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戰振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戰振國

目視衛莊,姜問道:“衛莊兄,你去秦國了?”

衛莊沉默片刻,而後微微點頭,道:“去了!”

“如何?”

衛莊冷冷道:“他無法離開秦國了!”

衛莊從鬼谷歸來後,曾轉道去了秦國,想要將韓非帶回韓國主持大局。

可是韓非拒絕了。

韓非若是回到韓國,只怕為了打壓韓非,韓宇絕不會同意刺殺姬無夜一事。

比起韓王之位,讓姬無夜繼續權傾朝野又算得了什麼?

屆時若姜執意刺殺姬無夜,只怕韓宇為了韓王之位,甚至還會向秦國低頭,直接將姜出賣,而後帶領韓國臣服於秦國之下。

雖然如今的韓非看上去算不上什麼威脅了。

可張良畢竟還忠於韓非。

而且姜刺殺姬無夜的原因,也是為了讓韓國全力相助趙國抗秦。

一旦韓非回國,首先導致的便是姜必須要在韓宇與韓非之間重新作出選擇。

其次便是秦國會直接大軍壓境,逼迫韓國交出韓非。

在這樣的局勢下,趙韓之盟可能會瞬間瓦解。

因為趙國未必會出兵相助韓國。

所以無論如何,韓非都不能現在回國。

衛莊此次入秦,還打探到了另外一件事。

李斯向嬴政獻策,秦若欲滅六國,首先要滅韓國。

其一韓國國力弱小,秦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滅掉韓國,讓東方六國無法反應。

其次秦滅韓後,就有了東出的立足之地。以韓國為基,可以攻打天下任何一個國家。韓國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原,這是其他諸國所不具備的。

韓非得知此事後,自然極力勸阻嬴政不要滅韓。

幾次三番之後,嬴政對韓非的忍耐幾乎已經到了極限。

韓非不想為秦國完善法律,因為秦法一旦完善,秦國的國力會在數年之內大增。

其實現代人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究竟是秦朝強大,還是漢朝強大。

秦朝雖只有二世,但秦國的強盛也是毋庸置疑的。

若之論軍事實力,秦朝與漢朝相差應該不大。

但漢朝強於內,漢朝的法遠比秦朝更加完善。

韓非若為秦國變法,甚至會創造出一個實力遠超漢朝的強國。

這是韓非所不願意看到的。

因為韓國尚未滅國。

但是在嬴政看來,你韓非既不肯幫助秦國變法,又想阻礙秦國統一天下,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姜聞言一嘆,道:“看來韓非兄已經心存死志了。”

衛莊此刻卻是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在沒去秦國之前,衛莊對於秦國的瞭解只在書本與鬼谷子的言談之上。

這一次衛莊親赴秦國,卻是見到了秦國的強大。

姜曾與秦國會在十年內滅掉韓國,衛莊原本不信,可此刻卻是有些相信了。

衛莊甚至還有些自我懷疑,我真的能改變韓國,讓韓國變成與秦國一般強大麼?

沒有韓非的法,衛莊絕對做不到。

看來姜一眼,衛莊冷冷道:“李斯曾去過趙國,你可與他說過什麼?”

姜搖了搖頭,道:“本侯與李斯有什麼好說的,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若非顧忌趙國顏面,本侯絕不會讓此人離開邯鄲!”

衛莊深深看了姜一眼,而後不在多說。

韓非的死,自然會促進趙韓之盟,而李斯出使趙國回來後,立刻勸說嬴政滅韓,這不得不讓衛莊懷疑姜。

姜輕笑一聲,道:“衛莊兄,你可知在李斯回國之前,本侯讓他看了什麼?”

衛莊眉頭一皺,道:“軍演?”

姜點點頭,笑道:“正是!本侯麾下大軍,與吾師李牧麾下胡服騎射,乃是天下強軍。如今我趙國又有了韓國勁弩,胡服騎射戰力更強。”

“李斯看過我趙國軍容之後,他自然就會知道,秦國若在函谷關外沒有立足之地,想要滅趙可謂難如登天。”

秦國軍隊的戰力如何暫且不談,但後勤補給呢?

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援,秦國根本無法與趙國打持久戰。

更有甚者,在歷史上,秦國若非以離間計謀害李牧,趙國未必會滅於秦國之手。

王翦雖強,但李牧若只守不攻,又是在本土作戰,有足夠的後勤補給,王翦若想滅趙,至少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等到數年之後,秦國還有餘力進攻其他國家了嗎?

李牧不死,趙國不忘。

利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此乃王翦之計。

王翦乃驕傲之人,若是他有把握在戰場上打敗李牧,他也無需使用離間計了。

秦滅趙一戰,王翦與李牧僵持一年有餘,李牧本土作戰,佔據地利優勢,王翦拿他毫無辦法。

聽完姜之言,衛莊臉色陰冷。

姜雖然什麼都沒說,可姜卻做了。

李斯進獻滅韓之言,姜在其中絕對起了重要作用。

不過與此同時,衛莊心中也不自覺的想到了趙國的軍容。

只憑一場軍演,只憑李斯回國後的一番描述,嬴政就立刻決定在趙韓之間首先滅韓。

趙國之軍又是何等的強盛?

即便衛莊多年練劍,心境早已如同止水,可此刻依然有些熱血沸騰。

早晚有一天,衛莊也要讓韓國之軍強盛到如此地步。

只憑一場軍演,就震懾一方強國不敢侵犯。

五日後,姜再次來到新鄭,

和邯鄲一樣,韓國王城新鄭同樣是一片歌舞昇平,朝中重臣依然醉生夢死,享受著權利帶來的快樂。

能入朝為官者,又有幾人是愚笨之人?

韓國如今之局面,看透者絕非張良、衛莊、張開地等寥寥數人。

只是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視而不見罷了。

既然反抗不了,那就去享受。

即便韓國滅了,滅的也只是韓國王室。

韓國的大臣只要投降,哪怕無法保證現在的權勢與地位,但至少也還能做個富家翁,享受人生。

降秦後,即便韓國之臣無法進入秦國的權利中心。

可秦國若要治理韓國的土地,也免不了他們這些人相助。

如今的東方六國,不過是自家各掃門前雪罷了。

但也正因如此,接下來趙韓兩國與秦國之戰便顯得極為重要了。

此戰只有大勝,才能讓國內大臣與百姓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