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二章 攻守皆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二章 攻守皆敗

很多人都說,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

蝴蝶效應,在戰場上體現的最為明顯,很多時候一個不經意間的舉動,就可能瞬間改變戰局。

用投石車攻城固然厲害,戰國時期的城牆由於技術問題,也沒有漢朝以後的城牆那麼堅固,可想要用投石車砸塌城牆,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需要耗時數日。若敵軍不斷修補城牆,投石車也很難快速建功。

若李牧一開始就用六十臺投石車只攻一門,王翦大軍一出,李牧便不得不戰。

王翦想要拖時間,可李牧想要戰勝秦軍。

在只攻一門的情況下,李牧若退,那還談什麼攻城?

等今日一過,王翦有了準備,只需看到李牧集結兵力,王翦便也集結兵力,雙放在城外交戰,投石車就派不上用場了。

所以目前來說,王翦只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上書秦王嬴政,請求秦國派兵支援前線戰場。

第二,熬過今日,等明日提前做好準備,只要李牧大軍一動,王翦便立刻集結軍隊與李牧野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與趙國大軍野戰,投石車雖然派不上用場,但兩軍野戰卻是李牧最期盼的。

如今趙國兵力佔優,姜與李牧合兵,光是騎兵就足足有十萬之多,除了胡服騎射外,都是裝備了韓國勁弩的騎射部隊。

之前雙方各出十萬軍隊野戰,那只是試探,也是李牧的一次任性。

可李牧任性也只會任性這一次。

若是趙國十萬騎兵齊出,光是遠距離拋射,就足夠王翦喝一壺了。

這一次攻趙,王翦雖然帶了他的王牌部隊百戰穿甲兵,也裝備了公輸家打造的弓弩。

可在數量上,卻遠遠不及趙國的騎射部隊。

從這一點上來看,姜之前大敗匈奴,奪取匈奴大量的戰馬,也為這一戰起到了一定作用。

匈奴的戰馬、韓國的勁弩、趙國的騎兵,這三者合一,發揮的威力是無法想象的。

見王翦沉默不語,蒙恬焦急喚道:“將軍!”

局勢,很多人都能看清,可具體要如何破局,那就是名將與普通將領的區別了。

蒙恬未來雖然也是名將,但此時的他歷練和經驗都不足,又沒有姜遠超時代兩千年的見識,應變能力還是差的太多了。

王翦深吸一口氣,他已經想到了李牧的戰術,眼神微凝,沉聲道:“回城,先守住一日再說。”

集中兵力,則趙軍退;分兵出城則必敗;集合兵力與趙軍野戰,也只能延緩失敗的時間。

王翦此刻無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守、戰皆敗,那又該如何戰?

果然,王翦回城不久,攻打北門的趙軍將領便又帶兵返回,繼續以投石車轟砸安陽北城牆。

這一戰,一直從上午打到日落,趙軍撤退時,安陽東、南、北三面城牆早已殘破不堪,而這還是李牧手下留情的緣故。

若是從攻城一開始便用火油壇代替巨石,等火油燃燒起來,安陽城上立時便會化為一片火海。

火燒之後,城牆必定酥脆。

屆時再用投石車投擲巨石,安陽城必破。

趙國後勤壓力雖然巨大,但其實也不差這麼一會,或許李牧也想拖延一些時間。

看看衛莊能否攻破李信大軍。

這一次可不是任性,而是一旦李牧被衛莊擊破,王翦十五萬大軍皆成孤軍。

這可是王翦、蒙恬、秦國一眾將領、再加上十五萬軍隊,嬴政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屆時嬴政要麼全力派兵救援,要麼就是俯首認輸,反過來賠償趙國一些損失。

敵弱我便強。

若真能從秦國手上索要到賠償,趙韓聯盟不但威望大漲,更能讓趙國接下來好過一些。

日落。

王翦帶著一眾將領返回安陽府衙,一眾十幾位將領全都沉默不語,氣壓低到了極點。

事到如今,求援已經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可其他將領或許不明,王翦和蒙恬心裡卻是極為清楚。

秦國有能力繼續支援前線,甚至有能力打一場滅國之戰,但這滅國之戰,絕對不能是針對趙國的滅國之戰。

無他,秦國還不夠強,趙國也不夠弱。

秦趙兩國傾國一戰,其後果必然是一死一傷。

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也有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

尤其到了戰國時期,這條規則其實更加明顯。

當然,大家願意遵守規則的原因,無非也是因為自身實力不足罷了。

不能滅國便是潛規則。

除非你有完全碾壓對方的實力。

你奪我一些土地,那還可以容忍,但如若要滅我的國,那我寧死也要從你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戰國七雄格局持續了二百多年,二百年的諸侯混戰,可大家最多也只能做到稱霸。

誰有了稱霸的實力,誰就會被群雄群起而攻。

從這一點上來說,鬼谷派的縱橫之道,以及秦國的函谷關,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秦國若增兵,趙國感受到了滅國的危機,必然也會全力增兵,這是毋庸置疑的。

王翦不甘,蒙恬比他還要不甘,第一個出列拱手道:“將軍,上書請求王上增兵吧!”

王翦默然,此刻秦國除非能在政治上獲勝,否則根本無法支援前線。

何為政治上的獲勝?

一、韓國反攻趙國;二、燕、齊兩國達成協議,共同攻打安陽和武城,讓趙國陷入雙面作戰的困境。

否則一旦秦趙兩國全力一戰,哪怕調走了鎮守饒安的龐立,齊國最多也只會奪回饒安,而不會進一步攻打趙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秦趙若傾國一戰,不管誰勝誰負,真正得益的,都只有其他國家。

若是再壞一點,學習韓國當年的朝秦暮楚。

秦弱,我就助秦,趙弱,那我就助趙。

只要有第三方勢力插手,不斷維繫秦趙之間的平衡,秦趙兩個煞筆除非講和,不然只能一直消耗國力。

當年秦、楚兩國大戰,韓國看似在其中左右逢源,一會幫一下秦國,一會幫一下楚國。

為此甚至還出現了朝秦暮楚這個貶義詞。

可那一戰,正因為有了韓國在其中參合,秦楚兩國當真是打成了狗腦子,自那一戰之後,兩國可是消停了好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