不真實的同時,內心必然會變得膨脹。

以前的姜認為,只要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就可以改變一切,甚至可以守護一切。

可隨著心境的轉變,當姜感覺一切都變的真實,在權利之路上越行越遠的時候,卻發現有些事情,並非人力可以改變。

姜所行的路,是與李牧的理想相悖的。

姜無法報答李牧對自己的恩情,也無法回覆李牧對自己的期待。

這一生,姜註定了要對不起李牧。

姜不敢與李世民相提並論,但此刻的姜,卻稍微理解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的內心處境。

煎熬嗎?

或許有一點!

但更多的,卻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暢快淋漓。

這是所有王者的共同點。

李世民、曹操,從本質上講,他們其實是同一種人。

只不過前者隱藏的很深,而後者卻不願因隱藏自己。

這一生,姜註定要辜負李牧對自己的期望了,有些壓力,有些惆悵,還有些難過。

但也僅此而已罷了。

秦朝以前,君王自稱孤家寡人,其實並非沒有道理。

在登頂至高的這條路上,必須要背叛一些人,辜負一些人,沒有人可以和君王同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與其說阻礙了姜前進的是李牧的恩情,到不如說若阻礙了姜的是名聲,是天下人對姜的看法。

姜目光淡然,也沒否定春平君的話,而是直言問道:“春平君有辦法?”

春平君眼中喜色一閃,道:“看來老夫與姜侯可以達成一致了。”

說實話,春平君是支援姜劃地稱王,擁兵自立的。

只要姜不在趙國的領土上劃地稱王,那跟他春平君又有什麼關係呢?

姜攻打其他國家,或許春平君還能從中撿點便宜。

而且春平君也未必願意讓姜留在趙國。

若日後兩人的計劃成功,姜輔助春平君登上趙王之位,那麼春平君要如何對待姜這位有功之臣呢?

所以與其讓姜在趙國為臣,不如將姜扔到其他國家的領土上,稱王也好,身死也罷,和他春平君可沒有半點關係。

見姜只是喝茶不說話,春平君輕笑道:“你我在趙國都有阻礙,老夫幫姜侯剷除絆腳石,事後姜侯再助老夫剷除絆腳石。事成之後,姜侯依舊可以代縣為根基,侵奪四方土地。”

“若有需要,老夫更可盡出趙國之兵全力相助姜侯。”

這一刻,春平君看的十分透徹。

姜與李牧之間的矛盾,並不在於趙國的大將軍之位,而是兩人之間的師徒之情。

姜若想要擺脫名為‘恩義’的枷鎖,就必須要借趙國王室之手除掉李牧。

從此之後,姜與趙國將再無瓜葛。

姜算是忘恩負義嗎?

當然算!

甚至說是狼心狗肺也不為過。

但王者之路上,註定了只能一人獨行,註定了必須要辜負一些人的期待。

姜很感激李牧,對李牧亦有孺慕之情,但這並不能阻礙姜除掉李牧之心。

這和偽君子又有所不同,而是在稱王之路上,必須要做出的取捨。

姜放下茶杯,眼中目光有些閃爍不定。

有些話,姜不能名言。

想要成為王者,就必須愛護自己的名聲。

背地裡,姜可以不擇手段,極近骯髒之事。但在明面上,姜卻必須保持光正偉的形象。

所以姜必須離開邯鄲,坐看李牧的生死成敗。

手指輕點案几,姜淡淡道:“可以!”

“事成之後,會借道燕國攻伐齊國,春平君可出二十萬趙國之軍,從饒安出兵,助一臂之力。”

“屆時,會以姜太公後代之名,收回先祖失地。”

話落,姜又補了一句:“為了趙國!”

春平君舉起茶杯示意姜,道:“是的!為了趙國!”

姜舉杯,以茶代酒,與春平君共飲。

春平君笑問道:“莫非姜侯當真是姜太公後裔?”

姜眼神古怪的看了春平君一眼,正色道:“正是!”

劉備還是漢室宗親呢,只要手握兵權,哪怕是假的,漢獻帝不一樣叫了一聲‘皇叔’。

等姜君臨天下之時,姜子牙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姜的祖先。

唐代李家登基之後,不一樣認了老子李耳為祖先嗎?

封建時代講究的是名正言順,不管怎麼說,姜子牙畢竟是周王室親封的齊侯,是齊國的開國之君。

而在名正言順這這一點上,要麼在身份上做文章,要麼就假借天意之名。

便如漢高祖斬白蛇起義一般。

春平君聞言連忙拱手道:“不想姜侯竟是姜太公後裔,老夫失敬了。”

姜做出一臉悲傷的表情,嘆息道:“只可惜無先祖之能,無力恢復祖上榮光。只能眼看田賊侵我故土,禍亂家國。”

春平君道:“老夫觀姜侯之能,並不遜姜太公半分,日後自可收服故地,恢復祖上輝煌。”

姜笑道:“那便借春平君吉言了。”

不管姜這番話是真是假,姜既然想借姜太公之名攻打齊國,那便說明姜與春平君之間的約定已成。

趙國大將軍之位與齊王之位相比,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

姜太公後裔的身份,便是姜取信春平君的重要憑證。

這證明姜對趙國並無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