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六章 性格的養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六章 性格的養成

嬴政很憤怒,同時也很不甘心。

秦國伐趙一戰,是他掌權後的第一戰,他對這場戰爭十分在意。

這一戰不但關係到嬴政在秦國建立威望,關係到秦國對東方六國的威懾,更關係到秦國的統一大業。

秦國眾臣幾乎都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秦國東出的最大障礙就是趙國和楚國。

不過楚國與秦國早有勾結,秦國內有楚國勢力,楚國內亦有秦國勢力,只要秦國不主動攻打楚國,楚國絕對不會首先進犯秦國。

再說了,楚國除了項氏一族外,也未必有膽子敢攻打秦國。

但趙國不一樣。

秦國若想東出,趙、魏、韓三國是門戶。

秦國東出的戰略是以韓國作為跳板,先滅三晉,而後滅燕,其次是楚,最後才是齊國。

所以無論如何,削弱趙國的國力,都是秦國東出之前必須要做的。

呂不韋掌權時期,秦國內政發展雖好,可對外戰爭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

呂不韋雖滅了周朝,在政治外交上,對東方六國也一直處於強勢的地位。

可嬴政不看重政治外加上的強勢,他要的是軍事上的強勢,要的是武力上的強勢。

而秦國伐趙這一戰,王翦雖然完成了秦國的戰略意圖,可王翦攻下了趙國那麼多的地盤,嬴政又豈能不垂涎三尺?

王翦攻下的趙國領土,早已被嬴政視為了囊中之物。

可這囊中之物,卻頃刻間被姜逆轉,逼得王翦不得不退守安陽。

王翦的這招以退為進雖說精妙,可卻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

趙國要消耗大量的糧草和軍餉,難道秦國就不消耗了嗎?

只是秦國水渠已成,秦國已經不在乎這點消耗罷了。

再加上趙國去年全國大旱,這才讓王翦的‘以退為進’發揮了作用。

若是反過來,趙國國力強而秦國國力若,那麼王翦這一招以退為進,就成了加速秦國衰弱了開始。

所以嬴政才會憤怒,才會不甘。

煮熟的鴨子,飛了!

蓋聶勸道:“王上,削弱趙國之事並非一朝一夕便可成功,趙國軍強而國弱,武強而文庸,想要使趙國分崩,在於內而不在於外。”

“即使這一次我們失去了機會,但我們還有下一次。”

蓋聶說的這些道理,嬴政又豈會不懂?

可嬴政是什麼人?

他太霸道了。

秦國滅楚一戰,嬴政先以李信為將,領兵二十萬伐楚,大敗後,再點王翦為將,領兵六十萬繼續伐楚。

即使頑強如楚國,也滅在了大秦的鐵蹄之下。

如今的嬴政雖說才剛剛掌權,性格還沒有以後那麼霸道,可他還是不甘心。

不甘會促成執念,而一位王者的執念是相當可怕的,當他大權在握時,這種執念就會轉變為霸道。

想要卻又得不到才會不甘,但君王沒有得不到的東西,這就是霸道。

嬴政沉思片刻,沉聲道:“在等等,王翦將軍會有分寸的,若當真事不可違,他會請求退兵的!”

嬴政這話還有幾分道理,王翦並不是一個太過執著的人,他考慮的東西也很多。

但也正因為王翦不夠李牧存粹,他在軍事上才會輸給李牧。

可人生在世,哪怕只是一個領兵的將軍,所要考慮的也不僅僅只是軍隊那麼簡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說,王翦和李牧誰要更高明一些?要是讓姜來選的話,姜一定會選擇王翦。

李牧需要的是李世民那樣的君主,才能真正發揮威力。

可王翦不需要,他在任何君主手下,都可以發揮他應有的實力,因為王翦明進退,知得失。

蓋聶雖也信任王翦,但他卻擔心李信。

“王上,王翦將軍或許可以擋住李牧與姜的聯軍,可李信將軍……”

說到李信,嬴政就更憤怒了。

“如今就連一個小小的韓國也敢騎在寡人頭上,韓安他是不要命了嗎?”

稍微冷靜了一下,嬴政冷聲問道:“衛莊是你的師弟,你對他有何看法?”

數年前在韓國紫蘭軒中,嬴政與衛莊曾有過數面之緣,甚至衛莊還救過他一次,對於衛莊這位鬼谷的另一位傳人,嬴政當時也注意了很久。

可衛莊給嬴政的感覺,不過是一名冷酷的劍客,而非可以遊說列國的鬼谷縱橫家。

而蓋聶雖然也很有才能,可嬴政對蓋聶,更多的也是劍客保鏢的感覺,最多就是放在身邊充當一個謀士。

蓋聶回憶了一下位置,心情有些複雜,沉聲道:“小莊雖然專注於劍法之道,可我們二人在鬼谷學藝時,師傅也曾教導過兵法韜略,治國方略,以及一些雜學。”

“小莊知道屬下也在秦國,這兩年來,應該也看過不少兵法。”

蓋聶的這番話雖然稍微太高了一些衛莊,但也算比較誠懇了。

衛莊只專注劍法,鬼谷子雖然教過別的,但衛莊卻並未用心學習。

可蓋聶在秦國,衛莊為了攻打蓋聶效力的秦國,這兩年一定會用心研究兵法韜略,彌補自己的不足。

嬴政:寡人的秦國這是被你牽連了?

嬴政又問道:“衛莊可否勝過李信?”

蓋聶想了想,微微點頭道:“七層!”

蓋聶對衛莊還是有信心的,衛莊雖然專注劍道,性格之中也有許多不足。

但衛莊有一點,是李信遠遠比不上的。

衛莊的資質強!

衛莊統領韓國兵馬已經兩年了,以衛莊要強的性格,他不拼命操練兵馬就怪了。

所以衛莊的軍隊,戰鬥力絕對不會差。

再加上衛莊一心想要勝過蓋聶,而蓋聶就在秦國,所以對於抗秦一事,衛莊看的比姜還要重。

歷代鬼谷弟子,又有幾個是在劍法上分出勝負的,不都是在軍事,以及韜略上分出勝負嗎?

兩年的時間,足以讓衛莊脫胎換骨,只要他肯用心專研兵法。

李信雖勝過衛莊一場,在情報中,這一戰是李信‘大勝’衛莊。

可實際上,嬴政與蓋聶透過羅網的情報,早已知曉這一戰的真相。

衛莊的確因為第一次領兵經驗不足,又小覷了李信,大意之下中了李信的埋伏。

可實際上,衛莊的十萬大軍,傷亡不過數千,戰力絲毫未損。

從絕境中殺出而自身兵力未損,這就足以證明,衛莊遠非趙括那種紙上談兵的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