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六章 為之奈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六章 為之奈何

這一次突襲王翦,姜雖說佔了點小便宜,吃掉了王翦兩萬百戰穿甲兵,可在姜看來,卻是個不勝不敗之局。

姜與王翦都為對方準備了一次埋伏,可兩次埋伏都有破綻,兩人也都發現了對方的破綻。

真正中了姜埋伏的人是王離,而不是王翦。

對戰王翦與對戰匈奴不同,匈奴強於野戰而弱於軍紀、計謀;而王翦強於軍紀,計謀與野戰能力也不弱。

姜不斷的在心中暗示自己,儘量將王翦看高一些,兩次行動也是慎之又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說埋伏王離那一次,若王離當場看出了姜的伏兵,姜也有從容撤走的把握。

哪怕王翦在那名死士入營後一瞬間就察覺到了不對勁,並作出了相應的部署,姜有單筒望遠鏡可以及時觀測敵情,也可以提前撤退。

至於這一次突襲王翦大營雖說是臨時起意,可那也是千古難覓的良機,若王翦毫無準備,姜一定可以戰勝王翦而揚名天下。

可惜了。

其實到了現在,姜都還沒搞清楚王翦為何會先中計,而後又發現了死士的破綻。

而這一點,恐怕永遠也不會有人告訴姜了。

當天夜裡,姜連夜寫了一封奏摺和戰報,以及一封密信派人送往邯鄲。

戰報上自然明說了姜大勝王翦,鼓吹的天花亂墜,不但滅了王翦的兩萬百戰穿甲兵,更活捉了王翦的孫子。

至於奏摺嘛,則是一份請罪的摺子。

姜無令調兵,又該怎麼請罪呢?

姜首先表明,自己並非無令調兵,只是趙王的調兵令正在路上,實際上趙王已經下令讓姜帶兵五萬抵擋秦國。

也就是說,姜有調兵令,只是還尚未接到罷了。

事後姜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有些不妥,這才上了摺子請罪。

這若是在漢朝以後的朝代,姜的腦袋只怕早就搬家了。

可在如今的戰國時代,在趙國之內,卻未必是什麼大事。

趙國的律法還尚未完善,姜熟讀律法,早就發現了律法中的許多漏洞。

趙王已經頒佈了調兵令,而姜未接到命令卻提前調兵,這只是違規,但卻不違法。

而且姜調兵是為了抵擋外辱,而不是為了謀反。

再加上刑不上士大夫這一條,姜就可以免罪了。

周朝施行的是分封制,別說春秋戰國的戰亂時代了,就是周朝還強勢的那段時期時期,也有諸侯國彼此征伐。

趙國與周朝雖有不同,但姜畢竟是個侯爺。

有了這封戰報與奏摺,姜有很大把握自己可以免罪,最多就是功過相抵罷了。

而最後那封私信,才是真正的關鍵。

不管姜是否會免罪,娼後都一定要派人來斥責姜一頓,哪怕她只是為了維護王室的顏面,姜都必然要挨一頓罵。

那麼這個人選是誰呢?

首先絕對不可能是內侍,因為那無疑是在侮辱姜。

前來代娼後責罵姜的這個人,在官職或者爵位上,一定要與姜相當,或者高於姜。

舉國上下,也唯有郭開和春平君最為合適。

姜這封信是寫給春平君的,讓他推了這門差事。

只要郭開一到軍中,姜便可以進行之前定好的計劃。

於此同時,姜還讓春平君在娼後面前提到,姜如此著急出兵,甚至急的不等趙王的調兵令到便迫不及待的出兵,為的乃是和李牧爭功。

沒錯,只要讓娼後意識到,姜無令調兵是為了與李牧爭攻,屆時無論郭開進了什麼讒言,都無法影響到娼後對姜的維護。

娼後太想拉攏到軍中力量來對抗李牧了。

而姜與李牧不和,正是娼後最希望看到的。

再等到與王翦決戰時,李牧否決了姜的意見,等郭開將此事上報娼後,娼後一定會重用姜和疏遠李牧。

如此一來,只要姜不謀反,無論做出什麼事情,娼後都會由著姜。

這也是蕭何當初提出此計的用意。

姜與李牧私下裡的感情不用說,離間計絕對不會成功。

可離間計不成功沒關係,只要讓別人認為這個離間計成功就可以了。

這是一場戲。

……

在原地休整了一天一夜,後日一早,姜大軍拔營,前往祁縣屯兵。

祁縣算是個小縣城,與代縣那樣的邊境重城沒法比,代縣是抵擋匈奴的前線,雖然貧窮一些,但在趙國也算是座大城了。

李牧若至,首先必然要奪回趙國失地,安陽便是接下來李牧與王翦爭奪的重點。

原本王翦是打算繼續進攻趙國,讓李牧處於守勢,等待趙國後勤支撐不住,首先向秦國認輸。

可如今姜這樣一鬧,又俘虜了王離,讓王翦只能將戰場放在安陽,等待李牧的進攻。

所以說姜這一次突襲王翦大軍還是有些作用的,不但狠狠挫敗了秦國的士氣,更是將攻守易換,趙國由防守方變成了進攻方。

姜算過趙國的後勤,國庫中銀錢雖多,但糧食已經不多了。

而戰國七雄中最不缺糧食的就是魏、韓、齊、楚四國。

齊國就不用說了,他們絕對不會賣給趙國糧食。楚國內有百越禍亂,如今也自顧不暇,糧食也只夠自給自足。

接下來就看魏國與韓國會不會給趙國這個面子了。

趙國如今所缺的不僅僅是軍糧。

在秦趙之戰中,趙國內部的良田也被秦國破壞不少。

也就是說,從現在到明年秋收,趙國都缺糧,趙國的百姓也缺糧。

這是長達一年半的糧食危機。

你以為解決了糧食問題,一切危機就不存在了?

糧食怎麼來,要從別的國家購買。

哪怕魏、韓兩國願意賣糧給趙國,可趙國也要花去大量的銀錢。

等糧食危機結束,恐怕趙國就是國庫空虛了。

所以姜才說,這一次抗秦之戰,哪怕趙國擊退了王翦大軍,那也是失敗了,而且還敗的很慘。

趙國輸掉的是它中興的希望,是長達四五年的發展時間。

除非趙國可以轉守為攻,攻入秦國領地,奪取秦國的土地、人口和糧食。

姜倒是不介意與秦國死磕一場,讓秦國見識到自己的能力。

可娼後未必敢,趙國也未必敢。

一旦趙國以一國之力攻入秦國國土,那時所要面對的可就不是二十萬大軍了,而是五十萬、八十萬、乃至百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