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四章 聰明人之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四章 聰明人之間

因為衛莊的殺俘行為而頭疼的人不在少數。

王翦現在就很頭疼。

王翦兵敗的很突然,他事先根本毫無準備,大軍倉皇而逃,根本沒有攜帶多少糧草。

大軍現在所用之糧,原本只是王翦事先在安陽城外儲備的儲備糧。

王翦原本也只是有備無患,根本就沒想過自己當初準備的後手,竟然這麼快就用上了。

可平陽的失守,對王翦來說無疑是個災難。

平陽並不是王翦進入秦國境內的唯一道路,事實上,秦趙邊境很長,王翦怎麼都可以回去。

當糧草呢?

沒有平陽支援的糧草,王翦九萬多大軍可能要餓死在路上。

王翦還不知道李牧什麼時候會追來,若是此時被衛莊攔截,等李牧大軍趕至,王翦的九萬大軍必然要全軍覆沒。

王翦不得不這樣考慮。

在打每一戰之前,就提前做好最壞的準備,是王翦可以走到今天的理由。

戰爭時期,戰報傳遞的速度極快。

李牧、姜既然已經接到了衛莊的訊息,咸陽的嬴政自然也聽說了。

嬴政並沒有立即召集朝臣議事,殺俘這件事可大可小,若是士兵戰死沙場,那還沒什麼,可屠殺投降的士兵,那叫滅絕人性,同時也是對秦國的一種挑釁。

如果說,趙國這邊,沒有人想繼續和秦國打下去。

那麼此刻的嬴政,卻是有些猶豫。

他想繼續打,而衛莊正好給了他一個理由。

“蓋先生,你這位師弟很有意思,你說他這麼做,目的究竟是什麼?”

蓋聶淡淡道:“逼戰!”

嬴政原本背對蓋聶,聞言轉身厲喝道:“不錯,他就是在逼寡人與趙國一戰,而且是一場傾國之戰!”

衛莊殺俘與白起殺俘還不同,白起那一次,直接殺了趙國元氣大損,哪怕舉國悲鳴,也沒有膽子向秦國找回場子。

可衛莊這一次,殺的人只有數萬,根本無損秦國國力。

秦國是有能力做出報復行動的。

嬴政冷聲問道:“那你說,寡人是否要如了他的願,即刻集合大軍,與他們殊死一戰呢?”

蓋聶淡然道:“還請王上不要忘記您的志向!”

嬴政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蓋先生提醒的不錯,若寡人中了衛莊的計謀,秦國大業恐怕要再推遲十幾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話落,嬴政淡淡問道:“那寡人要如何對天下人做出解釋?”

“還有趙國,姜一直想要攻打秦國,他這些年所做的準備,就是準備要與寡人的秦國殊死一戰。”

蓋聶不急不緩的說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王上又何須急於一時?”

“至於姜侯……”

“他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秦國勢大,姜侯若不作出一副攻打秦國,並且勢在必得的姿態,他又如何能拉攏韓國與燕國?”

“在下與姜侯雖然只有數面之緣,但卻時常聽聞此人事蹟。”

“姜侯行事作風頗有鬼谷派之風,他是個務實不無需的人,他明白趙國的現狀,也明白他自身的立場,他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

嬴政沉默不言。

這一次由秦國發起的伐趙一戰,到了如今,秦國已經戰損十五萬大軍。

哪怕能和趙國換回俘虜,秦國也是傷亡慘痛。

而趙國雖同樣損兵折將,更有上千里的良田被毀,損失遠遠大於秦國。

可那又如何?

對嬴政來說,只有秦國的損失,他才能切身的感受到。

“你是說,姜不會繼續進攻秦國!”

蓋聶點點頭,淡淡道:“若在下的判斷沒錯,他不會的。”

嬴政也是個心思敏銳之人,姜若不願戰,那麼就會至衛莊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衛莊想要逼迫秦趙決戰,可卻促成了秦趙同時休兵,沒人會中衛莊的激將法,大家都是聰明人,嬴政更是位高權重,十幾萬的犧牲,都不會放在嬴政眼中。

更何況,嬴政早已為秦國的東出做好了計劃。

有了全盤的計劃,自然不會因小而失大。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姜放棄了衛莊。

若秦趙兩國不約而同的休戰,衛莊就成了眾矢之的。

天下文人會對他口誅筆伐,秦、趙兩國更會不斷像韓國施壓,衛莊雖是韓國功臣,但韓王卻未必會保衛莊。

可一個功臣落馬,必然會使得韓國朝野震盪,戰勝秦國的輝煌,瞬間就會被打會原狀,甚至更慘!

想到這裡,嬴政忽然看到了姜的想法。

削弱韓國。

利用完了便反手一擊,絕不坐實對方壯大,的確夠狠。

當然,這也和衛莊自己作死有關。

若衛莊不殺俘,此刻李牧早已與衛莊合兵,共圍王翦大軍了,那還有現在這些破事。

趙國現在要的是俘虜,要的是談判上佔據上風,而不是與秦國傾國一戰。

想通了這些,嬴政也是松了口氣。

嬴政最怕的,就是沒法對秦國上下交代。

但蓋聶說的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按照嬴政的計劃,滅韓,最晚也就五年了。

轉身望著天邊,嬴政背對蓋聶說道:“蓋先生,你說這天下局勢還真是有意思,有些人愚蠢,有些人聰明,有些人短見,有些人卻目光長遠。”

“而像姜這般又聰明又有遠見之人,他的想法其實很好判斷,那一定是對自己最為有利,同時又符合當前局勢的。”

蓋聶點點頭,姜的有些想法的確很好猜測,只要是最後利的,那一定是姜的選擇。

“姜侯敢這麼做,也是因為他已經猜到了王上的想法。”

嬴政默然無語,的確,姜若當真不在追擊王翦,那只有一個原因,趙國想休戰,同時猜到了秦國也想休戰的想法。

與此同時,利用衛莊這次的行為,反手給韓國一個致命一擊。

蓋聶繼續道:“可聰明人又有遠見之人行事,其實最叫人琢磨不同。”

嬴政好奇問道:“此話何解?”

蓋聶解釋道:“姜侯如此遠見,他莫非看不清秦國的強大嗎?若他心裡清楚,這一次,就應該至王將軍與死地。姜侯與李牧合兵,共有十萬鐵騎,王將軍如何能回到秦境?”

嬴政雙眼微迷:“蓋先生的意思是……”